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炳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疟疾
  • 8篇疫情
  • 5篇病例
  • 4篇输入性
  • 4篇鼠疫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疫情监测
  • 3篇云南不明原因...
  • 3篇输入性疟疾
  • 3篇鼠疫疫情
  • 3篇猝死
  • 3篇菌病
  • 3篇病例报告
  • 3篇病情
  • 3篇不明原因猝死
  • 3篇布病
  • 2篇疫情报告
  • 2篇疫情分析
  • 2篇中毒

机构

  • 21篇大理州疾病预...
  • 20篇云南省大理州...
  • 9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大理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大理学院附属...
  • 1篇大理州第二人...
  • 1篇云南省大理州...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巍山县畜牧局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40篇段炳华
  • 26篇柯春荣
  • 17篇罗剑龙
  • 13篇林灿松
  • 12篇陈白云
  • 11篇刘莹
  • 10篇李汝昌
  • 5篇杨林
  • 5篇刘秀琴
  • 5篇杨雨强
  • 4篇施照云
  • 3篇李鸿钧
  • 3篇张玉珠
  • 3篇黄文丽
  • 3篇杨丽宏
  • 3篇左丽娟
  • 2篇杨向东
  • 2篇张青
  • 2篇何社吉
  • 2篇赵溯

传媒

  • 8篇中国媒介生物...
  • 8篇寄生虫病与感...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卫生软科学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国外医学(医...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按蚊成蚊检索图》的绘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基层提供快捷方便的按蚊成蚊检索工具。方法以第3版《疟疾防治手册》按蚊成蚊检索表为依据,分组、分级绘制成《中国按蚊成蚊检索图》。结果根据《中国按蚊成蚊检索图》,最终可快捷地检索到每一种中国按蚊成蚊。结论该图具有简洁、易懂、使用方便的优点,适用于现场中国按蚊成蚊检索。
刘秀琴柯春荣何社吉陈白云段炳华王庆新王云端
关键词:成蚊
疟疾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使用结果评价被引量:1
2004年
疟疾的确诊靠实验室诊断,其中适用于基层卫生机构或野外,并能快速简便筛查,WHO推荐采用免疫层析检测法.2003年我们在大理州首次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下称胶金法)开展了疟疾检测,并与镜检法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柯春荣李汝昌段炳华陈白云张玉珠罗剑龙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疟疾抗原灵敏度
贩羊所致输入性布病疫情调查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总结一起布鲁菌病(布病)疫情调查处置经验,以便以后更妥当地处置布病等人兽共患病疫情。方法描述调查、处置的过程,对所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处置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处置该起疫情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结果大理州医院报告1例疑似布病,经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核实为1例急性布病。患者为宾川县东水田自然村人,发病前未到过布病疫区,该地历史上未发生过人间布病疫情。患者邻居贩卖羊已20多年(其中有来自布病疫区的羊),且将暂时不能贩卖出去的羊群关入患者家的畜圈中。采患者所在村人血201人份,检出布病抗体阳性1份,无相应临床表现,为隐性感染者;采牛血3份,未检出阳性;采羊血50份,检出阳性9份。在处置疫情捕杀病羊群过程中,捕杀工作及时进行,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结果该疫情为贩羊引起的输入性布病,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动物流动频繁,使布病等人兽共患病在非疫区发生的风险增加,应加强监测和检疫;处置布病等人兽共患病,政府重视、部门联动甚为重要;每年调整捕杀动物补偿标准,并予公布,将有利于布病等人兽共患病疫情的快速处置。
柯春荣陈宝杰杨向东马顺高段炳华杨幸普玉梅于彬彬沈翠梅李志强杨冰心
关键词:输入性布病疫情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潜伏期初探被引量:4
2011年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是30多年来发生在云南部分山区的、以猝死为主要表现的地方性疾病,虽然经过大量的研究,但至今仍然病因未明,因而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成为云南省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柯春荣陈白云黄文丽张灿钟赵溯段炳华李鸿钧林灿松
关键词:潜伏期病因研究
大理州7015例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大理州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流行病学分布、生活状态、就医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制定精神卫生防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纳入国家管理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和整理,导出信息并用EXCEL 2003及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12年9月,全州共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7015例,男:女为1.37:1,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506796,P<0.05);年龄主要分布在18~44岁组和45~59岁组,占总患者数的78.71%,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20.1%;职业中农民占84.15%;经济状况,在当地贫困线以下占了77.16%;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占75.71%;曾经住院的患者1563例,占22.28%;有2863人无危险行为评估资料,占40.81%,评估中三级以上的占9.05%;全州平均检出率为1.99‰。[结论]大理州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18~59岁,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较高,分类以精神分裂症为主,住院治疗率低,只占五分之一;全州平均检出率低且不均衡。今后需从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加强各级防治网络建设;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等方面增加投入,整合资源,部门联动。
施照云李汝昌杨雨强段炳华张溪王彦兵曹占南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2014年云南省大理州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利用我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年度报告数据分析2014年云南省大理州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卫生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描述居民死亡水平;以潜在减寿年数(PYLL)描述疾病生命损失。结果 2014年大理州共报告死亡个案20 989例,居民死亡率为585.83/10万(标化死亡率601.08/10万),男性死亡率(685.49/10万)高于女性(521.25/10万)(χ2=383.56,P<0.001);三大类疾病死亡构成依次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82.11%)、损伤和中毒(11.36%)、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6.53%);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89.00%;全人群PYLL前5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男性前5位PYLL与全人群一致;女性顺位第1位为循环系统疾病、第2位为肿瘤、第3位为损伤和中毒;全人群期望寿命77.08岁,其中男性74.46岁,女性79.94岁。去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将增加6.24、3.08、1.68和1.56岁。结论大理州居民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是青壮年减少寿命的主要原因,各年龄组主要死因有差异,应针对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杨雨强左丽娟段炳华洪汝丹施照云杨丽宏陈玲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
被驱逐的输入性疟疾一例报告
2005年
柯春荣李汝昌张玉珠段炳华罗剑龙李凤芬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高速公路疾病预防疟疾病
云南省洱源县温泉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了解洱源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及改水降氟效果,为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8 ̄12岁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饮水氟、儿童尿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结果在调查的26个自然村中,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44.6%,儿童尿氟中位数为1.0mg/L,温泉水平均含氟5.18mg/L。结论洱源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改水降氟的防病措施。
王安伟叶枫黄宁波段炳华李汝昌李桂科李怀玉李汝雄杨灿珠赵鲜艳段学英
关键词:尿氟氟斑牙改水降氟病情地方性氟中毒防病措施
云南省鹤庆县一起不明原因猝死事件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及病理学特征,为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因探讨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事件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死者家属及村民包括心电图在内的健康体检;采集死者家属及村民血清,标本采集后及时送大理州人民医院,作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等指标检测;对符合尸体解剖取材条件的病例进行尸体解剖取材;收集同发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住院治疗期间的所有资料并对所有资料进行认真、客观、系统的分析。结果本次事件发生在云南不明原因猝死流行的高发季节(8月),20 h之内7口之家猝死4人,有家庭聚集现象,猝死者均为青壮年农民,女性多于男性(3/1),死前均无特殊临床表现和不适,从发病到死亡仅几分钟时间,死前1个月内死者家庭无特殊饮食史;对家属及村民的健康检查中,42例自诉有头昏、胸闷、乏力,均给予了治疗;对村民做了4次心电图检查,4次结果变化比较明显,第2天改变率为最高(77.27%),其次是第1天(69.57%),第3天(58.82%),最低是第15天(35.71%);改变项目较多的是ST-T异常、QT间期延长、频发室性早搏等;血清结果,死者家属中1例心肌酶5项均轻度升高,1例心肌酶3项和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病理结果,3例均有淋巴细胞性心肌炎,2例出现急性肺水肿,房室结动脉内膜偏心性纤维性增厚致管腔狭窄、卵圆孔未闭各占1例。同发病例于8月5日下午18时在死者家帮忙时突然晕厥倒地,21时40分送往县医院住院治疗,生命体征平稳,8月13日出院。结论本次事件符合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例定义的诊断标准,按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卫生应急处置及时上报。
杨林赵溯王跃兵李灿彪段炳华陆步来赵红马琳董毅唐雪习严梅施国庆黄文丽曾光
关键词: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猝死病例
云南省鹤庆县首次在活鼠间发现鼠疫流行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通过对宿主动物及指示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明鹤庆县是否存在鼠间鼠疫流行。方法采用入户检诊检疫,搜寻自死鼠,同时笼捕法捕鼠;相应材料分别进行F1抗原抗体检测及细菌学检验。结果 (1)调查期间未发现自死鼠及疑似病人;(2)共捕获354只鼠,以大绒鼠(257只)及齐氏姬鼠(29只)为主;共分离鼠体蚤242匹,以方叶栉眼蚤(181匹)及特新蚤指名亚种(27匹)为主;(3)捕获鼠均为肉眼观察健康活鼠;(4)所得92份狗血清及4份鼠血清F1抗体检测阴性;(5)共分离鼠疫菌10株,其中大绒鼠6株、齐氏姬鼠1株、方叶栉眼蚤1株及特新蚤指名亚种2株。结论证实鹤庆县在活鼠间发生鼠疫流行,初步认为大绒鼠、齐氏姬鼠为主要宿主,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活鼠间的鼠疫流行是新发现的鼠疫流行形式。
郭英段炳华洪梅郭新芝赵桂华段存娟张海鹏石丽媛丁奕博梁云黄文丽王鹏
关键词:鼠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