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铭

作品数:21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生理
  • 8篇生理学
  • 8篇理学
  • 7篇时程
  • 7篇海马
  • 7篇长时程增强
  • 5篇
  • 4篇生理学实验
  • 4篇突触
  • 4篇突触可塑性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4篇齿状回
  • 4篇大鼠海马
  • 3篇英文
  • 2篇电位测定法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苷脂
  • 2篇牛磺
  • 2篇牛磺酸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汪铭
  • 13篇陈聚涛
  • 10篇阮迪云
  • 6篇胡兵
  • 5篇周江宁
  • 3篇徐耀忠
  • 3篇朱大淼
  • 3篇孙红荣
  • 3篇佘加其
  • 3篇葛少宇
  • 3篇孟晓梅
  • 2篇钟桂生
  • 2篇张智
  • 2篇才源
  • 2篇薛天
  • 1篇陈林
  • 1篇汪惠丽
  • 1篇徐牧
  • 1篇罗云云
  • 1篇杨昱鹏

传媒

  • 4篇高校生物学教...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研究生教育研...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一流”背景下的生理学课程建设被引量:8
2017年
2015年底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其核心是培养一流的人才,而高校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息息相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入选首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等共计11个专业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理学课程是生物学学科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本文从教学团队、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生理学国家级课程的建设情况。
汪铭陈聚涛胡兵周江宁
关键词:生理学生理学实验
低铅暴露对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范围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作为突触可塑性变化的两种主要形式 ,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突触可塑性范围可以定量的表征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应用在体电生理技术 ,在同一只动物上记录LTP和LTD ,研究了发育过程中慢性铅暴露对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突触可塑性范围和双脉冲易化的影响。对照组的LTP、LTD的幅度分别是187.9±6.2 %(n=7) ,85.2±1.6 % (n=7) ,而铅处理组分别为140.5±1.2 %(n=7) ,102.8±3.8 %(n=7)。与对照组相比,铅处理组的LTP的幅度降低了47.4 %,LTD的诱导几乎完全被铅损伤。先诱导出LTP后再通过低频刺激则可以在铅处理组诱导出LTD(81.5±2.2%(n=7)) ,但远远小于对照组 (66.8±4.3 %(n=7))。对照组突触可塑性范围是103.1±11.5 % (n=7) ,是铅处理组突触可塑性范围(37.7±9.6 %(n=7))的2.7倍。在对照组 ,双脉冲易化反应是从脉冲间隔20ms时开始 ,而铅处理组则是从50ms开始。当脉冲间隔为70ms时 ,两组的双脉冲易化幅度均达到最大值 ,但易化的强度有显著的差异 ,分别为211.6±32.2 %(n=7) ,111.1±26.9 %(n=7)。结果表明 :铅显著地抑制了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双脉冲易化效应 ,降低了双脉冲易化的间隔范围和突触可塑性范围。这可能是铅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之一。
甄娟陈聚涛阮迪云汪铭孟晓梅徐牧徐耀忠
关键词:LTPLTD齿状回突触神经毒性
Maya动画技术在生物学网络课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2007~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利用3D动画构建生物学网络课件的探索实践,分析3D动画技术在生物学网络化教育方面应用的条件、前景和存在问题。使用Maya软件制作6组3D动画课件,探索了从模型构建、材质设置和灯光设置,到动画设计、图片渲染输出以及后期电影合成的一系列过程。结果显示,3D动画视频在当代教育中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信息载量更大,直观性优势更明显,趣味性更强;但是也存在应用上的技术条件限制问题。
廖鹏汪铭
关键词:MAYA软件
人参皂苷Rg1对铅所致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损伤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铅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损伤是否有修复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从出生至断奶通过母乳摄入铅(母鼠每天饮用0.2%醋酸铅溶液20 mL),在出生后的20 ~25 d记录其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并诱导长时程增强。结果人参皂苷Rg1 (50μmo.lL-1)灌流对照组和铅暴露组大鼠海马脑片20min均能诱导出LTP,铅暴露组大鼠的LTP幅度较对照组低。在铅暴露组大鼠的海马脑片上,高频刺激(HFS,1 s, 100 Hz)诱导的LT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50μmol.L-1人参皂苷Rg1灌流20 min,HFS诱导的LTP幅度提高47.1%。结论人参皂苷Rg1能够提高基础的突触传递,并能部分修复铅损伤的HFS-LTP。
娄志义汪铭罗云云阮迪云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长时程增强海马
锂对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从齿状回长时程增强效应 (LTP)方面研究锂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细胞外记录离体海马脑片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结果锂可逆地增强EPSP的幅度。高频刺激 (10 0Hz ,1s)对照组大鼠海马穿通纤维 ,在海马齿状回 (DG)区记录的EPSP幅度会持续增高 ,可以诱导出明显的突触后LTP。若用 10mmol·L- 1锂处理大鼠海马脑片 ,则诱导的LTP幅度明显降低 ,但低浓度锂 (2 ,6mmol·L- 1)不影响LTP的幅度 ;10mmol·L- 1锂明显抑制海马脑片DG区的脉冲间隔 (IPI)为 5 0ms的双脉冲易化效应 (PPF) ,而低浓度锂 (2 ,6mmol·L- 1)处理则不影响PPF(IPI,5 0ms) ;在不同的细胞外钙浓度下 ,用 10mmol·L- 1锂处理过的海马脑片PPF受到的抑制程度不同。结论 锂可能通过突触前的机理来抑制海马DG区LTP的幅度 ,这种抑制效应与锂的临床治疗狂躁症及其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钟桂生阮迪云葛少宇汪铭陈聚涛
关键词:海马电位测定法长时程增强
牛磺酸、神经节苷脂和氨甲酰胆碱对铅引起的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急、慢性的铅暴露损伤了海马的突触可塑性,来用在位电生理的方法探讨牛磺酸、神经节苷脂对慢性铅暴露及氨甲酰胆碱对急性铅暴露引起的大鼠海马DG区长时程增强(LTP)和去增强效应(DP)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
汪铭佘加其朱大淼阮迪云
关键词:突触可塑性海马
文献传递
生理学三维动画的制作技巧及体会被引量:5
2016年
在分析三维动画技术优势基础上,结合生理学理论教学需要,介绍了利用3D Maya软件经由剧本创建、模型建立、材质灯光编辑、动画设计、图片渲染和后期合成优化等过程,先后完成有关呼吸和循环3D动画短片的技巧及特点。
陈沛郜鑫磊汪铭
关键词:MAYA三维动画生理学网络课件
研究型教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4
2018年
研究型教学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调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先进性、探索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非常适合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国科技大学在神经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引入到每个具体教学环节,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介绍领域研究现状与前沿热点问题;在实验课程教学中,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撰写文献综述、研究方案,PPT讲解和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实践表明,研究型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
汪铭陈聚涛杨昱鹏陈林张智宋晓元周江宁
关键词:生命科学研究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解学生对《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兴趣态度以及教学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实验内容、教师教学方法、助教、考核等方面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本次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在综合性大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共性。
陈聚涛孙红荣才源汪铭胡兵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学分
锂对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英文)
目的从齿状回长时程增强效应(LTP)方面研究锂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细胞外记录离体海马脑片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结果锂可逆地增强 EPSP 的幅度。高频刺激(100 Hz,1 s)对照组大鼠海马穿通纤维,在海...
钟桂生阮迪云葛少宇汪铭陈聚涛
关键词:海马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