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细金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镜
  • 4篇内镜
  • 3篇黏膜
  • 2篇脏器
  • 2篇脏器疾病
  • 2篇上消化道
  • 2篇食管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胃炎
  • 2篇无痛胃镜
  • 2篇消化道
  • 2篇内镜黏膜
  • 2篇结肠
  • 2篇化道
  • 2篇超声
  • 2篇超声胃镜
  • 2篇出血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反流

机构

  • 16篇九江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6篇王细金
  • 9篇蔡长春
  • 9篇叶向荣
  • 6篇李宏韬
  • 6篇欧阳卫泽
  • 5篇童明富
  • 4篇杨华
  • 2篇徐欢
  • 2篇梅万甜
  • 2篇向海鸿
  • 1篇胡敏
  • 1篇张阳德
  • 1篇程功文
  • 1篇刘申颖
  • 1篇雷霞
  • 1篇李成涛
  • 1篇夏凤梅
  • 1篇杨蓉
  • 1篇吴琪芳
  • 1篇方圆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囊肝并多囊肾1例及家谱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多囊肝病常与多囊肾病同时存在,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10日收治1例多囊肝合并多囊肾患者,报告如下。
李宏韬王细金胡敏杨华蔡长春向海鸿
关键词:多囊肝多囊肾家谱
生长抑素辅助治疗老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大出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辅助治疗老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老年患者3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住院天数、7 d内出血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 d内出血复发率为12.50%,观察组7 d内出血复发率为0,两组患者7 d内出血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辅助治疗老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止血迅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老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治疗。
王细金
关键词:生长抑素大出血
内镜成功治愈胃窦血管扩张症1例被引量:2
2016年
上消化道出血是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镜曲张静脉破裂以及上消化道肿瘤为常见原因的疾病。血管畸形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较少见,临床也仅多见于胃横径动脉破裂出血。本文报道1例胃窦血管扩张症(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GAVE)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并经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成功治愈。
童明富王细金叶向荣欧阳卫泽蔡长春
关键词:胃窦血管扩张症内镜治疗
31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D-二聚体在其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对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价值。方法总结并分析资料完整且经临床确诊的31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缺血性肠病中,缺血位于乙状结肠7例、降结肠6例、降结肠+乙状结肠14例、横结肠2例、横结肠+降结肠2例;有冠心病史13例,有糖尿病史11例,有高血压病史23例,有高脂血症14例,有肝硬化病史2例,曾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多年1例,合并心房纤颤9例。确诊方法:腹部CTA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完全闭塞5例,肠系膜动脉狭窄12例;腹部血管彩超提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狭窄8例;6例腹部CTA未见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结合病史、D-二聚体、结肠镜下表现诊断缺血性肠病。26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好转,4例因腹痛加重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1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结肠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呈节段性分布,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除黏膜活检提示黏膜下层含铁血黄素细胞对诊断有意义外,其他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 450±242)μg·L-1,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正常值<0.3μg·L-1)。结论缺血性肠病绝大多数患者临床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有助提高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率;缺血性肠病应当早期诊断,内科保守治疗可好转,部分需外科手术治疗。
童明富蔡长春王细金欧阳卫泽叶向荣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结肠镜D-二聚体
思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思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生长抑制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思他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次实验结果表明,思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细金
关键词:思他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无痛胃镜在九年义务教育期儿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九年义务教育期儿童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80例儿童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结果:检查后家属满意100%,患儿对检查过程遗忘100%.慢性胃炎发病率最高,HP阳性感染率为12.50%。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是儿童无痛胃镜检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痛胃镜术可用于提高儿童患者的消化道疾病诊治。
李宏韬蔡长春欧阳卫泽杨华叶向荣王细金李成涛
关键词:异丙酚胃镜儿童
纵轴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及其临近脏器疾病中的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在上消化道及其临近脏器疾病中诊断和治疗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ENTAX-3830UT型纵轴线阵式超声内镜对200例上消化道及其临近脏器疾病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内镜检查,并对4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病变和胰...
蔡长春欧阳卫泽李宏韬王细金叶向荣杨华陈刚
关键词:超声胃镜细针穿刺肿瘤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水平变化与HB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水平变化与HB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HBV DNA含量高低分为A(〈103拷贝/ml)、B(103∽105拷贝/ml)、C(106∽108拷贝/ml)3组,分别检测3组的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含量。结果 A组的HBeAg为(3.971±14.47)S/CO,B组为(446.7±785.8)S/C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抗-HBe、HBeAg、HBsAg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HBeAg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抗-HBs、抗-H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M阳性标本中抗-HBs、抗-HBc与HBsAg含量与HBV DNA无相关性,抗-HBe与HBV DNA呈负相关,HBeAg与HBV DNA呈正相关。结论定量检测HBV DNA可真实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对于传染性评价、乙型肝炎诊治及疗效观察均具有指导意义;定量检测HBV M虽在HBV复制程度的判断及传染性评价方面无明显价值,但可为乙型肝炎数据管理奠定基础。
王细金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乙型肝炎病毒
胃小间质瘤内镜黏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治疗胃小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21例患者胃小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标本CD117、CD34和Desmin的表达。术后第7天、第1、3及6个月和1年后分别复查胃镜检查,观察瘤体脱落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21例病例中,20个瘤体完全分离,完全分离率为95.2%;1例患者瘤体未能完全分离,但随圈套器脱落而坏死。所有21例患者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未出现内镜下复发。结论治疗胃小间质瘤内镜下套吸分离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切除彻底等优点,为胃小间质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蔡长春张阳德刘英明童明富王细金刘申颖方圆徐欢李宏韬梅万甜
关键词:内镜
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结肠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结肠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直径>1.5cm无蒂及亚蒂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先进行黏膜下注射,然后行全齐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再用肽夹封闭创面。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术中12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停止出血。4例患者在术后12h出血,经处理出血停止。结论:内镜下配合金属钛夹夹闭手术创面,无蒂及亚蒂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预防出血、穿孔及促进创面愈合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叶向荣雷霞王细金梅万甜吴琪芳
关键词:内镜切除结肠息肉钛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