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8
- 2011年
-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的重要疾病,血管内皮损害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1]。麝香保心丸在我国的医疗实践中被广泛使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 陆卫红吴小庆王强薄小萍曹云翔
-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冠心病患者麝香保心丸内皮损害
- 双心腔起搏器治疗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一例
- 2000年
- 羊镇宇吴小庆朱剑秋王强顾向红薄小平杨倩红钱大均
- 关键词:左束支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 苯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地高辛浓度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04年
- 1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观察,服用地高辛0.25mg,每131次,7d后,待血清地高辛浓度(SDC)达稳态后加用苯那普利(洛汀新)10mg,每日1次,分别于联用后7d,14d抽血检测SDC,肌酐清除率,血清电解质变化,并评估心功能。结果显示,联用14d后SDC稍有下降,P<0.05,其它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有明显好转,P<0.05。未见不良反应。显示两者合用,疗效显著。
- 王强吴小庆薄小萍夏敏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苯那普利地高辛药物相互作用
- 经肱动脉行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索从肱动脉途径行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2例经临床和血管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在经从股动脉途径行锁骨下动脉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失败后,改行从肱动脉途径行锁骨下动脉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1例患者采用肱动脉穿刺,1例采用肱动脉切开,都取得了成功,置入了支架。结论:在行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时,从肱动脉行锁骨下动脉扩张和支架置入术是一个安全、可靠、方便的途径。
- 吴小庆羊钲宇杨光敏王强崔志敏童耀英
- 关键词:盗血综合征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肱动脉
- B型钠尿肽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评估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变化特点,探讨BNP对评估AMI患者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住院AMI患者93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BNP的床旁快速检测,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按照心肌梗死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Ⅳ级,按照梗死部位分为广泛前壁AMI组、前壁和/或前间壁AMI组、下壁和/或后壁AMI组,根据ST段有无抬高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计算各组内的BNP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AMI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的递增,BNP水平不断增高(除KillipⅠ级与对照组BNP浓度比较P〉0.05,其余各组之间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随着Killip分级递增而减少,与BNP呈中度负相关(r=-0.79,P〈0.05)而LVEDd逐渐增大与BNP呈高度正相关(r=0.96,P〈0.05)。广泛前壁AMI组BNP浓度〉前壁和/或前间壁AMI组〉下壁和/或后壁AMI组。STEMI组和非NSTEMI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快速测定BNP浓度可作为判定AMI患者心功能状况及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 杨倩红苏静英羊振宇王如兴王强
- 关键词:心钠素
- 不同时期不同起搏方式下血液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王如兴李肖蓉崔志敏吴小庆羊镇宇肖春晖王强张红芳
- 关键词:起搏方式血液脑利钠肽慢性心力衰竭适应证
- 重组脑钠肽对顽固性心衰伴肾功能不全病人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脑钠肽(rh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变化。方法应用rhBNP治疗1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病人,应用时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测定病人的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检查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EF)、肾功能,计算出病人的肌酐清除率(Ccr),应用rhBNP后24,48 h再次复查上述指标。结果静脉应用rhBNP后病人的PCWP在5 min时降低(3.0±s 0.8)mmHg,60 min时降低(14.0±2.6)mmHg,降低了27%,以后降幅趋于平稳,至24 h及48 h时PCWP稳定在(30±5)mmHg。静脉应用rhBNP后48 h,PCWP降低了(19.4±2.2)mmHg,占38.8%,主要发生在应用后的1 h以内,占总下降率的64.4%,同时RAP及CVP也有所下降。EF 48 h内有明显上升,从(30±6)%到(39±7)%,P<0.01。但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病人Ccr有明显变化:从(27±17)mL·min^(-1)上升到(35±17)mL·min^(-1),P<0.01。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时应用rhRNP静脉注射可快速、有效地降低PCWP,并改善肾功能,从而有效地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 吴小庆孙铸兴王强张常莹高运来王如兴王雁娟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血液动力学现象
- 微粒化非诺贝特调节血脂及对血小板、红细胞膜脂肪酸成分影响的研究
- 2000年
- 李肖蓉邵力正王强华嘉临
-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脂血小板微粒化非诺贝特
- 呋塞米静脉注射对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大剂量呋塞米快速静脉注射激发试验对不同人群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的影响。方法10例血压正常人、28例高血压病患者、11例经CT薄层扫描等检查明确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入选。入选者在清晨平卧位抽取空腹血后静脉快速注射呋塞米40mg,注射后10、30min各抽血一次查血浆醛固酮水平及肾素活性(PRA)并计算出ARR。结果正常血压组的ARR为18.18,静脉注射呋塞米后,PRA迅速上升(P<0.01),ARR下降。高血压组患者的空腹血浆醛固酮为(149.01±14.69)ng/L,PRA为(3.45±0.74)ng/(ml.h),ARR为33.45±8.87,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后10、30min,患者的血浆醛固酮不断升高,分别为176.04,200.06ng/L,PRA明显升高,分别为7.11,5.68ng/(ml.h),ARR下降(均P<0.0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组ARR为38.61±15.16,PRA为(3.16±0.4)ng/(ml.h),醛固酮为(165.75±18.56)ng/L,用呋塞米40mg静脉推注后其ARR达41.70±18.46。结论快速静脉注射呋塞米可使正常血压者及高血压病患者醛固酮和PRA快速明显增加,PRA以10min时最明显,醛固酮以30min最明显,ARR有所下降,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PRA上升不明显,ARR反而有所增加。
- 吴小庆杨倩红薄小萍高运来顾向红王强羊镇宇邓燕芳
- 关键词: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呋塞米静脉内
- 永久起搏术后恢复房室结慢径改良并发迟发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 2003年
- 王如兴肖春晖李肖蓉吴小庆羊镇宇王强
- 关键词:永久起搏房室结慢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