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雕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立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一体化
  • 2篇稳定性
  • 2篇机电
  • 2篇机电一体
  • 2篇机电一体化技...
  • 2篇机器人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电机
  • 1篇电梯控制
  • 1篇电源
  • 1篇学法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研究生
  • 1篇学位研究生培...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直流
  • 1篇直流电
  • 1篇直流电源
  • 1篇收卷

机构

  • 6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熊雕
  • 4篇刘玉良
  • 3篇叶继英
  • 3篇姚齐国
  • 1篇沈晓群
  • 1篇陈庭勋
  • 1篇金华园
  • 1篇胡佳文
  • 1篇杨苗军

传媒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机电工程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中国水运
  • 1篇福建电脑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中的电梯控制,较详细地介绍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和学生的收获,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以及由此产生对项目教学法的进一步思考。本文对项目教学法的推广实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姚齐国刘玉良叶继英熊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特征机电一体化电梯控制
履带式爬壁机器人受力分析与稳定性仿真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机器人壁面上运动的稳定性问题,对永磁履带式爬壁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壁面受力进行了分析。为了便于受力分析,提出了载荷分布系数的新定义,建立了爬壁机器人的静力学模型、直线运动模型及转弯运动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永磁铁吸附力、电机所需转矩、壁面倾角、载荷分布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爬壁机器人的壁面受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的吸附力指标主要决定于履带载荷分布系数和壁面倾角,磁铁的吸附力大小对转弯运动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影响,电机转矩要求主要决定于磁铁吸附力和壁面倾角。机器人运动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运动模型的有效性,确定了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参数,给爬壁机器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熊雕刘玉良
关键词:爬壁机器人受力分析
基于太阳能的可调压直流电源被引量:2
2013年
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设计中最基本的供电设备之一。在此以方便使用为目标,通过DC DC变换电路,将单节锂电池提供的低电压升高至所需要的电压值,同时,采用MSP430低功耗单片机构成数字电压表,测量并显示输出端口的电压。而锂电池的电能从太阳能电板获取,这样就完全脱离了对交流电源的依赖,没有电源进线的拖弋,便于携带,方便了业余设计人员的使用。
熊雕陈庭勋
关键词:稳压器限流
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及线性电阻角度传感器来检测摆动时平板及摆杆角度的变化,利用拨码开关可控制预设功能,单片机根据摆杆与重垂线之间的摆角计算出平板的旋转方向及角度,从而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对平板运动状态的精确控制,很好地实现了硬币在摆杆摆动过程中保持稳定叠放状态及激光笔对靶纸预设位置的动态跟踪照射等设计功能。
杨苗军胡佳文金华园熊雕
关键词:角度传感器单片机
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被引量:3
2015年
结合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际情况,分析了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课程建设对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为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对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姚齐国刘玉良叶继英熊雕
关键词:船舶与海洋工程
卷绕系统中收放卷张力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对卷绕系统中的收放卷张力控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张力的控制,提出了三种实用的解决方法,即应用张力传感器、超声波模块以及伺服电机,实现料带收放卷时的速度恒定,提高了产品质量.最后对三种实现张力恒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叶继英沈晓群姚齐国熊雕
关键词:收卷放卷超声波测距伺服电机
类人机器人全能运动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类人机器人全能运动包括不同粗糙平面上的快速行走、越障、踢球、格斗等,稳定性是上述运动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分析机器人关节角与零力矩点(ZMP)的关系入手,研究提高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的新方法。具体步骤是先粗调校正机器人姿态,然后确定各关节角度,得到保证稳定运动的关节角范围。最后依托韩国GP型机器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熊雕刘玉良欧阳浩敏
关键词:类人机器人稳定性关节角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