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永柱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食源
  • 9篇食源性
  • 7篇食品
  • 5篇源性疾病
  • 5篇食源性疾病
  • 4篇食品安全
  • 4篇食源性致病菌
  • 3篇中毒
  • 2篇原体
  • 2篇中毒调查
  • 2篇沙门菌
  • 2篇食品卫生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食物中毒调查
  • 2篇市售
  • 2篇污染
  • 2篇监测分析
  • 2篇病原
  • 2篇病原体

机构

  • 18篇潍坊市疾病预...
  • 6篇潍坊市中医院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潍坊市卫生防...

作者

  • 20篇梁永柱
  • 15篇赵忠俊
  • 9篇王晓威
  • 8篇陈婕
  • 6篇张华涛
  • 2篇郝晓艳
  • 2篇张彦敏
  • 2篇张辉
  • 1篇李清平
  • 1篇官洪国
  • 1篇李建平
  • 1篇刘秀清
  • 1篇于明明
  • 1篇李亮
  • 1篇李亮
  • 1篇丁瑞英
  • 1篇孙子忠
  • 1篇夏素华
  • 1篇李成祥
  • 1篇王霞

传媒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预防医学论坛
  • 3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起食用鲜蚕蛹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被引量:1
2009年
于建乐梁永柱赵忠俊
关键词:中毒调查蚕蛹食用食物中毒事件
饮用窖水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免疫机能影响调查被引量:1
1997年
窖水是青州市西南山区的一种特殊蓄水方式,水来源于收集的自然降水,污染严重,水质很差.为了解窖水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免疫机能的影响,于1995年开展了此项调查.1 调查内容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窖水组选择长期饮用窖水的5~13岁儿童630人,其中男童350人,女童280人.对照组选择自然条件相近.经济、文化状况差别小,饮用井水的5~13岁儿童620人,其中男286人,女334人.1.2 调查内容 选择16个水窖.分别在丰水期、枯水期各检验水质1次.两组儿童同时检测身高、体重、呼吸差、脉搏、握力、血压、唾液溶菌酶、IgG、IgM、IgA.选择12岁儿童,每组60人进行智力测验.
张彦敏官洪国丁瑞英孙子忠梁永柱刘国兴任永福
关键词:饮用水儿童生长发育免疫机能
HACCP与GMP、ISO9000族质量保证体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赵忠俊梁永柱李清平
关键词:ISO9000族食品工业HACCPGMP食品安全性
潍坊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通过对2019年1月—2021年8月年潍坊市哨点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食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提理论依据。方法对潍坊市哨点医院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标本开展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检测,对患者中病原体的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型别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年共采集主动监测患者样本606份,检出阳性菌株129株,总阳性检出率为21.29%,其中,沙门氏菌为10.07%,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为4.62%,诺如病毒为6.60%。第二季度的病原体检出率较高(27.07%)。4~6岁组沙门氏菌和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36.11%、13.89%),<1岁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高(9.38%)。沙门氏菌的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氏菌(50.82%)。致泻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型别是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属(EAEC,46.43%)。诺如病毒主要是GⅡ型(95.00%)。结论沙门氏菌是潍坊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主要病原体,病原体的分布呈较明显的夏秋季高峰,相关部门应针对病原体的分布特征采取相适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陈婕张华涛赵忠俊梁永柱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
2016年潍坊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及季节相关性,为食源性疾病调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从潍坊市各大销售点采集样品210份,定性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毒力基因。结果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29.05%,创伤弧菌总检出率为5.24%(P<0.01);在不同采样季节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季度未检出,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为47.69%;创伤弧菌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为13.85%,且在不同采样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10份样品中分离得到61株副溶血性弧菌,11株创伤弧菌,其中1株副溶血性弧菌携带tdh基因。结论潍坊市市售动物性水产品受到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污染,且存在毒力株,有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
赵忠俊于明明王晓威肖林张康陈婕梁永柱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毒力基因
2016—2019年潍坊市生畜禽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监测分析潍坊市生畜禽肉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监管、改进措施制定依据。方法:采集2016—2019年潍坊市生畜禽肉样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相关规定对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194份样品中阳性样品45份,检出率23.20%。空肠弯曲菌的检出率最高,为9.28%,其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夏秋季节的样品阳性率高于冬春季节;农村样品的污染率高于城市。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的样品污染率均较高。结论:潍坊市生畜禽肉类样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较重,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强监督力度,确保肉类食品安全。
郝晓艳张辉赵忠俊王晓威梁永柱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
2018—2022年潍坊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2018—2022年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方法:2018—2022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对潍坊市城区及郊县学校的中小学生开展常见病监测。结果:2018—2022年潍坊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1.8%,高中生检出率最高,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龋患率为50.1%,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小学生检出率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郊县学生检出率高于城区学生;超重检出率为21.1%,肥胖检出率为19.2%,检出率均为小学生最高,男生高于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6%,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初中生检出率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郊县学生检出率高于城区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7.5%,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初中生检出率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郊县学生检出率高于城区学生。结论:潍坊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血压偏高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陈婕张华涛王霞梁永柱
关键词:常见病
2015-2019年潍坊市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对2015-2019年潍坊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特征分析,掌握全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其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01-01-2019-12-31潍坊市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监测数据,包括基本信息、事件发生时间和发生场所、引发因素类别和原因食品类别等。建立数据库并描述事件的分布特征,分析引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2015-2019年潍坊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34起,暴露8903人,发病1055人,事件起数、暴露和发病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事件报告起数最多为第三季度的141起(60.26%),其次为第二季度的41起(17.25%)。发生场所最多为家庭的144起(61.54%),其次为宾馆饭店的44起(18.80%)。原因食品中最多为植物类的89起(38.03%),其次为动物类的74起(31.62%)。45.30%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诱发原因不明,可查到的原因中加工不当(16.24%)和误食误用(13.25%)为主要因素。结论潍坊市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第三季度较多,家庭为主要发生场所,植物类为主要原因食品,引发因素以不明原因为主。应逐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的报告机制,建立有效的预警、监测和监管机制,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的敏感性。
陈婕张华涛赵忠俊梁永柱金丽君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
潍坊市2011-2017年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7年采集样品1 681份,按GB 4789.4定性检测沙门菌并鉴定分型。结果沙门菌总检出率为7.26%;生禽肉沙门菌检出率为13.53%,不同种类食品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性食品沙门菌检出率为10.75%,不同食物种类来源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地点的食品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血清型主要为印第安纳沙门菌。结论潍坊市部分食品存在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存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风险隐患。
赵忠俊王晓威梁永柱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
潍坊市肉鸡孵化养殖和屠宰销售环节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
2015年
目的了解肉鸡孵化、养殖、屠宰、配送及销售等环节的沙门菌污染状况,对与肉鸡沙门菌污染有关的季节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由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采集肉鸡孵化场、养殖场、屠宰场、配送及销售场所等4个肉鸡生产环节的产品样本和环境样本,按照GB 4789.4-2010和《2012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分离及鉴定分型。结果检测16种1 123份样品,共检出沙门菌142株,总检出率为12.64%。检出的阳性菌株分布于沙门菌7个血清型,以印第安纳沙门菌为主(占57.04%);产品样本检出率较环境样本高;四个季度中,以第三季度沙门菌检出率最高(17.81%)(P<0.01);四个环节中,以屠宰环节沙门菌检出率最高(15.74%)(P<0.05)。结论潍坊市肉鸡生产存在沙门菌污染,沙门菌血清型主要是印第安纳沙门菌,沙门菌污染与季节有一定关系,以第三季度最为明显。
赵忠俊管益涛梁永柱刘德辉王晓威李建平
关键词:沙门菌肉鸡污染状况血清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