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春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输血
  • 2篇细胞
  • 2篇红细胞
  • 2篇反复输血
  • 1篇蛋白
  • 1篇电解质分析
  • 1篇电解质分析仪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清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实践
  • 1篇抑制率
  • 1篇生化
  • 1篇生化分析仪
  • 1篇受血者
  • 1篇输血管理
  • 1篇输注
  • 1篇去白细胞
  • 1篇去白细胞红细...

机构

  • 4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王艳春
  • 1篇陶艳玲
  • 1篇王翠萍

传媒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反复输血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反复输血对受血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临床输血患者,按输血次数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输血1次,研究组输血2次以上,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两组输血前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 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红细胞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率(NT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ATER),和促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T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RBC.C3b R、RFER低于对照组(P<0.05),RBC.IC高于对照组(P<0.05),输血后研究组DTER、NTER、ATER及ETE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复输血能够导致受血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临床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反复输血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风险。
王艳春
关键词:输血红细胞免疫受血者
洗涤红细胞对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输血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反复输注红细胞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反复输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研究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悬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输血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Hb及RBC水平均较输血前提高(P<0.05),研究组输血后Hb及R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b及WBC提高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前后WBC及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血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5.4%(P<0.05)。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红细胞能够改善反复输血患者的红细胞输注效果,提高输血有效率。
王艳春
关键词:洗涤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反复输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
住院患者输血全流程管理的循证实践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将住院患者输血全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规范输血管理,提高输血安全。方法依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系统,从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实施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再审查3个步骤进行循证实践。检索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国立指南库、国际指南协作网、JBI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Up to Date、PubMed、CINAHL、Embase、美国血库协会、英国血液和器官捐赠管理部、英国输血学会、澳大利亚国家血液管理局、医脉通,获取输血全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采用JBI证据预分级和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质量评价后转化为临床审查标准。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输血相关知识得分、输血全流程操作规范率和输血护理文书规范率均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输血相关不良事件由基线审查时的1例降为0。证据应用后9项审查标准执行率均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结论基于最佳依据的输血全流程管理实践,可提高护士输血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输血全流程操作规范率和输血护理文书规范率。
吴晓珩杨元立胡馨予王翠萍张萦王艳春陶艳玲
关键词:输血管理循证实践护理质量
不同仪器检测血清氯离子浓度结果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仪器检测血清氯离子浓度质控结果的差异,为临床生化标本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同批次血清氯标本,分别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仪器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均较好,灵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在检测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两种检测方法配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配对检测结果具有相关关系。结论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血清氯离子浓度均能满足临床检验需要,良好的质控及仪器维护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条件。
王艳春
关键词:氯离子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