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兴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鼻炎
  • 3篇突发性耳聋
  • 3篇过敏性鼻
  • 3篇过敏性鼻炎
  • 3篇耳聋
  • 3篇发性耳聋
  • 2篇低温等离子
  • 2篇电磁
  • 2篇电磁波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听力
  • 2篇血浆
  • 2篇药物治疗
  • 2篇药物治疗突发...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细胞
  • 2篇联合筛查
  • 2篇疗效
  • 2篇内镜

机构

  • 13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梁兴明
  • 10篇何玮
  • 9篇胡敏
  • 6篇赵世杰
  • 5篇林华国
  • 5篇唐军
  • 5篇蓝英
  • 4篇郭广威
  • 4篇陈龙
  • 2篇冼莉
  • 2篇苏艳
  • 1篇胡敏
  • 1篇刘正武
  • 1篇何玮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华夏医学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声频共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方法将90例(9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51耳)采用声频共振+药物治疗,对照组42例(44耳)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频共振+药物与高压氧+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均取得较好疗效,但声频共振+药物疗法能更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何玮胡敏郭广威梁兴明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声频共振内皮素高压氧
超声波加中低频生物电磁波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波加中低频生物电磁波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3例(135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并观察其疗效及ET-1和CGRP的变化。结果:超声波加中低频生物电磁波组及高压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与超声波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高压氧组和超声波组血浆ET-1和CGRP含量在治疗前后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频共振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前庭、半规管及耳蜗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有效率。血浆ET-1和CGRP的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的预后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胡敏郭广威何玮梁兴明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血浆ET-1CGRP
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2021年
分析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选择76例患者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A、B组,每组均为38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析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治疗之后,A组疗效明显更优(P<0.05);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3个月,A组复发概率为2.63%,B组复发概率为31.58%,明显高于A组(P<0.05);调查分析患者生活质量,在接受治疗之前,A组、B组评分无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之后,A组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梁兴明赵世杰蓝英胡敏
关键词:内镜鼓膜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进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对照组(62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并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粘膜修复时间,术后2、6个月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鼻塞程度差异。结果组内治疗前后鼻塞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在治疗前后鼻塞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在术腔清洁,粘膜转归,上皮化阶段有差别,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低温等离子治疗下鼻甲肥大疗效确切,具有微创,高效,出血少,保护粘膜功能,术腔恢复快等特点。
何玮胡敏梁兴明郭广威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肥厚性鼻炎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大出血抢救1例
2015年
鼻咽部放疗后大出血是鼻咽癌晚期,尤其是复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病死原因,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侵犯血管以及大剂量放疗对鼻咽部组织损伤所致,发病特点为迅速、反复、出血量大,不易控制,如果观察、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在极短时间内死亡。我科于2014年10月收治1例鼻咽癌复发患者,入院第2天出现大出血,经过一系列止血、扩容、输血治疗后出血停止。现将该次抢救病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梁兴明
关键词:鼻咽癌放化疗出血抢救
钛合金人工听骨在听骨链重建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钛合金人工听小骨在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听骨链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行中耳炎手术治疗并接受钛合金人工听小骨植入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术前与术后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32例(耳)术后6个月内,复查鼓膜修补后均愈合良好,外耳道宽敞,保持原有的外耳道形态,外耳道后壁未见塌陷。32耳术前气导听阈56~82(55.5±10.3)dB,术后36~55(30.6±7.4)dB;术前气骨导差28~62(39.3±7.8)dB,术后15~32(24.6±4.5)dB。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的气导听阈及气导骨差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治疗中,将钛合金人工听骨应用于听骨链重建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何玮刘正武胡敏梁兴明赵世杰唐军
关键词:胆脂瘤型中耳炎听力重建
超声波加中低频生物电磁波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胡敏郭广威何玮梁兴明林华国陈龙冼莉苏艳莫先丽
该研究拟采用调制的超声波加中低频生物电磁波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通过评估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新的思路和效果较好、安全、经济治疗方法。项目考核指标: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变化、经颅脑血管多普勒颅底动脉血...
关键词: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药物治疗超声波治疗
鼻腔填塞联合低温等离子刀止血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传统鼻腔填塞联合低温等离子刀止血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52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联合低温等离子刀止血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观察对比两组治疗第2天、第3天和第4天拔除鼻腔填塞物后有无再次出血。结果治疗第2天后拔除鼻腔填塞物,观察组13例(10.32%)再次出血,对照组34例(26.98%)再次出血;治疗第3天后拔除鼻腔填塞物,观察组出血患者6例(4.76%),对照组25例(19.84%);治疗第4天后拔除填塞物,观察组1例(0.79%)出血,对照组有12例(9.52%)。结论鼻腔填塞联合低温等离子刀止血疗效较传统鼻腔填塞明显提高。
梁兴明唐军何玮杨强威陈龙林华国
关键词:鼻出血鼻腔填塞低温等离子
新生儿听力与聋病基因联合筛查研究及随访干预平台建设
胡敏蓝英唐军何玮赵世杰冼莉苏艳梁兴明杨强威陈龙林华国
耳聋是中国第二大致残疾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听力障碍者约2004万,语言残疾者约127万,听力言语残疾者约占全部残疾人总数的27%。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大约60%的耳聋患者与遗传因素有...
关键词: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聋病基因筛查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9细胞因子与过敏性鼻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9(Th9)细胞因子水平与过敏性鼻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6例、中度组49例、重度组1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9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检测血浆转录因子PU.1 mRNA、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9、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h9细胞因子水平与过敏性鼻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Th9细胞比例、IL-9水平、IL-4水平、TGF-β1水平、PU.1 mRNA及IRF4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血浆PU.1 mRNA、IRF4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血清IL-9、IL-4、TGF-β1水平是过敏性鼻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过敏性鼻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发展,患者外周血Th9细胞比例和Th9细胞因子(PU.1 mRNA与IRF4 mRNA、IL-9、IL-4、TGF-β1)水平上升,且Th9细胞因子水平是过敏性鼻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何玮胡敏梁兴明赵世杰唐军杨强威林华国蓝英陈龙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鼻部症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9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