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瑞

作品数:30 被引量:167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梅毒
  • 5篇妊娠
  • 4篇性病
  • 4篇血清
  • 4篇妊娠梅毒
  • 4篇梅毒血清
  • 4篇艾滋病
  • 3篇娱乐场所
  • 3篇娱乐场所从业...
  • 3篇皮肤
  • 3篇紫外
  • 3篇紫外线
  • 3篇细胞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清固定
  • 2篇孕妇
  • 2篇皮肤瘙痒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机构

  • 26篇深圳市宝安区...
  • 5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深圳市宝安区...
  • 4篇黄石市妇幼保...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深圳市宝安中...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30篇梁瑞
  • 17篇张荣
  • 12篇黄志明
  • 9篇鲁东平
  • 7篇邓宝清
  • 6篇贾婕
  • 5篇范瑞强
  • 5篇李湘辉
  • 5篇周佳慧
  • 4篇邱勇龙
  • 4篇张伟莲
  • 4篇陈艳
  • 4篇梁冬梅
  • 4篇王芬
  • 3篇李海
  • 3篇罗荣华
  • 3篇魏少凤
  • 2篇钟慧红
  • 2篇张磊
  • 2篇林宝珠

传媒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广东省第五届...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梅毒在孕28周前后治疗对先天梅毒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将464例妊娠梅毒按孕28周前、28周后治疗和未治疗分为A、B、C组。研究3组间先天梅毒发病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结果:3组间先天梅毒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6.83,P〈0.01)。A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与未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0.14,P〈0.05)。A+B组足月产率、早产率与未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0.89,P〈0.01)。A+B组的正常新生儿率高于未治疗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低体重儿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低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8周前治疗比28周后治疗的效果更好。大多数妊娠梅毒患者为不明病期或晚期潜伏梅毒。
黄志明周佳慧罗荣华陈艳邓宝清梁瑞张荣
关键词:妊娠梅毒先天梅毒新生儿
1477例专科门诊患者性病检出情况分析
2009年
黄志明邓宝清姚晓芳梁瑞张荣李海邱勇龙
关键词:门诊患者检出情况分析慢性病防治院传播疾病艾滋病毒
妊娠梅毒TRUST滴度及产前干预对先天梅毒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确诊时TRUST滴度与产前抗梅毒治疗对先天梅毒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梅毒患者按其是否在妊娠期接受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A组)和未治疗组(B组),按确诊时TRUST滴度分层比较2组间先天梅毒发病率的差异。结果A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为1.95%,B组先天梅毒发病率为12.96%,两组间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4651,P=0.000)。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2的孕产妇没有生育先天梅毒儿。A组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的先天梅毒发病率3.70%(4/108),B组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的先天梅毒发病率23.70%(32/135),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017,P=0.000)。妊娠梅毒确诊时TRUST滴度≥1:4时,B组出现先天梅毒,且随着滴度的升高发病率大幅上升。结论母亲确诊时TRUST滴度的高低对梅毒垂直传播的发病率有重要的影响,可作为妊娠梅毒孕产妇选择妊娠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
黄志明周佳慧罗荣华张磊陈艳邓宝清梁瑞张荣黄俊新
关键词:妊娠梅毒先天梅毒发病率
1994~2005年深圳市宝安区梅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收集全区10个街道性病疫情报告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人口统计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深圳市宝安区1994~2005年梅毒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影响梅毒流行因素,为制订有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目前深圳市宝安区梅毒疫情正处在流行低增长阶段,仍为全省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20—29岁为多,占56%;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96.3%;已婚占66.5%;以非婚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6.4%。深圳市宝安区梅毒流行经历了低流行散发期和中流行高增长期后,目前进入中流行低增长期。根据本区特点,应采取在全社会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主动监测,进一步规范梅毒的诊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黄志明梁瑞周佳慧张荣钟慧红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
高龄高危BPH并尿潴留体外前列腺穿刺注射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BPH)伴尿潴留患者用体外穿刺前列腺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12例患者均采用经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注射治疗,治疗后梗阻明显改善,排尿通畅。随访3个月,再对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治疗前、后3个月的IPSS、QOL分别为(31.4±2.4)分、(10.8±1.4)分和(5.5±0.7)分、(1.3±1.1)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龄高危BPH并尿潴留患者进行体外前列腺穿刺注射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海李毅文张荣梁瑞邱勇龙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注射
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在妊娠梅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两组共84例确诊梅毒的孕妇分别给予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治疗后随访,比较其对妊娠梅毒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孕妇完成了治疗,显效共65例(占81.25%)。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两种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的效果无差异。
彭石潜张荣黄志明梁瑞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妊娠梅毒
深圳市宝安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认知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梁瑞黄志明邓宝清周佳慧钟慧红陈艳
关键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性病知识问卷调查
儿童二期梅毒1例被引量:1
2017年
报道儿童二期梅毒1例。患儿男,2岁9个月,因"掌跖红斑10天,肛周扁平湿疣5天"于2016年4月19日来我科就诊,查TRUST 1∶128,TPPA(+),19s-Ig M-TPPA(+),抗HIV抗体(-),予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65万U,每周1次,连续3周。1年后复查TRUST 1∶2,TPPA 1∶160。母乳传播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感染可能为本例患儿感染梅毒的途径。
邓宝清梁瑞黄志明
关键词:二期梅毒儿童
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价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本病与患者机体衰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患者45例,设对照组45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无明显副作用。
梁瑞范瑞强林宝珠
关键词:老年性皮肤瘙痒病
深圳市宝安区2008-2009年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病情况分析被引量:38
2011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病情况,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梅毒发病和流行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36853例首次产前保健的孕产妇进行免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试验结果呈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进行确认;其分娩的新生儿1个月内用TRUST,TPPA及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TPPA)进行检测;对孕妇及新生儿确诊试验结果呈阳性者进行规范治疗,电话随访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818例孕产妇确诊为妊娠梅毒,患病率为3.45‰;孕妇首次筛查时间多数在孕28周以前;潜伏期梅毒占多数;死胎、死产和自然流产112例,75例终止妊娠;失访117例;多数孕产妇及新生儿TRUST的滴度≤1∶4,12例新生儿血清19S-IgM-TPPA检测阳性;分娩的415例新生儿主要是先天梅毒疑似病例,12例为先天梅毒,阳性率为2.89%。结论早期梅毒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和科学管理妊娠梅毒是控制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
鲁东平王芬张荣李湘辉梁瑞
关键词:孕产妇新生儿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