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艳燕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疗效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合并糖尿病

机构

  • 6篇金华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毛艳燕
  • 5篇傅慎文
  • 4篇杨伊萍
  • 4篇胡宪清
  • 2篇钟鸣
  • 2篇唐彪
  • 1篇徐育红
  • 1篇付慎文
  • 1篇王月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临床观察
2014年
支架内再狭窄(ISR )是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的植入支架的冠状动脉阶段内在冠状动脉造影上显示其血管管腔内径再次出现狭窄(或管腔丢失)≥50%,可伴或不伴有相关临床症状、不良心血管事件(指死亡,心肌梗死,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的发生)[1],PCI术后出现ISR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至今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作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标志-尿微量白蛋白(MAU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对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 )密切关系,但是MAU对PCI术后出现ISR有多大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冠心病PCI术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患者MAU水平的分析,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程度与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毛艳燕傅慎文唐彪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包括多方面,目前认为男性、年龄、吸烟、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血糖、肥胖等为传统的危险因素[1]。红细胞宽度(RDW)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反映周围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其应用范围既往仅限于贫血分类的辅助指标。许多研究表明RDW升高与心力衰竭、冠心病[2,3]、急性心肌梗死(AMI)[4]、脑卒中[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7]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RDW与ACS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毛艳燕傅慎文徐育红唐彪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红细胞分布宽度预后低密度脂蛋白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升高
血清降钙素原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发生无复流的关系。方法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0例,根据PCI术中无复流发生情况分为无复流组和再灌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Syntax评分、发生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血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的相关因素。结果无复流组的年龄、糖尿病比例、白细胞计数、PCT、hs-CRP[(67.3±16.3)岁、37.2%、(11.7±3.8)109/L、(0.102±0.547)ng/ml、(38.6±6.21)mg/L]均高于再灌注组[(59.8±14.9)岁、26.2%(10.8±3.6)109/L、(0.042±0.026)ng/ml、(16.9±5.3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复流组Syntax评分[(24.7±9.1)分]高于再灌注组[(15.6±8.9)分],发生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357.4±189.7)min]长于再灌注组[(298.5±122.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发生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与直接PCI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有关(均P<0.05)。结论血清PCT增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相关。
杨伊萍傅慎文胡宪清钟鸣毛艳燕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抗血小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接受急诊PCI的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口服,后90 mg每日2次维持;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口服,后75 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及PCI术后24 h和72 h血常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PCI术后24 h和72 h CKMB和c Tn I水平均下降(P<0.05),替格瑞洛组PCI术后72 h c Tn I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替格瑞洛组慢血流及无复流发生率(7%)和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低于氯吡格雷组(17%,13%),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抗血小板治疗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杨伊萍傅慎文胡宪清钟鸣毛艳燕
关键词:心肌梗死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临床疗效
杨伊萍傅慎文胡宪清毛艳燕
姜黄素延缓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其机制的研究
周瑶瑶付慎文王月胡宪清杨伊萍毛艳燕
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建立稳定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2)研究姜黄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3)研究姜黄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1/m<sup>2</sup>巨噬...
关键词: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姜黄素药物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