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榕
- 作品数:1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拒绝媚俗——《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识
- 2004年
- 《生死场》中强烈的女性意识最明显地表达着萧红拒绝媚俗的写作,她描写女人躯体遭受虐待、刑罚以及世界对女人命运所持的冷漠。她的写作思考,表达着这个世界所拒绝正视的真实。
- 段榕
- 关键词:媚俗躯体
- 略论悠闲生活和日常生活审美之差异
- 2010年
- 传统社会悠闲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同的。摆脱了物欲羁绊的感官感觉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是存在的诗意与自由,所以悠闲生活是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强调身体对欲望的体验,注重感官的享乐,是一种反美学的生活;悠闲生活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同的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享受自然山水追求自由自在的悠闲生活,是封建士大夫为逃避现实而营造的幻想,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追求的格调,其实维护的是中产阶级的利益。
- 段榕
-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意识形态格调
- 《京华烟云》:风雅的趣味,无法承载现实
- 2016年
- 林语堂认为风雅的趣味是适合尘世的生活方式,但风雅的趣味对女性而言,不仅意味着优雅的生活,也意味着被男性意识形态塑造,最终成为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风雅的趣味对人生而言,并不必然意味着自由与幸福;风雅的趣味对帝国而言,并不意味着美丽的中国,因为按照东方学的视角展示的帝国形象并不是真实的中国。风雅的趣味无法承载现实。
- 段榕
- 关键词:《京华烟云》意识形态东方学
- 金枝的困惑——兼评胡风《读后记》的阅读立场
- 2008年
- 《生死场》中,被城里的独身汉强奸的金枝回到她的故乡,却没有人关心她的不高兴的情绪。金枝想要出家,尼庵已没有人在,金枝徘徊在尼庵前。而在胡风对《生死场》的解读中,金枝的人生困境被他一语带过。原因有二:他的问题式阻止他去看他所看到的,拘囿于他的男性意识形态视角,他认为只有战斗,金枝的困境才可以得到解决;他没有意识到金枝的困境在更深的层次上暴露出《生死场》中的人们根本没有对人性的怜悯之情,缺乏生命的悲剧意识。
- 段榕
- 关键词:生死场金枝问题式
- 萧红论
- 独立不羁的萧红,是一个既能传达时代的律动,又能卓尔不群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作家.浸润在时代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她的作品是北方人民对生的坚强死的挣扎的略图试描写 ,表达出作者的世俗关怀和社会良知.做为一个女性作家,以身体经验的...
- 段榕
- 关键词: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俗女性意识诗化小说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无声之晴雯——晴雯不能为自己所受冤屈辨解的原因分析
- 2013年
- 王夫人认定晴雯是狐狸精,面对这样严重的指控,晴雯不可能为自己辩解,因为她的主体意识被男性意识形态塑造和控制着,如斯皮瓦克所说属下主体不可以说话。宝玉探望晴雯,晴雯说出了自己的不服不平,但宝玉沉默以对,晴雯说出的话得不到回应,确如斯皮瓦克所说无人聆听或阅读女性的属下。
- 段榕
- 关键词:斯皮瓦克晴雯
- 萧红论
- 独立不羁的萧红,是一个既能传达时代的律动,又能卓尔不群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作家.浸润在时代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她的作品是北方人民对生的坚强死的挣扎的略图试描写 ,表达出作者的世俗关怀和社会良知.做为一个女性作家,以身体经验的...
- 段榕
- 关键词: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俗女性意识诗化小说
- 萧红的盲目——以症候阅读法阅读萧红小说《弃儿》
- 2009年
- 以阿尔都塞的症侯阅读法对《弃儿》进行症候阅读,芹的新女性形象是大可质疑的。首先,芹的新女性形象是一个假象,只是以此掩饰她不堪的历史,以及为了满足男人的期待,她的言行缺乏主体意识的觉醒;再次,这个新女性形象是一个精神分裂者,无论她是斗士还是圣母,她遵行的都是外界对她的期待,她不是按照内心真实的感受为人处事,她真实自我被藏起,言行与想法的脱节使她的个性处在分裂中。被症候阅读法揭出的性政治中的女性真实处境作者萧红没有看到,她对真相是盲目的,她的总问题领域制约了她的目光,无法认识女性神话的意识形态本质。
- 段榕
- 关键词:阿尔都塞新女性形象女性神话
- 茶文化与《红楼梦》
- 2010年
- 段榕章文艳
- 关键词:《红楼梦》茶文化茶道养身品茗品味
- 灵魂在刀锋之上行走——阅读《鸠摩罗什》
- 2006年
- 不同于儒家文化制约着的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海派作家施蛰存的《鸠摩罗什》致力用无意识理论来观照人生,解剖人性的沧桑。
- 段榕罗燕
- 关键词:海派文学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