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存娟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患儿
  • 4篇干预
  • 3篇脑性
  • 3篇脑性瘫
  • 3篇脑性瘫痪
  • 3篇康复
  • 2篇早期干预
  • 2篇全身
  • 2篇全身运动
  • 2篇全身运动质量...
  • 2篇综合康复
  • 2篇疗效
  • 2篇脑瘫
  • 2篇康复训练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儿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机构

  • 8篇潍坊市妇幼保...
  • 2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8篇王存娟
  • 4篇陈建贵
  • 4篇马宗艳
  • 3篇岳保珠
  • 2篇李文妍
  • 2篇王素丽
  • 1篇李玉爱
  • 1篇于恩花
  • 1篇宋婷婷
  • 1篇高健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血糖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BG、2 hPG、HbA1c低于对照组,心理、社会、躯体、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存娟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生活质量综合护理干预
穴位注射治疗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观察
2018年
探究穴位注射疗法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后和两个疗程(6个月)后行ICARS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后和两个疗程(6个月)后,ICARS的评分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方法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具有明显疗效,有助于促进发育迟缓患儿的运动发育。
黄宗娟李菲赵金成王存娟岳保珠
关键词:穴位注射运动发育迟缓经络穴位
早期干预对86例早产儿智力发育影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影响的疗效。方法根据小儿发育评估结果对86例早产儿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及个人-社交5个领域实施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4~6个月均采用Gesell儿童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早产儿Gesell发育量表发育商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可以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
王素丽李文妍陈建贵马宗艳王存娟
关键词:智能发育早期干预脑性瘫痪婴儿早产
医院干预对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异常高危儿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医院干预对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异常高危儿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GMs质量评估异常的高危儿,按医院干预时期不同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6),观察组予早期医院干预,对照组予晚期医院干预。分别在纠正月龄6、9、12、18个月时,比较两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在纠正月龄6、9、12、18个月时,观察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评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GMs质量评估异常高危儿应及早给予医院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GMs质量评估对高危儿医院干预的时机具有指导作用。
马宗艳刁颖颖王存娟陈建贵岳保珠
关键词:高危儿全身运动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指导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通过比较全身运动(GMs)评估正常的高危儿单纯家庭康复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的预后,分析GMs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就诊并接受GMs评估正常的183例高危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单纯家庭康复训练组89例,对照组为家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干预组94例。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分别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进行评估,对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各指标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纠正月龄6、9、12个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运动商(TM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GMQ、FMQ、TMQ评分的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GMs评估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GMs评估正常者,家庭康复训练可达到促进高危儿运动功能发育的目的,避免仅因系高危儿而采取"过度干预"。
刁颖颖岳保珠陈建贵马宗艳王存娟
关键词:全身运动高危儿家庭康复训练早期干预
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及步态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及减重步行训练的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及减重步行训练,3个月为1个疗程。康复训练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步长、步宽和步速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步长、步宽和步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核心稳定性训练及减重步行训练的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及步态作用明显。
陈建贵李文妍高健王素丽马宗艳王存娟
关键词:脑性瘫痪核心稳定性训练减重步行训练步态
综合康复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分析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包括药物、心理行为指导、高压氧治疗、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两组疗效、格赛尔发育量表评分及认知障碍分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格赛尔发育量表运动、语言、应人、应物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评分分别为(68.92±13.44)、(67.81±15.13)、(65.59±16.32)、(65.39±10.43)分,均高于对照组(53.48±7.12)、(55.23±8.32)、(54.98±10.10)、(54.28±5.39)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84.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分级Ⅶ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偏瘫型脑瘫患儿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智力、运动水平,改善认知障碍,促进患儿康复。
王存娟
关键词:脑性瘫痪偏瘫型脑瘫综合康复疗法
浅谈脑瘫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属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7例患儿家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与心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原因无法接受突发伤害,康复训练未达到预期效果等。心理干预后主动参与89例,被动参与8例,抑郁焦虑明显减轻83例,有所减轻14例,急躁、发脾气明显改善77例,基本改善20例。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家属抑郁焦虑情绪。
于恩花宋婷婷李玉爱王存娟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瘫患儿抑郁焦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