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冬
- 作品数:19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VL导联终末部切迹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林文华邸成业张峰王晓冬史东任自文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149例为研究组,有冠状动脉除左主干外其他血管病变的冠心病148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既往史、个人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左主干长度及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上述临床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左主干长、直径小、血尿酸高、血红蛋白浓度低为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是否累及左主干与年龄、左主干长度、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左主干直径呈负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主干与患者年龄、左主干直径和长度以及血尿酸水平相关。
- 刘菁晶林文华王晓冬敬锐卢宇杰
-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
- 紧急床旁使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因心律失常紧急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行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判定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经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即刻成功率达100%;从静脉穿刺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5.2±2.0)min,从电极置入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1.7±0.9)min;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发生率右室心尖部(2.9%)小于右室流出道(33.3%)(P=0.01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方便、高效、安全。
- 林文华王晓冬刘菁晶张峰敬锐任自文
- 关键词: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律失常
- 前降支重度钙化病变旋磨成功1例
- 2013年
- 患者,女性,71岁,主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0余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病史。入院查体无特殊表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前壁导联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中下段及左室下壁基底段运动减低,三尖瓣少-中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57%,Lv-Dd 48 mm”。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 林文华王晓冬敬锐宋振国
- 关键词:前降支旋磨钙化病变
-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肌标志物、血脂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82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术前80mg顿服,术后40mg,1次/日,口服1个月,20mg,1次/日,长期口服(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1次/日,口服(43例)。于术前及术后24小时、72小时、1周、2周测定血清心肌标志物(CK、CK-MB、LDH)水平。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观察血脂变化,术后6个月每月随访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两组CK、CK-MB、LDH术后72小时、1周、2周均较前次下降,治疗组于术后较对照组降低更快(P<0.05)。两组TG下降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C和TC术后1个月后开始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使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心肌具有更强的保护作用,可以更好地降低血脂,预防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王晓冬林文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心肌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预后。方法选择908例冠脉造影为三支病变PCI的患者,分为T2DM组274例,非T2DM组634例,记录既往病史,通过电话及门诊长期随访患者术后用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平均随访(39.7±16.7)个月。结果 T2DM组中女性多(38%vs 26.8%,P=0.001),体重指数(BMI)高[(26.23±3.3)vs(25.71±3.0)kg/m2,P=0.02],高脂血症(40.5%vs 29.7%,P=0.001),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5.5%vs 2.7%,P=0.036)的发生率高于非T2DM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发生率低于非T2DM组(19.3%vs 26.7%,P=0.019)。T2DM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21.5%vs13.4%,P=0.002)高于非T2DM组。结论 T2DM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女性居多,且存在多种代谢紊乱,NSTEAMI发生率高,STEAMI发生率低。此类患者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再次血运重建率高,需根据综合因素选择治疗策略,并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 黄平王晓冬李兴董秀红赵学伟王伟
- 关键词:糖尿病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诊并成功完成PCI的患者200例,最终纳入符合条件并完成随访的患者190例。根据基因型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正常代谢型(超快代谢型和快代谢型)和异常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两组。根据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氯吡咯雷正常反应型(clopidogrel normal reaction,NCR,最大血小板聚集率<46)和氯吡咯雷抵抗型(clopidogrel low reaction,LCR,最大血小板聚集率≥46)。结合基因型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结果,将基因型为正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正常反应型患者分为A组,正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抵抗型或异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正常反应型患者归为B组,异常代谢型+氯吡咯雷抵抗型患者为C组。A组及B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C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随访3组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用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 receptor blocker,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alcium-channel antagonist,CCB)、质子泵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随访1年时常规血液生物化学指标(肌酐、尿酸、转氨酶),PCI基本特征(多支病变、支架植入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总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C组发生率降低,主要出血事件均为0;3组呼吸困难不良反�
- 李兴卢姿瑾王晓冬王伟
-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率
- 国产替罗非班应用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王志坚林文华安立敏王晓冬刘菁晶史宏岩司海龙宋振国任自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球囊高压后扩张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球囊高压后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56例,其中332例(观察组)冠状动脉DES植入术后予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324例(对照组)仅行DES植入术,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血管病变情况、血管病变数量、植入DES数量、支架植入后管腔狭窄程度、术中并发症比较,P均>0.05。对照组支架植入后管腔最小直径为(2.74±0.32)mm、绝对内径获得为(2.25±0.40)mm,观察组分别为(3.13±0.34)、(2.63±0.47)mm,P均<0.05;对照组术后随访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54%、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85%,观察组分别为0.30%、0.30%,P均<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9%、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6.10%、支架最小内径为(2.37±0.38)mm、支架绝对内径丢失为(0.38±0.19)mm、管腔狭窄程度为18.70%±9.28%,观察组分别为2.41%、2.28%、(2.78±0.42)mm、(0.23±0.13)mm、13.50%±8.67%,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DES植入术后行球囊高压后扩张治疗可明显减轻管腔狭窄、减少绝对内径丢失,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 宋振国林文华王晓冬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血栓再狭窄
- NGAL在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肾损害中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4至8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1例.用酶法测定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术后2、4、8、24、48 h血肌酐值;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术后2、4、8、24h血NGAL值及术前、术后8和24h尿NGAL值.将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患者纳入病例组,在入选患者中按1∶4比例选取未发生对比剂肾病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201例患者中发生CIN的患者8例,发病率为3.98%.ROC曲线分析发现,各时段血NGAL中术后2h、8h血NGAL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9,术后2h血NGAL的AUC为0.928,95%可信区间(CI)0.800 ~0.985,以109 ng/ml为诊断截点时,其在CIN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100%;术后8h血NGAL的AUC为0.945,95% CI0.824~0.992,以96 ng/ml为诊断截点时,其在CIN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87.5%.各时段尿NGAL中术后8h尿NGAL的AUC最大为0.969,95% CI0.859 ~0.999,以91 ng/ml为诊断截点时,其在CIN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100%.结论 血、尿NGAL对CIN的早期诊断价值早于血肌酐,可作为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
- 韩雪晶林文华王晓冬敬锐刘菁晶宋振国贾克刚
- 关键词:急相蛋白质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