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穗玲
-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DLBCL患者,均采用CHOP类方案化疗,分析HBs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总生存期。结果 120例DLBCL患者中HBsAg阳性41例(34.17%),HBsAg阴性79例(65.83%);HBsAg阳性组中位年龄为43岁,阴性组为55岁,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HBsAg阳性组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5.90%,阴性组为25.3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中位生存期为68.50个月,3年生存率为55.20%,其中HBsAg阳性组3年生存率为44.70%,中位生存期为29.80个月;HBsAg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61.00%,中位生存期未达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1.291,P=0.265)。HBsAg阳性DLBCL患者伴与不伴肝功能损害对总生存无显著影响。结论 DLBCL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发病年龄较轻,但在中位生存期、3年生存率和化疗相关肝功能损害方面与非乙型肝炎携带者无显著差异。
- 李蔚冰林英城林雯王鸿彪林文照林穗玲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学治疗
-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标准与治疗
- 2019年
- 2011年国际疼痛研究会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P)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直接导致的疼痛。其中,将恶性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浸润、压迫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损伤神经系统的,以及其他合并症(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导致患者出现的疼痛称为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CP)。
- 林穗玲邱卫黎(指导)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抗肿瘤治疗癌性中枢神经系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肿瘤原发灶
- 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经标准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经标准治疗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1~79(55.8±8.3)岁。患者经标准方案治疗无效后,给予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节拍化疗方案:依托泊苷胶囊,50 mg/d,连续口服20 d,28 d为1个治疗周期。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例(7.5%),病情稳定32例(80%),疾病进展5例(12.5%),临床获益率为77.5%(31/40),疾病控制率为87.5%(35/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个月(1~41个月)。绝经与否、分子分型、转移部位、治疗线数、既往化疗方案等因素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无相关性(均P>0.05)。患者未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经标准治疗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郑彩华陈俊伟李晓芝林穗玲林丹霞
- 关键词:乳腺癌节拍化疗内分泌治疗肿瘤转移
-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Ⅱ期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疗效、患者不良反应、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OS).方法 30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6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1h;卡培他滨每天825 mg/m2,分2次口服,第1天至第14天;21d为1个周期,最多不超过6个周期.结果 30例患者接受中位2个周期(2~6个周期)化疗.中位随访时间15.4个月(3.0 ~ 31.5个月).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7例(23.3%),稳定13例(43.3%).中位TTP为3.0个月(95%CI 1.929 ~ 4.071),中位OS为8.3个月(95%CI 6.848 ~ 9.752).严重(3/4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0例,贫血5例,血小板减少3例,手足综合征4例和疲乏3例.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对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有效,不良反应可接受,可考虑作为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二线化疗方案.
- 林雯王鸿彪林穗玲林文照李绪渊林英城
- 关键词:食管肿瘤多西他赛卡培他滨
- 两种方案预防化疗引起延迟性呕吐的临床对比观察
- 2004年
- 目的 通过与甲氧氯普胺联合地塞米松 (B方案 )进行对比 ,观察舒必利联合地塞米松 (A方案 )预防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自身对照方法 ,将 4 7例接受含顺铂或阿霉素联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BA两组。行两个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 :AB组第 1周期用A方案 ,第 2周期B方案 ;BA组第 1周期用B方案 ,第 2周期用A方案。结果 A方案对延迟性恶心和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 6 1.7%和 6 6 .0 % ,B方案对延迟性恶心和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 5 3.2 %和6 8.1%。两组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 舒必利联合地塞米松对延迟性呕吐的预防效果好 。
- 林雯林英城王鸿彪林穗玲李德锐
- 关键词:舒必利甲氧氯普胺延迟性呕吐
- 个体化镇痛治疗,用药选择有不同被引量:1
- 2019年
-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贯穿于癌痛三阶梯镇痛治疗的基础药物。研究发现,最大剂量的NSAIDs单次给药的镇痛作用与5~10mg吗啡静脉注射相当,对晚期癌症患者骨转移疼痛、软组织转移导致肿胀疼痛、胸膜和腹膜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也可单独用于治疗轻度疼痛。NSAIDs与强阿片类药物联合可以控制中、重度疼痛。与阿片类药物不同,此类药物不会引起耐药性和依赖性,但有剂量封顶效应(即使增加剂量也不能增加镇痛效应,相反其副作用增加)。
- 林穗玲邱卫黎(指导)
- 关键词:镇痛治疗用药选择NSAIDS骨转移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晚期癌症患者
- 抓住疼痛评估要点,基层开展不难被引量:1
- 2019年
- 癌性疼痛是指由于恶性肿瘤生长或转移侵犯周围组织脏器,或由于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损伤组织,或由于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伤害感受性疼痛和/或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癌性疼痛对机体造成持续的损害和难以忍受的身心痛苦,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已被作为独立的疾病种类,是一种需要规范诊治的疾病。国家卫健委更新发布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新规范强调了对癌症患者应进行疼痛筛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癌痛评估。准确的癌痛评估是制定个体化合理镇痛方案的前提,动态评估是不断调整、优化镇痛方案的基础。首先我们看这则病例。
- 林穗玲邱卫黎
- 关键词:疼痛评估国际疾病分类社会心理因素癌性疼痛抗肿瘤治疗肿瘤生长
- 唑来膦酸联合紫杉醇不同序贯用药方案对人鼻咽癌HNE1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联合紫杉醇(TAX)不同序贯方案对人鼻咽癌低分化鳞癌HNE1细胞系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寻找两药联合合适序贯给药方式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ZOL联合TAX不同序贯用药方案对HNE1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用药方案对HNE1细胞的凋亡影响,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用药方案对HNE1细胞Bcl-2、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F法提示实验组均能抑制HNE1细胞增殖(P〈0.05);其中以ZOL序贯TAX组作用最强(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细胞凋亡,实验组的早期凋亡率则分别为13.89%±0.69%、11.73%±0.54%、23.97%±0.68%、10.45%±0.16%和8.59%±0.74%,与对照组(2.59%±0.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UNEL检测细胞凋亡,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增加凋亡率(P〈0.05),ZOL序贯TAX组更为明显(P〈0.05)。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明用药组均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ZOL序贯TAX组更为明显。结论ZOL能够增强TAX对HNE1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能力,尤以ZOL序贯TAX作用最强;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Bcl-2家族,活化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 黄婉兰李绪渊王鸿彪林雯林文照林穗玲林英城
- 关键词:二膦酸盐类紫杉酚
- 137例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多因素预后分析
- 目的:探索以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以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为基础一线化疗的mCRC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应用L...
- 蔡浩权林英城林穗玲林雯王鸿彪林文照李绪渊
- 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食管癌和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0例晚期食管癌和鼻咽癌患者应用HCPT4.68~7.04mg/(m2·d)[中位剂量为5.6mg/(m2·d)],静脉滴入,连续3d,DDP58.5~100mg/m2(中位剂量为70mg/m2),静脉滴入,d1,21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全组化疗共161个周期。结果:46例可评价患者中有效率为45.7%(21/46),CR2例,PR19例,SD18例,PD7例;食管癌有效率为42.9%(12/28),鼻咽癌有效率50.0%(9/18)。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腹泻;一过性肝、肾功能轻度损伤。Ⅲ/Ⅳ度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血小板下降及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9.2%(47/161)、21.7%(35/161)、13.0%(21/161)和2.5%(4/161)。结论:HCPT联合DDP治疗食管癌和鼻咽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林英城王鸿彪林雯林懿林穗玲林文照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