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大明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道
  • 3篇胆囊
  • 3篇结石
  • 2篇胆道镜
  • 2篇胰腺
  • 2篇十二指肠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切除术后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 1篇胆道结石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管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切除

机构

  • 8篇重庆市第三人...

作者

  • 8篇樊大明
  • 2篇陈圣开
  • 2篇黄书明
  • 2篇张涛
  • 2篇李剑波
  • 1篇汪涛
  • 1篇何世举
  • 1篇黎光荣

传媒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OS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与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观察两组的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率、术后残石率。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残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AOSC患者具有创伤小、愈合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等优点。
黄书明陈圣开樊大明张涛李剑波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
胆囊癌伴胆囊结石35例临床体会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寻找预防胆囊癌发生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胆囊癌,其中35例胆囊癌伴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为37.1%(13/35),3例作单纯胆囊切除,10例作超越胆囊的切除手术及周围淋巴结清扫。22例因癌肿广泛转移和浸润而未能病灶全切除,作减瘤手术、胆道引流(内外引流)手术、消化道通畅手术;肿瘤切除13例中存活1年以上4例,2年以上2例,3年以上1例。其余平均存活时间7个月(1~11个月)。结论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中晚期疗效差,胆囊结石患者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以减少胆囊癌发生。
樊大明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结石
胆道镜联合术中胆道造影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被引量:4
2004年
樊大明
关键词:胆道镜胆道造影胆总管结石
晚期胰头癌无水乙醇注射加内脏大神经切断术疗效观察
2003年
樊大明黎光荣
关键词:胰腺肿瘤病灶内注射内脏神经乙醇
三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三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分析。方法:选择从1999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外胆道结石患者3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三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290例患者成功接受手术,其中先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造影/切开术(ERCP/EST),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先ERCP/EST后LC组)103例,先行LC,然后行ERCP/EST(先LC后ERCP/EST组)73例,同时行LC和ERCP/EST(LC与ERCP/EST同时组)114例。分析患者整体手术情况,对比各组手术相关指标、结石取出情况及并发症。结果:300例患者中,10例因结石过大、缩窄乳头炎、出血及怀疑胆囊癌因素中转开腹。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功取出结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三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不同手术顺序的三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临床疗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均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黄书明陈圣开樊大明张涛李剑波
关键词:肝外胆道结石预后情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患者早期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恢复的关系的差别,评价早期将血清白蛋白达到合理水平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7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第1~3天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 20例,为I组,其余27例为II组。I组肛门排气时间为(72.6±4.6)h,II组肛门排气时间为(92.3±6.6)h,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I组少于II组(P<0.0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保持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樊大明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清白蛋白水平
老年急性胰腺炎85例诊治体会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救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 85例病历资料。结果  (1) 85例中轻型老年急性胰腺炎 74例次 ,重症型 11例次。 (2 )本组有胆系结石患者占 37.6 % (32例 ) ,仅有胆囊炎而无明确胆系结石患者占 11.8% (10例 ) ,1例复发急性胰腺炎有胆总管结石 ;16例已行胆囊切除。 (3)发病前有进食高脂饮食者占 2 7.1% (2 3例 )。 (4)肝功能检查 :81例肝酶谱及胆红素升高 ,33例白蛋白降低 ,其中 16例低于 30g/L。 (5 ) 1例死于MOF。结论 老年急性胰腺炎症状表现不典型 ;胆系疾患包括不易被发现的胆系泥沙样结石是其常见的致病原因 ,尤其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 ,高脂饮食或进食过饱是常见的诱因 ,病程中易发生低白蛋白血症、肝酶谱及胆红素异常。
樊大明
关键词:胰腺炎老年
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与预防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 将我院近 2 0年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病人 3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残余胆囊伴结石 8例 ,残余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1 1例 ,单纯胆总管结石 1 0例 ,残余胆囊伴胆总管结石 2例 ,胆道狭窄 6例 ,肝门完全梗阻 1例 ;B超检查 30例 ,ERCP检查 1 8例 ,PTC检查 1例 ;行残余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 1 3例 ,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术 6例 ,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ST) 4例。行胆道狭窄整形、内衬T管引流术 3例 ,行胆肠Roux Y吻合术、吻合口内衬外引流术 3例 ,行肝门梗阻胆道穿通置管经十二指肠乳头内引流术 1例。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原因复杂 ,首选B超检查 ,必要时ERCP检查以及其它检查助诊 ;根据不同梗阻性黄疸原因采用相应手术方式治疗 ;强调做好胆囊切除术的重要性。
樊大明汪涛何世举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