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25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肌
  • 7篇心肌梗死
  • 7篇梗死
  • 6篇疗效
  • 4篇瑞替普酶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房颤
  • 3篇型心
  • 3篇阵发
  • 3篇阵发性
  • 3篇普通肝素
  • 3篇普通肝素钠
  • 3篇急性ST段抬...
  • 3篇肝素
  • 3篇肝素钠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低分子肝素钠
  • 2篇低钠

机构

  • 20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20篇王茜
  • 8篇刘东霞
  • 7篇吕玉红
  • 6篇许哲通
  • 4篇李研
  • 4篇裴建行
  • 3篇张晓敬
  • 3篇冯志霞
  • 2篇杨小东
  • 1篇张海超
  • 1篇张征
  • 1篇徐阳
  • 1篇赵小辉
  • 1篇陈晓峰
  • 1篇唐彦
  • 1篇卢玮
  • 1篇刘丽娜
  • 1篇陈曦
  • 1篇刘东霞

传媒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近中期效果探究
2023年
目的探究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4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分站式HCR,对照组采用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动脉桥即时血流及术后7 d桥血管通畅率、术后1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工或运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3 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及丙二醛2组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动脉桥即时血流值及动脉桥血流量搏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桥血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复工或运动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7个月,观察组复工或运动人数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站式HCR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损伤及动脉血流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使尽早复工或运动,具有较好近中期效果。
王大玮王茜沙博欣王欣晋美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
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2年
观察米力农在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本院7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与观察组(常规疗法结合米力农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LVEDD、LVEF、CI、CT-1、NT-proBNP、S100B和血清MMP-9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米力农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和血清NT-proBNP等,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纳、推广。
刘东霞王茜王有余
关键词: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米力农
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分析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36例重症心力衰竭伴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68例患者采用托拉塞米治疗,设为对照组;另68例患者采用托伐普坦治疗,设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心力衰竭疗效、稀释性低钠血症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24 h尿量]、血钠、血钾及血浆渗透压各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7. 06%、稀释性低钠血症总有效率为95. 5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LVEF、BNP、24 h尿量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试验组LVEF为(34. 56±4. 88)%,高于对照组; BNP为(1 130. 54±152. 62) ng/L,低于对照组; 24 h尿量为(2 156. 66±220. 57) ml,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血钠、血钾及血浆渗透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血钠与血浆渗透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比较于托拉塞米,托伐普坦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疗效更佳,可改善心功能,减轻水肿症状,值得推荐应用。
王茜杨小东刘东霞赵海双崔国旺张征
关键词:托伐普坦重症心力衰竭稀释性低钠血症
炎症反应与房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心房颤动为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加重心肌缺血及恶化心功能,并引起血栓形成,已确定为脑卒中及全身性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房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一直是人们研究及探讨的焦点。目前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与房颤相关,通过对房颤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有效的预测指标,对房颤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抗炎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房颤的新手段。
刘东霞王茜许哲通
关键词:心房颤动炎症血栓形成
不同抗凝方式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普通肝素钠或国产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钠组(25例)和低分子肝素钠组(25例...
李研王茜裴建行
关键词:普通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瑞替普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同抗凝方式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普通肝素钠或国产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钠组(25例)和低分子肝素钠组(25例),...
李研王茜裴建行
关键词:普通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钠瑞替普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文献传递
H-FABP、PAI-1及cTnI指标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2022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tn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及心肌肌钙蛋白(censitivity troponin I,cTnI)指标,察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AMI患者(按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MACE组24例和无MACE组28例)和健康体检者各52例(2020.01至2020.12),视为Ⅰ、Ⅱ组,比对H-FABP、PAI-1、cTnI水平,评析其对AMI近期预后价值。结果 H-FABP、PAI-1、cTnI水平:Ⅰ组>Ⅱ组、MACE组>无MACE组(P<0.05)。ROC示:H-FABP、PAI-1、cTnI联合检测预测价值佳。Logistic回归分析,梗死面积大、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以及H-FABP、PAI-1、cTnI水平高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相比健康体检者,AMI患者H-FABP、PAI-1、cTnI水平高;H-FABP、PAI-1、cTnI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AMI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H-FABP、PAI-1、cTnI指标为AM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东霞王茜吕玉红王有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H-FABPPAI-1CTNI
PAI-1、miR-146a、AQP9在急性心肌梗死rt-PA静脉溶栓前后动态变化及与TIMI血流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微小RNA-146a(miR-146a)、水通道蛋白9(AQP9)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前后动态变化及与AMI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行rt-PA静脉溶栓患者,根据溶栓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血流正常组(TIMI血流为Ⅲ级,152例)、慢/无复流组(TIMI血流≤Ⅱ级,3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 PAI-1、miR-146a、AQP9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不同时间点各指标与TIMI血流分级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慢/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时间点各指标预测慢/无复流的效能。结果两组溶栓后0.5 h PAI-1均呈升高趋势,溶栓后2 h血流正常组显著降低,慢/无复流组仍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溶栓后0.5 h、2 h miR-146a、AQP9均呈降低趋势(P<0.05);慢/无复流组溶栓后0.5 h、2 h PAI-1、miR-146a、AQP9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 PAI-1、miR-146a、AQP9与TIMI血流分级呈负相关(P<0.05);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 PAI-1、miR-146a、AQP9均是慢/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各指标预测慢/无复流的AUC,溶栓后2 h>溶栓后0.5 h>溶栓前,至溶栓后2 h,PAI-1预测慢/无复流的AUC为0.829,miR-146a预测慢/无复流的AUC为0.838,AQP9预测慢/无复流的AUC为0.834;溶栓前、溶栓后0.5 h、溶栓后2 h各指标联合的AUC均大于对应时间点单一指标,且随时间推移呈递增趋势,至溶栓后2 h各指标联合的AUC最大(P<0.05)。结论PAI-1、miR-146a、AQP9在AMI rt-PA静脉溶栓前后呈动态变化,均与TIMI血流分级有关,并是慢/无复流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预测慢/无复流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刘东霞王有余王茜吕玉红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通道蛋白9急性心肌梗死
33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孤立性阵发性房颤(LPAF)患者是否存在左房结构及功能重塑。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的门诊及急诊LPAF患者作为孤立性阵发性房颤组(n=33),同期选取33名健康体检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在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1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左房容积、左房容积指数及左房收缩功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容积指数明显增大(P<0.05),左房主动射血分数及左房整体射血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左房被动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主动射血分数的降低可能通过增加的左房被动射血分数得以部分补偿。
许哲通冯志霞王茜朱露芳张晓敬吕玉红王有余
关键词:左房结构左房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效果研究
2022年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效果。方法 筛选7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以扩张血管、利尿+美托洛尔等治疗,观察组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有效率对,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为82.86%,观察组更高(X23.968,P0.046);观察组LVESD(26.82±6.11)mm、LVEDD(44.14±12.12)mm水平低于对照组的(38.52±5.73)mm、(52.42±10.54)mm(t8.291、3.065,P0.000、0.003);LVEF(50.42±7.84)%水平低于对照组的(42.12±9.04)%(t4.123,P0.000)。观察组治疗后心肌损伤指标cTnI水平(0.11±0.03)μg/L低于对照组的(0.15±0.05)μg/L,NT-proBN水平(814.82±300.21)ng/L低于对照组的(1080.13±318.52)(t4.058、3.586,P0.000、0.001)。结论 心衰的治疗中,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β受体阻滞剂方案的应用,利于改善心衰症状及心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刘东霞王茜王有余
关键词:心衰Β受体阻滞剂疗效心功能心肌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