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庆朋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β-连环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D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正常宫颈组织中β-catenin与cyclinD1的表达特点,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β-catenin在正常宫颈组织(n=8)、CIN(n=20)及宫颈鳞癌(n=42)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是0、35.0%及64.3%,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宫颈鳞癌不同分级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Ⅰ级25.0%、Ⅱ级63.6%、Ⅲ级91.7%,不同分级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鳞癌淋巴结阳性组的β-catenin异位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yclinD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则分别是0、30.0%和61.9%,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不同分级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分别为Ⅰ级37.5%、Ⅱ级54.6%、Ⅲ级91.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在宫颈鳞癌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和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885,P<0.05)。结论 (1)宫颈鳞癌中存在β-catenin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随着正常宫颈组织向CIN再向宫颈鳞癌的进展,β-catenin及cyclinD1的异常表达呈递增趋势且两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2)β-catenin异位表达及cy-clinD1阳性表达均与宫颈鳞癌分化相关,但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
- 史慧星陈云游庆朋杨磊袁红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WNT信号传导通路
- 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组与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相似程度极高的局限性双相分化肿瘤,由双层上皮构成的裂隙及其周围分布丰富的间叶成分共同形成的叶状结构是这类肿瘤最具有说明性的特征.PT的良性病变被广泛接受,但可经常复发.本病发病率低,少数患者经血转移.
- 游庆朋
-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
- 肺癌胸水中癌细胞的P-糖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
- 张浙岩杨磊游庆朋李静波路英文宋连柱等
- 该研究利用胸水中癌细胞进行抗药耐药试验,根据检测结果,如P-gp阳性表达,在合理联合化疗的同时,辅以MDR逆转剂,以增加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加强药物对瘤细胞的毒性,使更多的瘤细胞被杀死,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经3年多对9...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癌细胞P-糖蛋白检测
- 提高常规活检淋巴结制片质量的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游庆朋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 大鼠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形态学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凋亡状态。方法:14~20 d 胎鼠(E14-20 d)、生后0~15 d 幼鼠(P0-15)及成年鼠(P36),取出眼球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观察 PCN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发育早期 E14~P7,可观察到有较强 PCNA 阳性表达,P9时 PCNA 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15开始未见明显 PCNA 阳性表达。E18可观察到凋亡细胞,随着发育的进行,凋亡细胞逐渐增多,P7时凋亡细胞数目最多,之后又逐渐减少,成熟的视网膜组织内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在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呈现了有序的动态变化,正是这种有序的增殖和凋亡的平衡才使视网膜最终发育成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 游庆朋史为博刘洁齐倩李英敏左敏丛斌
- 关键词:视网膜发育增殖细胞核抗原增殖凋亡
- 精索冬眠瘤一例报告
- 2009年
- 患儿,1岁4个月。出生后被发现左侧阴囊空虚于2008年1月7日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区触及睾丸样组织,右侧阴囊及睾丸未见异常。基础麻醉加骶麻下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术中见左睾丸位于外环口外,约1.5cm×1.0cm大小,睾丸、附睾分离,精索鞘膜未闭。游离并高位结扎鞘膜,松解精索,见精索处有一直径约0.5cm大小类脂肪样结节并切除,将睾丸无张力降入左侧阴囊并固定。
- 苗杰张浙岩付琳赵振亚闫静波游庆朋
- 关键词:精索鞘膜睾丸下降固定术冬眠瘤基础麻醉高位结扎
- 冀南地区食管胃交界处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机制研究
- 苗杰聂红峰李永才宋晓昕李辉齐蕾许欣张萍游庆朋付琳徐国萍
- 收集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患者手术标本,运用免疫组化等实验技术,以正常组织为对照,对食管胃连接部腺癌中彼此作用紧密的多个肿瘤浸润、转移基因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各因子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结论为:HER2、MT1-...
- 关键词:
- 关键词:基因表达肿瘤转移
- 贲门腺癌中GADD45G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及表达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G(GADD45G)在贲门腺癌(GCA)中的异常甲基化及表达。方法分别应用亚硫酸氢盐转换-甲基化特异性PCR(BS-MSP)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38例贲门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GADD45G基因的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贲门腺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未检测到GADD45G远端启动子区即位点1(region 1)甲基化。GADD45G第2个CpG岛的近端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即位点2和位点3(region 2/3)在贲门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率相同,均为49.3%(68/138),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此2个区域的甲基化率在Ⅲ期和Ⅳ期贲门腺癌中明显增高(P<0.05)。贲门腺癌癌组织中GADD45G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5.5%(49/138)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率82.6%(11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其近端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之间呈负相关(rs=-0.398)。结论GADD45G基因近端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贲门腺癌中此基因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 游庆朋郭炜张明慧崔蕾董稚明
- 关键词:腺癌外显子
- 乳癌148例术前术中病理诊断方法分析
- 2009年
- 杨磊游庆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