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武 作品数:22 被引量:15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服硒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治大骨节病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989年 林口县是黑龙江省大骨节病重病县之一,自1981年起在大骨节病区认真落实以服硒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对20个村屯(其中三个对照村屯)为样本的6~13岁儿童临床和X线病情的动态分析,看到:病情出现了明显地消退,至1987年已处于基本控制水平,并以此分析了考核标准的可行性。 刘锦先 王志武 王殿芝 李连群 聂忠生 曹风祥 王法孟 抑占元 刘琰 孙永江 孙振儒 杜仁 贾义华关键词:大骨节病 硒 病情控制 1例大骨节病儿童口服亚硒酸钠前后的X线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首次报告了用切除六趾畸形的方法,动态地观察了大骨节病儿童口服亚硒酸钠前后的 X 线与病理改变。结果表明:1、X 线上见到的干骺端凹陷、硬化、增宽 X 线征在病理上呈明显地软骨坏死;2、服硒七个月,发硒由48.0ppb 提高到315.0ppb,X 线未见病变好转,病理上依然存在软骨坏死;3、硒对大骨节病的软骨坏死未见有明显地修复作用。 刘锦先 张桂琴 王志武 王殿艺 李德安 刘滕才 徐德福关键词:大骨节病 硒 X线 成人大骨节病手骨X线影像类型 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描述成人大骨节病手骨 X线影像的类型特征。方法 在历史重病区尚志市亚布力镇、庆阳镇拍照成人右手 X线片 83张 ,在对照点双城市五家子镇以相同条件拍照 81张 ,两相比较确认了成年病人手骨 X线影像特征。做了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 取得 83例中 ,阳性例数 6 5例占 78.3% ,其中短指畸形者 17例占2 0 .5 % ,关节明显变形者 2 1例占 2 5 .3% ,仅有轻度改变者 2 7例占 32 .5 %。对照点 81例中仅有 31例轻度改变者检出 ,占 38.3%。病区成人大骨节病手骨 X线影像特征明确 ,容易识别。结论 病区广大 ,成人病例众多 ,迫切需要查清病人数、病情严重程度 。 杨建伯 李群伟 鲍文生 王志武关键词:大骨节病 X线 成人 黑龙江省林口县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点5年总结 被引量:1 1995年 按照卫生部地病司布署和全国大骨节病(KBD)重点病情监测方案的要求,1990年起对林口县保安村进行了病情监测,结果总结如下:1 监测点区概况 保安村是KBD历史重病区,70年代末7~12岁儿童X线患病率高达80%;80年代以来,病情逐渐下降,至1994年已接近GB级控制标准。 该村地处小兴安岭和老爷岭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距林口县35km。气温偏低,无霜期短。 刘运起 宋九成 刘锦先 王志武关键词:大骨节病 中老年人手指骨骨膜增生的观察和分析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中老年人手指骨骨膜增生的形态、性质和特点。方法 在我国中东部 13个省的 18个点区对 35岁以上自愿受检者 14 77例拍右手 X线片 ,观察指骨骨膜增生的形态、部位及发生频率。结果 判认有骨膜增生者 379例 ,检出率 2 5 .6 % ;常见有 4种形态多发于食、中、环、小各指近节 ;男性多于女性 ;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地区间检出率差异明显 ,大骨节 (KBD)病区检出率 6 2 .9% ,东南沿海地区接近或低于 15 .0 % ;骨关节病 (OA)者检出率达 81.1%。结论 指骨的骨膜增生可视为 OA(含成人 KBD)的 X线基本表现之一 ,但不宜单独使用 ,需注意鉴别。 王志武 李群伟 高本 刘运起 杨建伯关键词:骨膜增生 大骨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 KBD OA 大骨节病病区谷物中两种多元醇的含量与意义 被引量:5 1993年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发现病区小麦,玉米中存在非病区没有或极少检出的两种物质(1987)。翌年用气质联仪法确定其中之一为苏糖醇。1992年同样用此法确认了第二种物质为木糖醇。这两种多元醇均来源于土壤镰刀菌对病区谷物的污染,而且与病情之间呈现“剂量效应”联系。作者认为这两种多元醇的检出,作为镰刀菌污染程度指标,对于本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杨建伯 李磊 王志武 孙殿军 高本关键词:多元醇 大骨节病 西部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2 2000年 李群伟 王志武 许弘凯关键词: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流行病学 大骨节病患儿20项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报告了1986年5月黑龙江省尚志县大骨节病区儿童血清、尿液中20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重点是硒、血清酶、血清磷、钙、磷/钙比值与大骨节病的关系。对结果做了简要讨论。 何凤兰 王志武 马晓静 朱大岑 杨建伯关键词:大骨节病 生化指标 大骨节病病区病户主食中T-2毒素检出报告 被引量:57 1995年 用ELISA法检查大骨节病病区病户面粉15份,其中10份T-2毒素为阳性,全距为2.0~1549.4ng/g,均数468.7ng/g;病区村、镇市售面粉8份,其中7份阳性.全距为2.5~885.3ug/g,均数244.0ng/g;基本控制病区样品4份,阳性1份,含量35.6ng/g。;非病区面粉15份,阳性10份,全距2.0~248.7ug/g,均数84.2ng/g.在前述各地采集的大米、小米、黄米等粒状食粮均没有或仅有痕迹量的T-2毒素检出。对T-2毒素致大骨节病的病因学意义作了扼要讨论。 杨建伯 孙殿军 王志武关键词:大骨节病 T2毒素 地方病 成人骨关节炎手骨X线检出水平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成人手骨骨关节炎 X线检出水平的地理分布及其差异。方法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涉及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13个省份 ;每个省选出两个有代表性的农村村落 ,每个村找出 40岁以上人口 70~ 10 0人拍摄右手 X线片 ,按计分法给病变程度量化 ,用 Ridit法作统计分析。结果 以 Ridit指数及其 95 %可信限表示检出水平及其可靠程度。黑龙江省尚志 (0 .84,0 .77~0 .90 ) ,哈尔滨郊区 (0 .60 ,0 .5 6~ 0 .65 ) ,哈尔滨市区 (0 .5 2 ,0 .47~ 0 .5 8) ,辽冀豫鲁 (0 .49,0 .46~ 0 .5 2 ) ,粤桂湘鄂(0 .45 ,0 .43~ 0 .48) ,苏浙 (0 .41,0 .3 7~ 0 .45 )。病情以北方的大骨节病区及其周边地带为最重 ,南方则较轻或很轻 ,而以江苏和浙江为最轻。结论 我国中老年骨关节炎的右手 X线检出水平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与疾病相关的原因、因素、条件的质和量可能均有不同。 杨建伯 高本 王志武 李群伟 刘运起关键词:骨关节炎 地理分布 X线诊断 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