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馥
- 作品数:2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新认识
- 目的 观察各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上已确诊为CSC的48例(62只眼)患者随访>6M,根据病情持续时间进行分组:急性期组(发病时间<3...
- 桂馥游志鹏
- 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行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手术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和评价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更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01/2014-06我院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9例29眼随机分为试验组(15眼)和对照组(14眼),试验组给予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对照组给予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治疗,术后随访视网膜复位率和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结果: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手段。
- 桂馥吴宏禧游志鹏
- Aurium变色蓝光滤过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应用
- 熊宇刘菲张倩付书华仇晶晶桂馥
- "Aurium变色蓝光滤过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应用"属医疗卫生领域,研究时间为2012年1月到2015年9月,历时3年,课题初步证实了这一新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优越性,在白天可以为视网膜黄斑提供额外...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觉质量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干眼患者角膜共焦镜观察
- 研究内容: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中央基底层下上皮神经丛的再生,研宄其数量及形态参数与干眼指标间的关系,以及神经再生及干眼程度与术后时间、不同术式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飞秒激光制瓣LASI...
- 桂馥吴宏禧
- 关键词:飞秒激光LASIK干眼
- 中央孔型ICL(ICL V4c)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中央孔型ICL(ICL V4c)治疗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视力、对比敏感度、眼压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植入ICL V4c的高度近视患者51例96眼其中男23...
- 吴宏禧桂馥游志鹏
- 关键词:高度近视
- 基于观察屏的手动旋转补偿法在SMILE矫正顺规散光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观察屏的手动旋转补偿法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顺规散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4年4月至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中心接受SMILE及Q值引导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的患者各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SMILE患者的一眼纳入手动旋转补偿组(旋转组,40眼),对侧眼纳入未手动旋转补偿组(未旋转组,40眼);同时,随机抽取Q值引导FS-LASIK患者的一眼纳入FS-LASIK组(4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检查并记录各组患者年龄、裸眼远视力(UDVA)、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SE)及矫正远视力(CDVA)。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对散光进行矢量分析,散光评价指标包括:目标矫正散光(TIA)、手术矫正散光(SIA)、差异矢量(DV)、矫正指数(CI)、成功指数(IOS)、误差角度(AE)及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结果术前,旋转组、未旋转组和FS-LASIK组患者的年龄、球镜度、柱镜度、SE、CD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旋转组患者的UDVA及柱镜度均优于未旋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CDVA、球镜度及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旋转组与FS-LASIK组的UDVA、CDVA及各屈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对散光进行Alpins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旋转组的SIA、CI、IOS及|AE|均优于未旋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TIA、DV、A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旋转组与FS-LASIK组的各项散光矢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线性趋势拟合方程表明各组患者TIA与SIA均呈高度线性相关。结论基于观察屏的手动旋转补偿SMILE在矫正顺规散光时,其效果与Q值引导的FS-LASIK相当,且优于传统SMILE水印中心法。
- 卢雅琳熊健黄菲艾冲桂馥
- 一种保湿型蒸汽眼罩
- 一种保湿型蒸汽眼罩,它包含眼罩本体、发热体;所述的眼罩本体包含罩体和连接在罩体两侧的左罩带和右罩带;罩体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棉层、熔喷布层、无纺布层;棉层上设有涂抹有润湿层;熔喷布层与无纺布层的周侧相连接,形成空腔;空腔内设...
- 章余兰喻欣怡吴超石珂桂馥游志鹏祝新根
- 文献传递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泪膜的变化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对48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3 d,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主观干燥异物感,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试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 up time,BUT)情况。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术眼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SIT、BUT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仅有3例患者仍有明显的干燥感、烧灼感、异物感,与术前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患者泪膜功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和体征。
- 付书华刘菲张倩桂馥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泪膜干眼症
- 白内障术中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评价白内障手术中植入AcrySof(R) Toric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在囊袋内的稳定性.方法 对43例(48只眼)伴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植入AcrySof(R) Toric折叠式散光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术前预计残余散光、术后残余散光;术前及术后主观验光散光值;术前及术后角膜散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在囊袋的旋转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主观验光散光值术前为(2.25±0.79)D、术后为(0.21±0.24)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预计残余散光(0.19±0.22)D;术后残余散光(0.20±0.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角膜散光(2.15±0.76)D、术后角膜散光(1.98±0.67)D,两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 6个月内最大偏差,除一例偏差>15°达25°,进行了二次手术轴位调整;另有3只眼(6.3 %)旋转> 10°外,其余 41只眼(85.4%)旋转< 5° .结论 在白内障手术中植入AcrySof(R) Toric散光人工晶状体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减少了患者的残余散光,并且该晶体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性强的矫正角膜规则散光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 付书华汪昌运刘菲张倩桂馥
- 关键词:白内障角膜散光
- 囊袋张力环在伴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CTR)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11例(1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及IOL植入术,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0只术眼的IOL正位,无倾斜;1只术眼IOL发生偏位倾斜。1眼术后发生一过性高眼压;3眼术后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后囊膜混浊。结论对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术中辅助应用CTR,有利于术中操作,防止术后IOL偏位的发生,并且有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
- 桂馥刘菲
-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囊袋张力环人工晶状体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