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兴健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栓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功能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地平
  • 1篇调节蛋白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损伤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栓调节
  • 1篇血栓调节蛋白
  • 1篇血压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机构

  • 5篇邵阳学院
  • 3篇邵阳医学高等...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篇王兴健
  • 7篇颜伟健
  • 4篇胡杨青
  • 4篇李君科
  • 2篇钟春花
  • 1篇张驰
  • 1篇张驰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后血管继发改变的观察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后血管继发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该院右颈内静脉留置TCC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比较不同留置时间段血管继发改变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52例患者均出现导管功能不良。≤90 d、>90~180 d、>180~270 d时导管功能不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90~180 d、>180~270 d时右颈内静脉狭窄、闭塞、血栓及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纤维鞘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180~270 d时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360 d、>360~540 d、>540~720 d时导管功能不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360 d、>360~540 d、>540~720 d时右颈内静脉狭窄、纤维鞘形成、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颈内静脉闭塞、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270~360 d时右颈内静脉闭塞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 d、>270~720 d时导管功能不良、右颈内静脉狭窄、纤维鞘形成、上腔静脉狭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TCC 270 d后出现血管继发改变(狭窄、纤维鞘形成)的情况明显增多,建议留置时间不要超270 d。
刘娟夏丝枚李君科王兴健颜伟健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栓血管狭窄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TNFR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肿瘤坏死因子a特异性的膜受体1(TNFR1)在评价。肾脏损伤程度中的价值以及对。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另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和尿液的肌酐浓度,计算肌酐清除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液TNFR1浓度。所有研究对象随访2年,每6个月1次,随访时检测肾功能。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液TN—FR1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病情恶化者肌酐清除率低于病情稳定患者(P〈0.05),尿液TNFRI浓度高于病情稳定者(P〈0.05),2组24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差异(P〉O.05);尿液TNFRl浓度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P〈0.05),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年龄、24h尿蛋白定量和尿液TNFR1浓度是基线肌酐清除率的影响因素(P〈0.05);尿液TNFRl浓度是病情恶化者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尿液TNFRl浓度可以评价和预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
胡杨青颜伟健王兴健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比较不同封管液对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和尿激酶封管液对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留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浓度为50mg/ml纯肝素、浓度为33.3mg/ml肝素、浓度为25 000U/ml尿激酶、浓度为10 000U/ml尿激酶四组,比较四组在第3、6、9、12个月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将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应用"尿激酶30万U静脉滴注"通畅后分为服用"华法林""拜阿司匹林"二组,比较二组第3、6、9、12 个月导管通畅情况.结果:各组在第3、6、9、12个月时间点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经尿激酶溶栓再通后,用浓度为33.3mg/ml肝素封管,"华法林"和"拜阿司匹林"二组在第3、6、9、12个月时间点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肝素与尿激酶封管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长期导管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别,均可有效预防导管血栓;导管溶栓再通后,可不需要服用华法林抗凝来预防血栓形成.
颜伟健胡杨青张驰李君科王兴健钟春花
关键词:导管肝素尿激酶封管液
长链非编码lnc-FAF通过调控微小RNA-302a-3p保护缺氧复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2025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lnc-FAF对缺氧复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对HK-2细胞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建立HK-2细胞损伤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HK-2细胞中lnc-FAF表达。采用慢病毒感染技术上调HK-2细胞中lnc-FAF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HK-2细胞的活力和凋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HK-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K-2细胞中增殖表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 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促凋亡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FAF与微小RNA-302a-3p(miR-302a-3p)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各组HK-2细胞中miR-302a-3p表达。结果:缺氧复氧诱导的HK-2细胞中lnc-FAF表达明显低于正常HK-2细胞(P<0.01)。lnc-FAF组HK-2细胞中lnc-FAF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1)。lnc-FAF组HK-2细胞活力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并且lnc-FAF组HK-2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1)。与Control组相比,lnc-FAF组TNF-α、IL-1β和IL-6表达均明显下降(均P<0.01)。与Control组相比,lnc-FAF组HK-2细胞中增殖表型蛋白Cyclin A、CDK2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lnc-FAF可靶向结合miR-302a-3p(P<0.01)。lnc-FAF组HK-2细胞中miR-302a-3p表达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1)。结论:lnc-FAF可靶向下调miR-302a-3p表达,减少缺氧复氧诱导的炎性因子,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王兴健周巧艳颜伟健胡超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
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究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ARF患者,随机分为血透组与血滤组,每组42例。血透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血滤组患者采用血液滤过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滤组对ARF患者的治愈率为61.90%,有效率为33.33%,血透组治愈率为52.38%,有效率28.5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78、0.637);血滤组无效率为4.76%,血透组无效率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血滤组总住院时间为(12.98±4.15)d,低于血透组的(18.31±4.68)d,且并发症发生率[4.76%(2/42)]低于血透组[21.43%(9/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24);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血滤组清除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治疗后清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3、0.314)。结论 ARF患者应用血液滤过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颜伟健王兴健李君科
关键词:肾透析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临时导管对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lin,TM)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水平的变化,了解穿刺部位血管的损伤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留置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血液透析患者4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查置管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WF、TM、NOS水平。结果:(1)47例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后血管继发改变42例,占89.36%;(2)置管后vWF、TM水平升高,置管后NOS水平下降,并随着留置导管时间延长改变更加明显;(3)血管继发改变组置管后3周组与4周组vWF、TM水平高于无血管继发改变组(P<0.05),血管继发改变组置管后4周组NOS水平低于无血管继发改变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后穿刺部位血管可出现内径狭窄、附壁血栓、内膜增厚继发改变;vWF、TM、NOS水平的变化与血管继发改变密切相关,留置临时导管后3~4周可能为穿刺部位血管损伤高峰期。
颜伟健胡杨青王兴健李君科钟春花罗丽叶
关键词:血管损伤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调节蛋白一氧化氮合成酶
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福辛普利钠片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比福辛普利钠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4月本院诊断为肾性高血压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对照组(接受福辛普利钠片),各100例。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微量清蛋白及血尿素氮。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微量清蛋白及血尿素氮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微量清蛋白及血尿素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福辛普利钠,非洛地平缓释片对改善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肾功能有明显的优势。
王兴健
关键词:非洛地平福辛普利肾性高血压
耐头孢菌株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耐药情况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耐头孢他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β-内酰胺酶(ESBLs)携带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筛选出耐头孢他啶的菌株,以PCR扩增基因TEM、SHV、CTX-M.进而进行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药敏性检验.[结果]有89%(267/300)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耐头孢他啶的情况,在耐头孢他啶菌株中有70%表现产ESBLs 阳性菌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9%和88%,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0%及38%,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100%).[结论]耐头孢他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易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并表现多重耐药性.
胡杨青颜伟健张驰王兴健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药物耐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