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沙春蕊

作品数:19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老年
  • 6篇心肌
  • 4篇蛋白
  • 4篇梗死
  • 4篇反应蛋白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活性
  • 3篇手术
  • 3篇纤维蛋白
  • 3篇脉压
  • 3篇老年人脉压
  • 3篇活性
  • 3篇梗塞
  • 3篇C-反应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塞
  • 2篇血功能
  • 2篇血浆

机构

  • 18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临江林业局职...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19篇沙春蕊
  • 9篇杨文
  • 9篇张艳华
  • 4篇刘柏辉
  • 3篇徐丹
  • 3篇王明星
  • 3篇于艳春
  • 3篇季有梅
  • 3篇许桂英
  • 2篇许传杰
  • 2篇孙磊
  • 2篇蔡知天
  • 2篇李爱丽
  • 2篇曹岩
  • 1篇于庭
  • 1篇卢晟晔
  • 1篇张承巍
  • 1篇徐海艳
  • 1篇高凤和
  • 1篇刘德新

传媒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急诊医学
  • 1篇第二届中国老...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1998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脉压与年龄及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采用汞式血压计测量2次非同日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取平均值并计算脉压(PP)。根据PP大小将60岁以上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A组(n=210),PP 50~69 mmHg;B组(n=168),PP 70~89 mmHg;C组(n= 42),PP≥90 mmHg。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g·m-2)男>134 g·m-2、女 >110 g·m-2作为LVH的诊断标准。结果: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收缩压逐渐增高,舒张压增高不明显,最终导致 PP加大;脉压差越大,左室肥厚的程度越大。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PP增加是导致左室肥厚的主要因素。
沙春蕊李爱丽杨文张艳华刘柏辉
关键词:心肌病脉压
老年人脉压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脉压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多发腔梗)的关系。方法采用汞式血压计测2次非同日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计算出老年高血压患者(n=98)的脉压(PP)。常规CT或MR I检查证实存在多发腔梗。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近的无多发腔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54)作为对照组。常规检测TC、TG、apoB及FBG。结果舒张压的升高,导致PP值缩小。PP缩小较对照组更易患多发腔梗。血脂升高是多发腔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TG、apoB的增高更为显著,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PP缩小是多发腔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与TG、apoB及FBG增高关系密切。
杨文吴杰沙春蕊张艳华王贵权
关键词:脉压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阐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同时选择60岁以上体检健康的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浆,检测血浆Hcy和CRP。结果:老年冠心病各组TC和TG均高于对照组(P<0.05),TG升高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老年冠心病各组血浆Hcy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各组之间血浆Hcy和CRP水平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呈AMI组>UAP组>SAP组趋势。结论:老年冠心病与Hcy和CRP水平升高有关,高同型半胱氨基(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血脂异常与HHcy血症和CRP水平升高有关联。随着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Hcy和CRP水平也增高,可以通过监测血浆Hcy和CRP水平增高程度来预测老年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
杨文张艳华沙春蕊
老年冠心病与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
冠心病(CHD)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AS)并非简单的脂质沉积,而与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有关。炎症发生时,炎症细胞释放同型半胱氨酸(Hcy)而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同时,C-反应蛋...
杨文张艳华沙春蕊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反应蛋白病理生理学血浆HCY
文献传递
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8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塞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G)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10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于入院当天测定CRP、LP(a)及FG含量。同时选择性别和年龄相似的健康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和不同梗塞面积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LP(a)和FG水平。结果:①老年急性脑梗塞组CRP、LP(a)和FG分别为(14.06±2.17)mg.L-1、(322.34±6.31)mg.L-1和(8.24±2.62)g.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不同梗塞面积的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间CRP、LP(a)和FG水平呈现大梗塞灶>小梗塞灶>腔隙性梗塞,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③不同严重程度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组间CRP、LP(a)和FG水平为重型>中型>轻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发生与血清CRP、LP(a)和FG水平关系密切。CRP、LP(a)和FG水平越高,梗塞面积越大、病情程度越严重。CRP、LP(a)和FG可作为老年急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可预测梗塞面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杨文沙春蕊刘柏辉张艳华吕贺于艳春季有梅徐丹许桂英
不同麻醉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纤溶功能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纤溶功能.方法 择期行鼻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异丙酚复合麻醉组(P组)和七氟醚复合麻醉组(S组).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30 min(T2)和术毕(T3)时分别取静脉血样,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DD)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浓度.结果 与T1时相比,T2时两组血浆皮质醇及ACTH水平降低(P<0.05),T3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T2,3时两组血浆DD、t-PA和PAI-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S组T2,3时血浆DD、t-PA水平降低,血浆PAI-1水平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麻醉下纤溶功能增强的程度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其更适宜于鼻息肉摘除术.
张承巍徐海艳沙春蕊
关键词:二异丙酚纤维蛋白溶解七氟醚
外科手术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讨(附7例报告)被引量:1
1997年
王育珊刘德新沙春蕊杨文
关键词:外科手术急性心肌梗塞
高龄老年心肌梗死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
关于凝血因素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证实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增高可提高冠脉事件的发生风险。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除凝血功能被激活外,血小板活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
沙春蕊王明星杨文张艳华孙磊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小板活性GMP-140纤维蛋白原特异性标志物
文献传递
老年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84例入选对象(其中老年脑梗死106例,老年脑出血78例)的CRP含量。同时选择年龄情况和其他身体一般状况与老年脑卒中患者具有可比性的老年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经CT/MRI检查确诊。结果(1)老年脑卒中患者CRP异常率为68.48%,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2)老年脑卒中患者CRP的水平为(13.07±2.37)mg/L,与正常对照组(2.17±0.86)mg/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老年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CRP水平分别为(14.06±2.17)mg/L和(10.95±2.86)mg/L,与健康对照组(2.17±0.86)mg/L有显著差异性(P<0.01),且老年脑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0.01)。(4)老年脑梗死患者大梗死灶组较小梗死灶组CRP水平升高明显,分别为(18.67±3.64)mg/L和(15.45±2.14)m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小梗死灶组较腔隙性梗死CRP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15.45±2.14)和(6.93±1.02)mg/L,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5)老年脑卒中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CRP含量依次增高(P<0.01)。(6)老年脑卒中预后好转组CRP异常率50.96%,明显低于无好转组的91.25%(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与CRP水平关系密切,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CRP水平可作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预测因子,还是一个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杨文刘柏辉沙春蕊张艳华于庭于艳春许桂英徐丹季有梅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C-反应蛋白预后
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活性与其毒力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临床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活性与其毒力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牛奶平板和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白色念珠菌感染者不同标本(痰、血液、鹅口疮、伤口、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190株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分别将产酶株的菌丝相和孢子相菌悬液(5×106CFU.mL-1)注射小鼠尾静脉,1个月内观察小鼠死亡率及平均存活时间,以平均存活时间评价菌株毒力。结果:190株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68%和85.26%。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菌丝相白色念珠菌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孢子相(P<0.01,P<0.05);注射菌丝相白色念珠菌的小鼠死亡率高于注射孢子相的小鼠(P<0.05),且平均存活期短于注射孢子相的小鼠(P<0.01)。结论:分泌型酸性蛋白酶和细胞外磷脂酶是白色念珠菌重要毒力因子,酶活力可直接地反映其毒力和致病性。
曹岩张巨沙春蕊郑永晨刘永红
关键词:毒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