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红
- 作品数:39 被引量:3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近交系NJS小鼠红细胞变形能力及其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
- 1998年
- 本文观察近交系NJS小鼠红细胞变形能力及其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以DXC—300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测定小鼠的红细胞变形指数(EFI),同时以日立7150型血液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固醇(CHO)含量,并以C57BL/6J正常小鼠作对照。结果表明:NJS/小鼠EFI(0.29±0.06)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0.20±0.10,P<0.01),小鼠EFI与CHO水平呈正相关(r=0.785,P<0.01)。提示:红细胞变形能力受损可能在高胆固醇血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董政军孙敬方潘震寰尹秋霞樊红
- 关键词:红细胞变形能力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
- 24h血糖、血液流变学及血压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对38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血糖、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聚集及血压进行了昼夜24小时生物周期变化的观察,发现两组的血糖、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聚集指标呈现4时高峰值,而血压4时为低峰值的同步性24小时周期节律变化。脑梗塞发病时间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 沈君郭述苏陈同慧樊红任旭东
- 关键词:脑梗塞血糖血液流变学血压
- 全文增补中
- 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4
- 1994年
- 我们对21例食管贲门癌(研究组)开胸手术的男性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取25例健康人与研究组术前比较。结果表明:研究组血粘度高于对照组(P<0.001),术前显著低于术后即刻和术后1天(P<0.01),血粘度升高可能是食管贲门癌治疗效果差的原因之一,术后血粘度升高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为此,老年患者应重视围手术期处理,血粘度升高者,手术前后应采取降低血粘度的措施,尤其是术后2天内尽量少用增加血粘度的胶体液,防止血粘度过高引起的心脏并发症。
- 卢兆桐刘桂兰朱荣樊红于金萍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胃肿瘤
- 脑出血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7年
- 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检测了脑出血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溶酶体膜糖蛋白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结果:血小板三种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急性期显著增高(P<0.01),恢复期虽较急性期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血小板粘附率和最大聚集率的变化规律与膜糖蛋白相似。提示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也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也呈活跃态势。说明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应根据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可适当给予抗血小板活化治疗。
- 尚明谦樊红王和德曹霞郭述苏
- 关键词:脑出血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流式细胞术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血小板膜磷脂各组分被引量:1
- 1997年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血小板膜磷脂各组分进行测定。选用Spherisorb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85%磷酸=100∶10∶1.8,波长203nm。4分钟内完全分离膜的四种磷脂组分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鞘磷脂,最低检出限为1mg/L,至少在4~2000mg/L范围内标准品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线性关系,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鞘磷脂的回收率分别为98.1±2.3%、99.8±0.7%、99.4±1.8%、90.6±2.2%。
- 马焕文郭述苏樊红于金萍杨霞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
- 急性脑梗塞患者白细胞流变学与球结膜微循环对比观察
- 1993年
-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急性脑梗塞时,血液流变学以何种因素的异常程度影响最大,各家的报道不一,白细胞在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也已引起重视。本文对3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组的白细胞流变学及其他流变学有关指标的球结膜微循环进行了对比研究。
- 许荣家樊红刘丽陈春富曹霞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白细胞流变学球结膜微循环脑血管病
- 缺血性中风红细胞膜唾液酸与膜微粘度的研究
- 1993年
- 本文通过检测53例脑梗塞、20例健康对照者红细胞膜唾液酸及膜微粘度,发现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唾液酸显著低于对照组,红细胞膜微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膜唾液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提示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变化对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 冷贵生郭述苏于金萍樊红刘丽
- 关键词:中风膜微粘度唾液酸
- 急性脑梗塞患者白细胞流变学与球结膜微循环对比研究
- 1994年
- 急性脑梗塞患者白细胞流变学与球结膜微循环对比研究许荣家,樊红,刘丽,陈春富,曹霞资料:患者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2岁。病程1周内,均由CT证实为脑梗塞。对照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龄56.7岁。均无心、脑、血管病变、糖...
- 许荣家樊红刘丽陈春富曹霞
- 关键词:球结膜微循环白细胞流变学微循环改变白细胞滤过白细胞变形能力
- 黄芪对大鼠脑缺血血脑屏障及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02
- 1998年
- 利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和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两种动物模型,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后再灌流期间血脑屏障及脑血流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相应对照组比较,不论是全脑缺血还是局灶性脑缺血1h后再灌流3d,应用黄芪的各组动物脑水肿明显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大脑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提示黄芪对脑缺血后脑水肿、血脑屏障。
- 陈春富郭述苏冯林樊红王和德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流损伤血脑屏障脑血流
- 急性脑梗塞患者白细胞流变性观察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用核孔膜滤过法,对4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和30例健康查体者的白细胞流变学及其他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病人组较对照组白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极明显,提示白细胞流变性异常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其他流变学指标也不同程度的参与或影响脑梗塞的发生发展。本文白细胞变形能力除用滤过堵塞的粒子浓度和变形指数表示外,尚用红白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差值表示,这样可排除红细胞的干扰,真实反映白细胞变形能力。
- 许荣家樊红刘丽陈春富常高峰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白细胞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