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星群
- 作品数:57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窒息新生儿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PLT)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情况,为TPO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儿及对照组的TPO水平,以及新生儿窒息患儿恢复期的TPO水平。结果 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急性期TPO130±30(pg/L),PLT180±50(10Eq/L),PCT0.16±0.08(%),MPV7.5±1.0(F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恢复期TP0112±24(Pg/L),PLT230±50(10Eq/L),PCT0.18±0.08(%),MPV8.5±0.5(F1)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新生儿轻度窒息患儿急性期,恢复期限TP0,LPT,PCT,MPV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血小板生成素显著升高,短期内不能恢复,可能与血小板破坏及造血功能不良有关。
- 李晖梁星群等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新生儿窒息放射免疫法血小板破坏
- 川畸病合并肺部损害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川畸病 (KD )合并肺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住院的 3 3例KD患儿通过病史收集、体格检查、X线胸片检查等了解其肺部损害的情况。结果 :3 3例KD患儿有 17例出现肺部损害的X线表现 (5 4 6% ) ,临床表现有咳嗽、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有或无干湿性罗音等 ,其血小板数目高于无肺部损害的KD患儿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KD患儿应注意有无出现肺部损害的并发症 ,对不典型KD患儿尽早作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损害的表现 ,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减轻其冠状动脉的损害。
- 吕兴蔡定邦梁星群崔泽敏
- 关键词:川畸病肺部损害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 儿童哮喘综合治疗管理与心理影响研究被引量:18
- 2001年
- 对60例哮喘患儿采用WHO全球哮喘防治策略,使用持续倍氯米松加间断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峰流速仪肺功能监测、检测及避免触发因素、社会教育管理、心理干预等综合疗法,跟踪观察1年。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8.3%,住院率、急诊率、因病缺课率均下降,患儿和家长对治疗疾病信心增强,心理障碍改善,学习成绩进步,生活质量提高。
- 吕波梁星群
- 关键词:儿童哮喘心理影响
- 窒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和 40例正常新生儿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甲状腺激素 ,即游离T3 、T4(FT3 、FT4)及TSH值 ,并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窒息新生儿FT3 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t=3 90 9,P <0 0 0 1) ,且以重度窒息组更甚 ,FT4及TSH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窒息患儿血中FT3 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 ,重度窒息患儿血中FT3 更低 ,提示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可作为窒息新生儿病情判断 ,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一项参考指标。
- 汤鸣梁星群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甲状腺激素预后放射免疫法
- 新生儿呼吸衰竭时氧交换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时氧交换指标动态监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呼吸机治疗的12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予行血气、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呼吸指数等指标的动态监测,并根据其病情分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轻度呼吸衰竭组与重度呼吸衰竭组两组间各项氧交换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组治疗前与治疗24h后的氧交换指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死亡组治疗前与治疗24h后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氧交换指标对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评估,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 汤鸣梁星群乔萍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
- 新生儿窒息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0年
- 汤鸣梁星群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清Β2微球蛋白
-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变化
- 2006年
- 目的了解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PLT)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变化,为TPO在新生儿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DIC新生儿及35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DIC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的TPO水平。结果新生儿DIC急性期PLT(75±20)×109/L,MPV(6.0±1.5)fL,PCT(0.14±0.06)%,TPO(280±55)p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恢复期PLT(140±50)×109/L,MPV(8.5±0.5)fL,PCT(0.20±0.04)%,TPO(180±45)pg/L,与急性期比较PLT、MPV、PCT升高,TPO下降,差异显著,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仍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新生儿DIC TPO显著升高,短期内不能恢复正常,与PLT破坏及造血功能不良有关。
- 李晖梁星群刘志华吕兴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合并症及相应防治措施,减少早产儿机械通气合并症的发生。方法分析1999年7月-2002年6月NICU24例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合并症,并与20例足月儿机械通气的患儿进行对照。结果早产儿机械通气合并症较足月儿多(P<0.05),依次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心力衰竭、气道梗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气漏。结论以上合并症是导致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机械通气的成功率,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 乔萍严越秀梁星群
- 关键词:早产儿足月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
- 经导管国产镍钛记忆金属堵闭器关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2例
- 2002年
- 吕兴蔡定邦崔泽敏文忠梁星群苏建平丁辉
- 关键词: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病例报告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阴离子间隙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阴离子间隙 (A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15 0例HIE新生儿和 7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气及血清电解质 ,计算AG值及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HIE患儿 139例存在酸碱紊乱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91例 ,HIE新生儿组AG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以重度HIE组更甚。结论 HIE患儿常存在酸碱紊乱 ,对HIE患儿应密切监测血气及血清电解质变化 ,并计算AG值 ,及早发现和尽快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 。
- 汤鸣梁星群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阴离子间隙酸碱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