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丹东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丰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介入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调整装置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病
  • 1篇心房颤动

机构

  • 13篇丰城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熊丹东
  • 3篇熊辉
  • 3篇李永安
  • 2篇聂建平
  • 2篇黎筱青
  • 1篇皮丰元
  • 1篇黄克文
  • 1篇雷招宝
  • 1篇刘小英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观察,按照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两组,对照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少于对照组,心绞痛以及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熊丹东刘小英
关键词:血栓心脉宁片冠心病心绞痛血液流变学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8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等抗心衰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前、后对比心功能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随访期间,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及参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愈后。
皮丰元黄克文熊丹东李永安
关键词: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AHF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地高辛、利尿药、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硝普钠12.5~2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以6.25μg/min微量泵入后,根据血压情况,以12.5~50.0μg/min维持泵入;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10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 ml中,以2μg/(kg·min)泵入,后以2~10μg/(kg·min)维持泵入。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0.5、3、12、24、48 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收缩压、心率、心排血量指数),治疗前与治疗24、48、72 h后肾功能指标(血钾、血钠、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收缩压、心率、血钾、血钠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心排血量指数、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量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AHF较单用硝普钠疗效更显著,可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排量、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相当。
熊丹东刘小英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硝普钠多巴胺肾功能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按压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按压装置,包括:放置盒和支撑杆;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在放置盒内部的一侧,升降机构可根据人体侧面厚度来调整装置的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设置在...
熊丹东
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被引量:10
2010年
患者,男,70岁,农民。头昏眼花,加重伴头晕半月,于2009年9月17日上午10时人住我院心内科。自诉5年前反复出现头昏眼花,曾测血压最高时达200/100mmHg,在当地诊所就医给予口服降血压药,但血压控制不理想。近半月头晕、头昏眼花加重,血压时高时低,颈部有紧扎感,头晕时伴步态不稳,
熊丹东雷招宝李永安聂建平
关键词:Β-七叶皂苷钠过敏性休克药物不良反应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2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LVESV、LVEDV、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熊丹东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比索洛尔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4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小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短于对照组、心力衰竭定量指标脑钠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I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指标,降低CI和NT-proBNP水平,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熊丹东
关键词:心律失常老年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心脏功能
止血敷料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止血敷料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55),双号作为观察组(n=55),均接受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桡动脉止血板处理,观察组给予壳聚糖止血敷料处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桡动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的20.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1级舒适度人数多于对照组,3级舒适度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采用壳聚糖止血敷料进行压迫止血,有利于缩短止血时间,减少桡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止血方法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熊辉熊丹东黎筱青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壳聚糖止血敷料
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应用辛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86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熊丹东刘小英
关键词:辛伐他汀曲美他嗪慢性心力衰竭
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8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FFR诊断,依据FFR结果判定PCI方式。对比两组支架置入数量、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分。结果:观察组支架置入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6MWD、SAQ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6MWD、S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联合FFR,对PCI术的方式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提高临床治疗准确性和有效性。
熊丹东夏日辉杨圆珍熊辉吴高祥徐仕芳
关键词:冠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不良心血管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