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云
- 作品数:19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nSync三腔起搏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一例
- 2004年
- 张舒娜王曦云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电图心肌酶谱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对PIP、MMP-2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有、无胰岛素抵抗(IR)患者左室重构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86例EH患者和45例体检健康者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以≤对照组IAI均值(-3.72±0.32)的低限(-4.04)者46例作为IR组,非IR组40例。比较三组受试者心脏舒张功能指标: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比值;左室重构指标:血清前胶原羧基端肽(PIP)、金属蛋白酶-2(MMP-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IR组和IR组平均IVRT均明显延长、Ea/Aa比值均明显降低、血清PIP、MMP-2均显著升高(P<0.05和P<0.01);且与非IR组比较IR组平均IVRT和血清PIP、MMP-2进一步显著延长和升高,Ea/Aa比值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和P<0.01)。结论伴有IR的高血压患者较非IR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重构更重、左室舒张功能更差。
- 王曦云赵军杨彤宋成伟张卫海张舒娜
- 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张玉玲崔俊彪王曦云李黎娟
- 关键词:尿激酶不稳定性心绞痛抗凝治疗溶栓治疗
- 微乳型前列腺素E_1改善冠心病人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被引量:7
- 2000年
- 观察微乳型前列腺素E1(Lipo -PGE1)改善冠心病患者球结膜微循环(BCM)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9例静滴Lipo_-PGE1(组①)、16例静滴PGE1 粉针剂(组②) ,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BCM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组①较组②病人治疗后BCM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 ,微血管形态、微血流状态及周围状态积分值下降 ,两组间差异显著(P均<0.01)。两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下降差异亦显著(P均<0.05)。结论Lipo-PGE1 克服了PGE1 粉针剂肺脏失活、体循环疗效差的缺点 ,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粘度及微循环状态 ,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心肌缺血。
- 王曦云张密林蔡学善宋晓春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冠心病BCM
- 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6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肌耗氧量、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g/d静脉滴注,疗程10~14d。两组均治疗14d后评价心绞痛发作情况,检查心电图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7.10%,对照组为92.53%,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抗心肌缺血。
- 魏志锋王曦云王晶华
-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心绞痛
- 抗心磷脂抗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关系的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126例(高血压组),健康者45例(对照组),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lgG、IgM)、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压。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性,并对ACA-IgG、ACA-IgM、hs-CRP分别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在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各检验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均差异显著(P<0.01)。ACA-IgG与SBP及DBP,hs-CRP与SBP及DBP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ACA-IgG与hs-CRP也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ACA、hs-CRP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检测血清hs-CRP和ACA-IgG对高血压病的发生有预报作用。
- 揣丽梅赵云学王曦云丁晓燕
- 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高血压
- 硬膜外阻滞加抗栓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甲襞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 胡丽君胡晓冬李波方洪亮王敬艳戴彬王曦云
- 该项目动态监测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为硬膜外阻滞治疗血检闭塞性脉管炎提供理论依据。硬膜外腔连续注射局麻药,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使阻滞节段的血管扩张,改善患肢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血氧含量,降低组织中由...
- 关键词:
- 关键词:硬膜外脉管炎抗栓酶
- 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分析
- 2008年
-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3组病人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值,进一步了解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间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各20例,于未治疗前进行常规的血脂、血糖等实验室检查同时,行hs-CRP检查。结果代谢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3组病人的hs-CRP分别为:(1.04±0.37)mg/L、(1.66±0.49)mg/L、(5.43±1.56)mg/L。根据方差分析3组hs-CRP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q检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hs-CRP值最高,且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hs-CRP可作为发生冠心病的一个预报因子,也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预报因子。
- 刘艳萍王曦云潘洪涛孙磊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代谢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
- 原发性高血压与抗心磷脂抗体及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与抗心磷脂抗体(ACA-IgG、IgM)、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EH患者126例(检验组),其中1级EH患者50例(检1组),2、3级EH患者76例(检2组),健康者45例(对照组)。定量检测血清ACA-IgG、ACA-IgM、hs-CRP水平;并测量血压。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并对ACA-IgG、ACA-IgM、hs-CRP分别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检1组较对照组、检2组平均血清ACA-IgG、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和P<0.05);检验组较对照组平均血清ACA-IgM水平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检验组血清ACA-IgG、hs-CRP水平分别与SBP、DBP呈显著正相关(P<0.01);ACA-IgG与hs-CRP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和ACA-IgG、IgM共同参与EH的发生,且血压升高与hs-CRP和ACA-IgG升高相伴随。血清hs-CRP和ACA-IgG、IgM水平长期升高对EH的发生有预报作用。
- 王曦云孙雨时赵云学揣丽梅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高血压
- 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抗心磷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抗心磷脂抗体(ACA-IgG、ACA-IgM)、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EH患者120例(检验组),体检健康者45名(对照组)。定量检测血清内皮素、胰岛素、血糖、ACA-IgG、ACA-IgM、hs-CRP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并测量血压。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并对ACA-IgG、ACA-IgM、hs-CRP和ET分别与IAI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检验组血清IAI为-4.45±0.41(0.55)、内皮素(62.43±18.09)pg/ml、hs-CRP(3.68±1.35)mg/dl、ACA-IgG1.47±0.63、ACA-IgM1.64±1.49,较对照组-3.86±0.33(1.0)、(37.45±16.58)mg/dl、(1.19±0.76)mg/dl、0.87±0.29、1.01±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检验组血清ACA-IgG、hs-CRP和ET水平分别与IAI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53和-0.44(P<0.05和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状态、内皮功能紊乱相伴随,且与ACA-IgG呈显著负相关,提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存在血栓倾向。
- 王曦云宋成伟王旭渤金姝华赵云学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高血压胰岛素抗性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