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峥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提取
  • 1篇滴眼
  • 1篇滴眼剂
  • 1篇度数
  • 1篇眼调节
  • 1篇眼轴
  • 1篇质心
  • 1篇弱视
  • 1篇生物测量
  • 1篇施图伦
  • 1篇施图伦滴眼剂
  • 1篇手术
  • 1篇提取物
  • 1篇透明角膜
  • 1篇透明角膜切口
  • 1篇屈光
  • 1篇屈光参差
  • 1篇屈光参差性
  • 1篇屈光参差性弱...

机构

  • 4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厦门眼科中心

作者

  • 4篇王峥
  • 3篇郑帆
  • 2篇陈迎月
  • 1篇吴文凌
  • 1篇叶向彧

传媒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enstar LS900、IOLMaster与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Lenstar LS900与IOLMaster及A超测量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差异。方法应用Lenstar LS900、IOLMaster及A超分别对40例(80眼)拟植入SA60AT(Alcon)人工晶状体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眼轴、前房深度测量,分别利用3种设备测量的参数,采用SRK/T计算公式计算IOL度数。在确定选用同一度数SA60AT(Alcon)人工晶体的前提下,比较三者目标屈光度的差异。结果 Lenstar LS900、IOLMaster及A超测量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enstar LS900和IOLMaster所获得的目标屈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与A超所获得的术后目标屈光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设备获得的目标屈光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在白内障患者的生物测量中,Lenstar LS900、IOLMaster和A超有良好的一致性,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王峥郑帆吴文凌叶向彧
关键词:生物测量眼轴人工晶状体
施图伦滴眼剂影响屈光参差性弱视调节功能的研究
2016年
目的 探讨施图伦滴眼剂对屈光参差性弱视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7~12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戴镜、遮盖及精细训练的疗法,药物组加用施图伦点眼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量患儿弱视眼和双眼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别比较治疗前后,药物组的弱视眼及双眼的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和调节灵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组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增大,调节滞后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图伦滴眼剂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调节功能。
郑帆王峥陈迎月
关键词:施图伦滴眼剂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调节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斜视手术后泪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斜视术后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90眼行水平斜视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5眼。术后所有患者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试验组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周、2周、4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I)。结果试验组术后1周SⅠT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后1周SⅠT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2组术后1周SⅠ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1周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FI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术后1周、2周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FI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2组术后1周、2周BUT、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能有效修复斜视术后的泪膜功能。
郑帆王峥陈迎月
关键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斜视泪膜手术
2.8 mm与2.2 mm透明角膜切口术源性散光的矢量分析与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不同大小的透明角膜切口引起的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差异。方法收集本科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97例97眼患者资料,53眼为2.8mm透明角膜切口(2.8 mm手术组),44眼为2.2 mm透明角膜切口(2.2 mm手术组)。根据术前、术后4周的角膜曲率采用平均数法及质心法(centroid)计算SIA的大小及方向。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引起的SIA大小差别及切口的稳定性。结果术后4周,2.8 mm手术组centroid SIA为(0.234±0.423)D@105°,均数SIA为(0.552±0.349)D,其中右眼centroid SIA为(0.174±0.464)D@104°,均数SIA为(0.582±0.392)D;左眼centroid SIA为(0.272±0.382)D@106°,均数SIA为(0.545±0.300)D。术后4周,2.2 mm手术组centroid SIA为(0.108±0.417)D@98°,均数SIA为(0.506±0.362)D,其中右眼centroid SIA为(0.145±0.404)D@81°,均数SIA为(0.518±0.332)D;左眼centroid SIA为(0.127±0.418)D@120°,均数SIA为(0.516±0.418)D。两组间centroid SIA与均数SIA,及两组间左眼之间、右眼之间、双眼之间centroid SIA与均数SIA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IA大于0.5 D者合计47例(占48.5%),2.8 mm手术组有28例(占52.8%),其中右眼12例(占22.6%)、左眼16例(占20.5%);2.2 mm手术组有19例(占43.2%),其中右眼10例(占22.7%)、左眼9例(占20.5%);两组之间SIA大于0.5 D的比例及左右眼之间SIA大于0.5 D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2.2 mm与2.8 mm透明角膜切口造成的SIA无明显区别,SIA轴位与切口位置关系密切,多为切口垂直方向,但2.2 mm切口较2.8 mm切口更为稳定。
王峥胡颖峰王艳张嵘关照叶向彧
关键词:透明角膜切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