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晓营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华中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本研究根据已经建立的一种检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华中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利用巢氏PER方法检测猪鼻拭子样品中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方法,对华中地区部分规模...
- 余腾吴斌陈新文徐微汤细彪卢顺满晓营
- 关键词:猪萎缩性鼻炎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 湖北三个规模化猪场猪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是猪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的主要病原菌。该菌分泌产生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是一种约146kDa的皮肤坏死毒素。该毒素由toxA基因编码,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本...
- 余腾吴斌汤细彪卢顺满晓营王文杰李宗华夏欣张军虎
- 关键词:猪萎缩性鼻炎巴氏杆菌流行病学调查规模化猪场
- 文献传递
- 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猪源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同时对致病性的菌株进行外膜蛋白分型、REP-PCR和ERIC-PCR分析。结果从315株大肠杆菌中筛选到山梨醇阴性的EHEC21株,其中含有stx1基因的菌株有4株,含有stx2基因3株,含有eae基因的17株,外膜蛋白分型属于三个型,其中OMP-1型最多,有15株,OMP-2型3株,OMP-3型3株,REP-PCR和ERIC-PCR结果显示这些致病性菌株带型差异性较大,分属于不同的亚群。结论华中地区是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人均消费猪肉比例也较高,EHEC的存在对人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应加强监测力度,防止该菌在人群中感染和流行。
- 满晓营吴斌张璇余腾罗勇刘峰金梅林陈焕春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 猪水肿病与仔猪副伤寒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 猪水肿病是由特定血清型产类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Shiga-like toxin Escherichia coli,SLTEC)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幸存者发育迟缓,饲料回报率低,给养猪业带...
- 满晓营
- 关键词:猪水肿病沙门氏菌病生物学特性基因工程疫苗
- 文献传递
-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被引量:21
- 2010年
-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方案,比较及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0-60日龄)和生长猪(61日龄以上)6个群体,并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各猪群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9.55%、96.43%、99.22%、89.88%、81.68%及78.64%,不同免疫方案下,各场猪群表现出不同免疫效果。而从总体上看,保育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是各个猪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一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并且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疫苗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后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免疫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场原来的首免21日龄调整到28日龄。本研究的开展对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罗勇吴斌黎作华黄刚梅力李腾满晓营何启盖
-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猪瘟首免日龄
- 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 从临床上送检的病猪肺部分离了一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PCR分型和毒素基因扩增,鉴定其为F型非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这株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MICs值,结果显示,该菌株四重耐药,对林可霉素很强的耐药性。通...
- 余腾吴斌陈新文刘文静刘峰汤细彪满晓营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耐药性
- 表达SLTEC保护性抗原的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构建表达产类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Shiga-liketoxin Escherichia coli,SLTEC)保护性抗原的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方法】构建表达SLT-IIeB-FedF的重组质粒,再将其电转入终宿主菌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ΔasdC500株中构建成口服活疫苗株,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SLT-IIeB-FedF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重组菌体外培养的稳定性。【结果】利用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构建了表达SLTEC保护性抗原的重组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经SDS-PAGE电泳出现了1条蛋白质量约为37kDa的蛋白条带。且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条件下体外能稳定地繁殖、生长和传代。【结论】成功构建表达SLTEC保护性抗原的重组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为发展猪水肿病-副伤寒的口服疫苗奠定了初步基础。
- 满晓营吴斌罗勇余腾赵战勤徐引弟郭爱珍陈焕春
- 关键词:TOXINESCHERICHIA
- 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猪、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其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指导临床用药,探究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机制。方法应用K-B法测定分离株对19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双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并进行基因分型。用PCR和测序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抗性基因aadA1,aadA2,strA-strB,aadB,aacC2,aac(3)-IV,aph(3′)-Ia,aph(3′)-IIa。结果临床分离株表现多重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最高(63%~97%),93%的菌株耐药谱值≥10。共检测到两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基因型属TEM-1+CTX-M-14。耐药菌株与相应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符合率高(≥74%)且序列保守。结论猪、鸡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性,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性机制以产生针对该类抗生素的修饰酶为主。
- 张璇汤细彪吴斌陈石夏欣满晓营陈焕春
- 关键词:耐药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