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亮

作品数:38 被引量:45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8篇建筑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污染
  • 6篇城市
  • 4篇一体化
  • 3篇油菜
  • 3篇中介
  • 3篇屏蔽
  • 3篇污染农田
  • 3篇西方经济
  • 3篇西方经济地理...
  • 3篇轮作
  • 3篇经济地理
  • 3篇经济地理学
  • 2篇氮磷钾
  • 2篇氮磷钾复合肥
  • 2篇定苗
  • 2篇东南
  • 2篇有效磷
  • 2篇有效磷含量
  • 2篇玉米
  • 2篇中稻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北京市城市规...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生态环境部土...

作者

  • 37篇王亮
  • 8篇刘卫东
  • 7篇廖晓勇
  • 5篇石晓冬
  • 4篇余金艳
  • 4篇刘慧
  • 3篇陈军
  • 2篇唐志鹏
  • 2篇王亮
  • 2篇加雨灵
  • 2篇刘红光
  • 1篇张玉秀
  • 1篇李楠
  • 1篇和朝东
  • 1篇杨军
  • 1篇黄晓春
  • 1篇叶楠
  • 1篇韩振海
  • 1篇刘作丽
  • 1篇廖正昕

传媒

  • 4篇地理学报
  • 4篇北京规划建设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经济地理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城市规划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城乡规划(城...
  • 1篇2013年国...
  • 1篇2013中国...
  • 1篇2015中国...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首都功能核心区低效楼宇更新难点及策略研究
减量发展背景下,首都功能核心区作为北京老城地区,需要开展城市更新激活存量资源,有效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低效楼宇是重要潜力资源之一,对落实核心区控规明确的"双控四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不同部门的认定标准,选取挂账低效楼...
杨兵王亮杨子烨
一种兼具青贮功能的玉米-巨菌草间作修复镉污染农田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修复、作物种植和青贮饲料加工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兼具青贮功能的玉米‑巨菌草间作修复镉污染农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镉污染农田进行翻耕,然后将玉米和巨菌草采取间作的方式进行种植,并施加氮磷...
廖晓勇张庆莹王亮杨宝林
文献传递
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被引量:42
2019年
创新网络研究是创新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是当前创新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定量分析和文献深度分析相结合,对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研究进行全面解析,结果表明:①网络内生效应,包括网络的整体特征、根植性、外部性、技术守门员与吸收能力等,对创新网络的演化主要体现在组织要素对当地的依赖程度、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整体网络的控制能力;②网络组织要素的规模、性质和大小等对创新网络的形成演化也有一定的作用;③多维邻近性对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作用,单一邻近性和邻近性之间的综合作用对于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④不同发展阶段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不同,机制之间的组合模式也存在差异。最后,在总结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顾伟男刘慧王亮
关键词:创新网络
辽宁省各地级城市间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及成因探析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格局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计划经济时期区域产业"小而全"的结构被打破,资本向高收益的地区集中。这一过程中,我国很多地区形成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
王亮刘卫东
关键词:制造业结构趋同地级市
文献传递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多元结构及形成机制被引量:31
2020年
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取得显著进展。以"一带一路"沿线65国为研究区,运用WOS核心集合论文合作数据构建国家间科研合作矩阵,通过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负二项回归分析法,探究沿线各国2013年和2018年科研合作网络的多元化结构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在全球尺度,"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知识流动日趋频繁,但内部合作紧密程度不及与沿线以外地区的合作程度。沿线区域对全球的科研合作网络由欧洲、美国和中国"三足鼎立"骨架结构向欧洲、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密集区构成的"多边形"骨架结构转变。②"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合作网络的空间结构,由中国、中东欧区组成的"双核发散"向"一区多点"构成的"多极化"空间结构转变;等级结构则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等级层次结构,且由单核心向双核心转变;控制结构呈现出由"单核心"向四周高、中间低的"多超多强"盆地型控制结构转变。③沿线国家的科研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等国家主体属性以及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等是沿线科研合作网络形成的主要机制,其中科研实力、社会邻近性的作用最大,地理距离对科研合作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弱。
顾伟男刘慧王亮
关键词:科研合作网络
苯并(α)芘与砷在蜈蚣草中的赋存转运规律及其交互作用
2021年
蜈蚣草能够超累积土壤中的砷,对土壤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也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是修复砷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理想修复手段之一.为探究在苯并(a)芘和砷(As)单独污染和复合污染条件下的蜈蚣草对两种污染物的吸收转运,通过水培模拟实验揭示蜈蚣草体内砷与苯并(a)芘的交互作用,同时采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检测观察苯并(a)芘在蜈蚣草中的赋存和分布.结果表明,添加苯并(a)芘使得蜈蚣草各部分总砷含量均下降.其中,叶、茎、根分别下降149.4、78.59、47.05mg·kg^(-1)(以DW计)(p<0.05),叶部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7.3%,根部及茎部含量分别下降了40.9%和38.2%(p<0.05).同时苯并(a)芘的添加也改变了砷在蜈蚣草体内的赋存形态,根部与叶部三价砷的比例分别下降了3.87%、4.20%(p<0.05),而茎部两种砷形态比例无显著变化.砷的添加促进了蜈蚣草各部分对苯并(a)芘的积累,每株根部、茎部和叶部的累积量分别增加了4680、109.26和226.61ng(p<0.05),说明苯并(a)芘和砷在蜈蚣草植株中交互作用显著,砷的添加不会改变苯并(a)芘的赋存位点,但会增强蜈蚣草对于苯并(a)芘吸收,而苯并(a)芘的添加则会抑制砷的吸收,苯并(a)芘首先由蜈蚣草根部表皮细胞吸收,通过茎部的U型维管束及茎部外缘细胞转运到叶部,赋存于叶部的表皮细胞、叶脉组织及气孔细胞当中.
杨宝林廖晓勇廖晓勇王亮王亮张玉秀张玉秀
关键词:苯并(A)芘复合污染蜈蚣草相互作用
从市域到区域:北京推进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思考被引量:3
2018年
功能过度集聚造成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凸显,城市问题与区域问题联动并日趋严峻。新时期,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呈现的新特征要求北京由"关注市域"到"面向区域"。研究指出,北京必须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首要任务,通过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与承接的有序对接。在空间上,发挥北京的"一核"引领作用,在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三个尺度开展空间体系构建。并携手津冀两省市推进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并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和统一管控,实现交界地区的有效治理。
王亮石晓冬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
西方经济地理学对边界及边界效应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边界作为特殊的区位,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总结西方学者对全球化进程中边界效用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当前主要议题,并提出对未来边界及边界效应研究的启示。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边界效应上。主要经历了以...
王亮刘卫东
关键词:一体化屏蔽中介
文献传递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被引量:64
2008年
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程是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基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结构在不同产业层次的趋同问题。总体而言,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似性,随着产业细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东部沿海省区和全国相似程度最高,西部落后省份和全国相似性最低。资源密集型产业使省区结构与全国差异显著,全球化程度较高、附加值较高、产业联系较强的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统计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发挥,显著地促进了比较优势相似的省区产业结构趋同,而资源条件不同的省区结构差异化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比较优势对于产业区位的影响,相似国际市场需求以及区位和产业偏好相似的外资促使沿海省区产业结构趋同,也是沿海与内地省区产业结构显著不同的原因。地方分权导致省区市场严重分割,造成了一些省区产业结构趋同。
贺灿飞刘作丽王亮
关键词:经济转型市场化分权化结构趋同
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0年
边界作为特殊的区位,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学者对国家边界及其边界效用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当前主要议题,并提出对未来边界及边界效应研究的启示。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边界效应上。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传统区位论对边界的研究主要关注边界作为两国分割线所起到的屏蔽作用;随着全球贸易的激增,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学者们用大量的数学模型对边界效应及其屏蔽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引起了学者们对一体化和边界效应转化的深入争论。全球化进程中边界和边界效应研究的3大主要议题也随着研究发展阶段贯穿,集中在对边界效应强度的分析,边界地区的一体化效应以及边界效应的转化等方面。根据国外研究进展及我国沿边开放的背景,未来可在边界地区集聚效应、边界地区管治和边界地区合作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王亮刘卫东
关键词:一体化屏蔽中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