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耀明
作品数:
8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唐思风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谢绮云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邹楠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期刊文章
2篇
专利
领域
5篇
建筑科学
1篇
化学工程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3篇
景观
2篇
景观规划
2篇
景观规划设计
2篇
规划设计
2篇
城市
1篇
底座
1篇
电视媒体
1篇
顶板
1篇
顶板结构
1篇
遗存
1篇
整治
1篇
整治规划
1篇
支撑柱
1篇
中队
1篇
社会
1篇
社会因素
1篇
社会责任
1篇
陶瓷
1篇
陶瓷产业
1篇
住区
机构
7篇
广州市城市规...
1篇
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8篇
焦耀明
3篇
谢绮云
3篇
唐思风
2篇
邹楠
传媒
4篇
建筑与环境
1篇
华中建筑
1篇
南方建筑
年份
2篇
2017
1篇
2010
2篇
2009
2篇
2007
1篇
2004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景观的困惑——关于当前景观规划设计的对话
2009年
本文是在接受某电视媒体采访时的对话摘录,着重叙述了现代景观产生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下,社会因素的发展变化又不断扩展景观的内涵与形式。从广义上讲,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必须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景观必须承担其社会责任,必须要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
焦耀明
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
电视媒体
现代景观
社会因素
社会责任
广东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09年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工业化探索历程的记忆载体,代表着各个历史阶段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特征,因此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再利用改造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建筑与规划学界乃至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的话题。对比国内国外的工业遗址改造与利用情况,尽管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步伐落后国外同行接近40年,但近几年来发展极其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旋起一股工业遗产改造热潮。
焦耀明
邹楠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历史价值
文化遗存
珠江后航道“下市涌——消防中队”滨水地段景观环境整治规划
2007年
城市滨水产业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珠江后航道滨水地段的整治开发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热点区域之一,是广州市珠江沿岸历史产业码头区开发研究的典型地段,该区域的环境整治规划是涉及到城市滨水休闲,城市历史产业区再发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的综合性项目。该文以其中的"下市涌——消防中队"地段环境整治规划为例,阐述城市滨水历史产业地段改造的一种开发模式。
唐思风
焦耀明
刘管平
关键词:
整治规划
广州市长寿街社区改造项目追踪研究
2007年
本文尝试对一个小型旧域改造规划项目进度进行追踪考察,利用比较研究的手段,研究分析规划本身与实施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寻找原因,为类似规划项目得到经验与教训。
唐思风
焦耀明
谢绮云
关键词:
旧城改造
观鸟塔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观鸟塔。;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游园观赏和生态科普的建筑。;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整体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省略视...
焦耀明
李胜
谢绮云
印妮
冯思瀚
圆形廊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廊架,包括由支撑柱围成的圆形底座,和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方的圆形顶板结构,所述顶板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组合和第二顶板组合,所述第一顶板组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顶板组合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支撑柱上方的第...
焦耀明
李胜
谢绮云
印妮
冯思瀚
文献传递
广州南国花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2004年
通过对南国花园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介绍,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创作心历,主要从实用性、地域文化性、生态性等方面,叙述了高密度城市居住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园林绿化的基本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焦耀明
关键词:
环境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
城市居住区
环境特点
千年陶邑 魅力新都——佛山市石湾片区陶瓷产业与城市更新
2010年
针对珠三角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2009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为破解城市规划中“退二进三”用地政策的“瓶颈“难题提出了一条制度创新的新思路。本文作者以自身的规划实践,通过石湾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和环境再造及“南风古灶”文化保护的阐述,对旧城镇、旧厂房的改造尝试进行了回顾与探讨。
焦耀明
唐思风
邹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