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泽惠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东亚和北美当归属(广义)的果实解剖和演化被引量:18
- 1995年
- 应用比较解剖研究了广义当归属在世界主要分布区─—东亚和北美种类的果实结构的特征。根据分生果背腹压扁的程度、棱翅与槽的形状、果皮层次和结构、油管数目、大小和位置等稳定性状,可将果实分为5个类型,与《中国植物志》将其分为5个属,即古当归属(ArchangelicaHoffm.),当归属(AngelicaL.),高山芹属(CoelopleurumLedeb.),柳叶芹属(CzernaeviaTurcz.)和山芹属(OstericumHoffm.)的意见相一致。古当归属为原始的类型,山芹属具有高度演化的特征。且对一些种类的分类位置提出了调整的意见和各属的演化趋势。
- 秦慧贞李碧媛吴竹君潘泽惠
- 关键词:当归属果实进化伞形科
- 东亚与北美当归属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对东亚与北美当归属(AngelicaL.)7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表明当归属的花粉为一多类型的类群,包含伞形科全部6种花粉类型,说明该属既是一个古老的属,同时又是在发展中不断演化的属。东亚和北美的共有种表明两地区的当归属十分近缘。从两地区存在着古老的姊妹群推断它们共同起源于白垩纪到老第三纪。中国的四川和北美的西北部同为当归属的起源和演化中心。花粉特征还表明当归属的近缘属山芹属(OstericumMaxim.
- 佘孟兰舒璞潘泽惠
- 关键词:当归属花粉形态
- 中国变豆菜亚科的果实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 本文对国产伞形科(Umbelliferae)中变豆菜亚科(Saniculoideae)2属13种植物(变豆菜属Sanicula L:(1)川滇变豆菜S.astrantiifolia Wolffex Kretsch,(2)...
- 刘启新惠红李碧媛潘泽惠
- 关键词:伞形科系统学意义
- 伞形科山芹属的果实解剖结构及其分类学意义
- 本文观察了中国伞形科所有山芹属共7种1变种的果实解剖学特征。该属的果实(分生果)横切面的解剖结构比较一致,在伞形科各属中也比较特殊,易于鉴别。其主要特征为角质层厚,外果皮细胞的外壁向外弯拱,常呈波浪形,中果皮无木化网纹细...
- 刘启新宋春凤潘泽惠褚晓芳
- 关键词:伞形科果实分类学
- 中国伞形科变豆菜亚科的果实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13
- 2002年
- 对中国伞形科变豆菜亚科 (Saniculoideae) 2属 (变豆菜属SaniculaL .和刺芹属EryngiumL .) 13种植物的果实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观察 ,从果实横切面形状及其合生面宽度、外果皮和中果皮外突所呈皮刺和鳞片或瘤状体的形态及皮刺中木化厚壁细胞组织的分布、外果皮细胞形状及其角质层厚度、中果皮细胞层数和结晶体类型及分布、色素块沉积、伴生分泌管和油管的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对上述各属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归纳出各属的果实解剖特征 ,探讨了属间演化水平 ,认为刺芹属果实较变豆菜属果实演化程度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 ,讨论了该亚科与伞形科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间的区别及其演化关系。
- 刘启新惠红李碧媛潘泽惠
- 关键词:伞形科果实系统学
- 中国伞形科天胡荽亚科果实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17
- 2002年
- 经对中国伞形科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中天胡荽属 (HydrocotyleL .)积雪草属 (CentellaL .)和马蹄芹属(DickinsiaFranch .) 10种植物果实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 ,发现 3属的果实横切面以合生面为基准可以分成 2个类型 ,即两侧压扁类型 (天胡荽属和积雪草属 )和背腹压扁类型 (马蹄芹属 )。除此之外 ,中果皮的外侧是否有色素块沉积、内侧是否有木化细胞层或厚壁细胞层以及最内层是否形成晶体细胞层 ,内果皮细胞的层数、排列方向以及有无棱槽油管等性状 ,可以作为区分 3属的重要解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 ,结合外部形态特征 ,讨论了该亚科及其内部各属的解剖学特征、属间区别及其演化关系。认为马蹄芹属应归属于Mulineae族 ,另外 2个属应归属于天胡荽族(Hydrocotyleae) ;3属中积雪草属原始而马蹄芹属进化 ;天胡荽亚科可能不是自然的类群 ,它的分类系统和演化地位有待深入研究。
- 刘启新惠红潘泽惠李碧媛
- 关键词:伞形科果实系统学意义
- 中国伞形科特有属的核型演化及地理分布被引量:25
- 1995年
- 首次报道了我国伞形科10个特有属9种1变种14个居群的核型,染色体基数分别为n=6,8,10和11,核型类型有2A,3A和4A三种类型。根据各属的核型演化水平并结合其花粉形态,初步确定东俄芹属(Tongoloa)、环根芹属(Cyclorhiza)、明党参属(Changium)和川明参属(Chuaminshen)是古特有属,其余各属则处于中等或较高的演化水平上。同时初步讨论了各特有属在伞形科分类系统中的核型演化关系并比较了各主要分布区之间核型的演化水平,发现横断山地区不仅特有属数目高,染色体基数变化大,且集中了核型较为原始和演化程度很高的类群,极可能是伞形科特有属的起源和分化中心。
- 潘泽惠余孟兰刘心恬姚欣梅
- 关键词:伞形科特有属核型地理分布
- 天目当归的花粉形态和染色体数及其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被引量:4
- 2001年
- 首次报道了染色体高多倍性种天目当归 (AngelicatianmuensisZ .H .PanetT .D .Zhuang)的染色体数 (n 5 5 )及花粉形态。通过与近缘种拐芹 (A .polymorphaMaxim .)、曲柄当归 (A .genuflexaNutt.)和重齿当归〔A .biserrata(ShanetYuan)YuanetShan〕花粉形态的比较 ,在赤道区外壁纹类型相似性程度的基础上 ,结合外部形态 ,明显看出赤道区纹饰为脑纹 网状的天目当归与具有近脑纹 网状纹饰的曲柄当归似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与具有拟脑纹
- 舒璞潘泽惠刘心恬庄体德
- 关键词:花粉形态染色体数亲缘关系当归
- 四种中药柴胡植物的核型分析被引量:6
- 1995年
- 报道了4种中药柴胡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其核型如下: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2n=12=6m+4sm+2st,核型类型为2A型;红柴胡(B.scorzoneifoliumWilld.)2n=12=10m+2sm,2A型;线叶柴胡(B.angustissimum(Fr.)Kitagawa)2n=12=4m+2m ̄(sat)+6sm,2A型;双鸭山居群(B.sp.)2n=26,为二型性核型。北柴胡(二倍体)和线叶柴胡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结合有关文献对4种柴胡的核型变异进行了简略的讨论,发现黑龙江双鸭山1个居群的核型与姜传明等报道的肇东五里木居群一样,具有与日本三岛柴胡(B.falcatumL.)相类似的核型,由于分类命名的复杂性,暂称为双鸭山居群。
- 潘泽惠庄体德周雪林姚欣梅林湘
- 关键词:柴胡核型分析
- 薏苡属(CoixL.)2种1变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1
- 1999年
- 利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薏苡属(CoixL.)2种1变种:薏苡(CoixlacrymajobiL.)6个居群、念珠薏苡(C.lacrymajobivar.maximaMakino)3个居群和薏米(C.chinensisTod.)2个居群共11个居群5个酶系统6个位点上9个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薏苡、念珠薏苡和薏米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普遍较低,每个位点等位基因平均数(A)分别为12,11和12;多态位点百分数(P)分别为167,113和16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06,003和007。聚类分析不能从遗传上将以上的2种1变种区分开。
- 马建霞潘泽惠刘心恬於虹
- 关键词:等位酶薏苡属居群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