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光胜
-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健康成年志愿者盐酸洛非西定的耐受性试验
- 1999年
- 本文通过对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服用不同剂量盐酸洛非西定后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血压的连续观察,发现服用单剂量盐酸洛非西定后1h开始出现口干、乏力、困倦等不良反应,4-5h达到高峰,7-8h后基本消失。盐酸洛非西定可降低正常成年人卧位和立位血压,降低立位血压的作用更为突出。此外,盐酸洛非西定也有降低卧位心率的作用。盐酸洛非西定的不良反应有随剂量加大而加重的倾向。
- 吴艳梅姜佐宁牛光胜
- 关键词:耐受性试验
- 影响尼古丁舌下含片戒烟疗效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 <正>目的:探讨影响尼古丁舌下含片戒烟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广告招募的北京市区符合DSM-Ⅳ尼古丁依赖诊断标准的211名吸烟者分为尼古丁舌下含片组和安慰剂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随访。并以...
- 孙洪强陈大方姜佐宁牛光胜郭松
- 关键词:戒烟尼古丁舌下含片尼古丁依赖
- 文献传递
- 酒依赖急性戒断期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酒依赖急性戒断期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奇数定为观察组,偶数定为对照组,均为31例。观察组根据中医四诊资料辨证分为四型: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瘀热内扰神志不安型及脾虚痰热上扰型。治疗用口服地西泮、静脉点滴凯西来、输液支持及中药汤剂;对照组除不服中药外其它治疗与观察组相同。疗程均为自然疗程。结果功能恢复、焦虑抑郁量表测查减分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平均地西泮治疗天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地西泮平均使用总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酒依赖急性戒断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杜万君迟勇牛光胜
- 关键词:酒依赖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疗法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多种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233例PSD患者,分别给予金纳多+刺五加治疗66例,舍曲林+尼莫地平治疗63例,帕罗西汀治疗50例,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神经系统药物及支持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各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金纳多+刺五加组和舍曲林+尼莫地平组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但均较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帕罗西汀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几种方案对PSD均有较好疗效。
- 牛光胜马强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抗抑郁药HAMD评分刺五加舍曲林
- 吸烟量与呼出气中一氧化碳和尿可的宁浓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孙洪强陈大方姜佐宁牛光胜郭松
- 关键词:一氧化碳吸烟量呼出气生物学指标戒烟效果尼古丁
- 34例苯丙胺类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研究
- 杜万君牛光胜郑洁张翠兰
- 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有关精神异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2003年上半年,一种新发现的呼吸系统烈性传染病--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国和全球多个国家流行,北京市是SARS流行的重灾区.由于该病的传染性极强、致死率高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因此对SARS的流行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次灾难性事件.
- 马征杜万君郭俊花向应强马良张琳张燕敏林涛潘轶竹潘俊峰牛光胜王如华郭宏利任岩杨蕴萍王传跃罗小年
- 关键词: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焦虑失眠
- 34例苯丙胺类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 近年来由于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总体有所下降,但吸食毒品的种类有了明显的变化,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在急剧增长,尤其是以中枢兴奋剂苯丙胺类毒品占大多数。由于此类毒品作用机制与传统毒品海洛因完全不同,其成瘾...
- 杜万君牛光胜郑洁张翠兰
- 关键词:中枢兴奋剂
- 文献传递
- 盐酸洛非西定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双盲对照研究
- 2000年
- 目的 :就盐酸洛非西定抗阿片类戒断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可乐定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对 10 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随机双盲的治疗共 10d ,两组于治疗d1~d4给予充分剂量 ,于治疗d5~d10逐渐减量 ,d11停药。每日于规定时间记录戒断综合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期内戒断综合征总分急剧下降 ,呈明显时效关系。盐酸洛非西定改变体位时晕倒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可乐定组。结论
- 吴艳梅姜佐宁牛光胜王小平闫丽芳陈仁军
- 关键词:海洛因阿片类依赖
- 应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分析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人格特征关系。方法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及酒精戒断症状量表测查106例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结果以年龄35岁为界分析两组患者兴奋性、敢为性和次级人格因素;以日饮酒量32标准杯为界分析两组患者乐群性和有恒性;按病程5年为界分析两组患者世故性、独立性和自律性;按精神症状的有无分析两组患者幻想性和独立性;以治疗的依从性好差分析两组的有恒性、幻想性、世故性和次级因素;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长期饮酒可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 张长春杜万君牛光胜
- 关键词: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