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成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胃息肉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胃息肉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08例胃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2组,各组54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比较两组疗效及胃泌素、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比对照组62.96%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G-17和PGⅠ均比对照组水平高(P<0.05)。结论:胃息肉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能有效清除息肉,缓解疾病症状,上调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水平,改善胃肠道,效果显著。
- 王福成王宇张野
- 关键词:胃肠道息肉氩离子凝固术胃泌素-17胃蛋白酶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羟色胺及5-羟色胺2B受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浆和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及5-HT2B受体的表达情况,并探讨5-HT及5-HT2B受体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48例腹泻型IBS(IBS-D)及便秘型IBS(IBS-C)患者,其中IBS-D患者26例(IBS-D组),IBS-C患者22例(IBS-C组);另选取28例同期行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筛查且结肠镜检查结果阴性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腹部症状评分量表对受试者进行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的血浆5-HT及5-HT2B受体浓度。结肠镜下获取升结肠处结肠黏膜标本,采用逆转录PCR检测5-HT mRNA及5-HT2B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浆5-HT及5-HT2B受体水平与腹部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IBS-D及IBS-C组患者的腹部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D及IBS-C组患者的血浆5-HT及5-HT2B受体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D及IBS-C组患者结肠黏膜组织5-HT及5-HT2B受体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IBS-D和IBS-C组患者血浆5-HT的表达量与腹部症状评分成正相关(r=0.82、0.79,P<0.05);IBS-D和IBS-C组患者血浆5-HT2B受体的表达量与腹部症状评分成正相关(r=0.78、0.76,P<0.05);对照组血浆5-HT及5-HT2B受体的表达量与腹部症状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5-HT及5-HT2B在IBS患者中显著升高,且血浆5-HT及5-HT2B与IBS患者的腹部症状评分成正相关,提示5-HT及5-HT2B受体可能参与了IBS患者腹痛的发生。
- 孙咏红张野王宇王福成李青孙秀丽张静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5-羟色胺结肠组织腹痛
- 慢性肝衰竭的发病原因和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衰竭的发病原因和预后。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的原则选用在本院接受慢性肝衰竭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析慢性肝衰竭患者具体的发病原因,同时根据全部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进行分组探析,将48例存活的患者归入观察组,而32例死亡的患者纳进对照组,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因素。结果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为71.25%,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病率为8.75%,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为11.25%,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率为2.50%,其他因素的发病率为6.25%。由此可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慢性肝炎发病的3个主要因素;对照组年龄≥50岁、肝硬化、肝性脑病等患者的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慢性肝衰竭的发病原因的主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史两个因素,而能够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干扰的主要有年龄50岁以上、原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合并肝性脑病、肝硬化基础、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多种因素。
- 王福成聂芳
- 关键词:慢性肝衰竭发病原因预后影响因素
- 胃康胶囊联合为力苏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观察
- 王福成
- 血液净化治疗18例毒蕈中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姜涛张颖胡志林王福成孙翠霞张建荣曲波易力曲晔
- 关键词:毒蕈肝功能损害血液净化
- 乳果糖、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作用
- 王福成
- 肝硬化合并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8例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简称为PVT组)和肝硬化未合并PVT的患者88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分析法探讨肝硬化并发PVT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WBC、PLT、TBil、INR、APTT、FIB、PT、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PVT组患者的Hb、Alb、D-D、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和Alb降低、D-D升高、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增加是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Hb和Alb降低、D-D升高、脾静脉内径宽度增加是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福成孙咏红王宇李青
- 关键词:肝硬化
- 泛素特异性肽酶22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人正常肝Chang liver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中USP22 mRNA及蛋白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USP22-siRNA靶向沉默USP22基因,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沉默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USP22基因沉默对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2基因沉默对HepG2细胞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leaved caspase-9)、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表达的影响。结果 USP22基因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人正常肝Chang liver细胞(P<0.05);siRNA干扰HepG2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中USP2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沉默USP22基因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中G_0/G_1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升高,S期和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与对照组间G_0/G_1期、S期、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和细胞凋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中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yclin D1和CDK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阴性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P22基因沉默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周期蛋白Cyclin D1、CDK2及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下降有关。
- 王福成元刚孙咏红聂芳
- 关键词:肝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