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超
- 作品数:42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腰椎融合术后邻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55~83(65.7±7.4)岁;单节段融合27例,双节段融合6例;运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51~78(64.8±7.8)岁;单节段融合25例,双节段融合6例;运用开放融合翻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4例患者均获得至少2年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2.4±0.5)年,对照组随访时间(2.6±0.7)年。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透视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腰痛、下肢痛VAS和ODI在末次随访时和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术后1、3个月ODI均较对照组有优势(P<0.05),而两组间下肢痛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再次开放融合翻修术相比,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疼痛和功能改善的优点,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其中远期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楼超俞伟杨陈剑何登伟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脊柱融合术
-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脊柱外科穿刺定位装置
-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脊柱外科穿刺定位装置,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固定架的竖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板右侧壁上的滑槽内;调节箱外底部的前后两侧滑动设置在固定架的横板上;角度调节机构设置于调节箱的内部;转动板与角度调节机构连接;驱...
- 俞伟杨楼超陈振中黄文君
- 绝经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一项基于1566位女性和1382位男性的MRI研究
- 目的:本研究借助基于MRI的8级椎间盘退变评估系统分析各年龄段患者L1~S1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旨在重新并且进一步探讨绝经年限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因腰痛来我院...
- 楼超俞伟杨朱科军陈振中刘飞俊何登伟
- 关键词:绝经退变椎间盘腰椎
- 绝经年限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借助MRI评估不同绝经年限的健康绝经后妇女L1~S1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进而探讨绝经年限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因腰痛来我院门诊的患者,按纳入标准,最终筛选出846例健康妇...
- 楼超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女性患者病理机制绝经年限
- 一例环杓关节脱位致颈椎前路术后声音嘶哑
- 黄文君何登伟朱科军吴忠伟楼超
- PVP术后骨水泥弥散形式与伤椎再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骨水泥弥散形式被分为海绵型及团块型,然而目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仍存在争议。所以对现有骨水泥弥散形式作进一步的扩展是有意义的。本研究探索骨水泥弥散形式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PVP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相关性。
- 楼超俞伟杨朱科军刘飞俊何登伟
- 关键词:椎体成形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再骨折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不同分期的椎体裂隙征影像学特点
- 目的IVC是OVCF中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但其临床转归和治疗仍不明确。本研究分析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发展过程中裂隙征(IVC)影像学特征的变化,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
- 何登伟郑琳陈振中楼超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影像学特点
- 关节镜下可调节扩张器治疗肩关节后脱位伴关节盂骨缺损
- 2023年
- 肩关节后脱位伴关节盂骨缺损是导致肩关节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很可能会增加再次脱位的风险,导致肩部变得更加不稳定和慢性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脱位后关节盂骨缺损往往需行较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软组织修复对于伴大关节盂骨缺损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故通常需行骨重建。而将骨移植物顺利有效地输送至肩关节盂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因此,笔者设计关节镜可调扩张器作为一种新型手术工具,可以在不造成损伤的同时方便地将骨移植物送入关节腔,利用关节镜进行骨移植和固定来治疗肩关节后脱位伴关节盂骨缺损。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肩关节后脱位伴关节盂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关节镜下可调节扩张器修复该类损伤的效果。
- 楼超陆志剀林剑潘孝云
- 关键词:关节脱位骨移植肩关节镜扩张器
- 足内在肌的血供与肌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足内在肌的血供为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20侧,解剖并观察足内各动脉的起始部位,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尸体标本10具,解剖取下各足内在肌,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对X线影像进行分析处理,观察营养动脉在肌肉的分布、分型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结果 解剖发现的23块足内在肌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肌肉平均长度是(66.1±23.2) mm,肌纤维平均长度是(20.2±4.5) mm,每侧足部有63支肌支提供血液,平均每块足内在肌肉(3.2±0.8)支,平均直径(0.8±0.3) mm,供血区域面积的长、宽分别是(2.2±0.8)cm和(0.9±0.4) cm.同时发现有部分肌肉缺失.结论 ①足内在肌的血运丰富,肌支大小,行程不一,具备切取肌瓣或肌骨(膜)瓣的解剖学基础.②其中7块肌肉的主供血动脉粗大且恒定,易于解剖与取瓣,可供临床选用.
- 周鹏魏鹏梅劲崔怀瑞楼超唐茂林陈世新刘文悦
- 关键词:肌瓣
- 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
- 本发明属于康复锻炼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患者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收卷件,且支撑件顶部与患者腹部接触,且所述收卷件包括收卷部分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
- 俞伟杨楼超陈振中黄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