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锵
- 作品数:36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门静脉高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手术方式有很多,各有优缺点。在国内,主要的手术方式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该手术方式能有效去除脾功能亢进,止血,且对肝功能影响小,术后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等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然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就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 薛超荣林炳锵
-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形成脾切除诊治
- 螺旋CT辅助定位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
- 2003年
- 目的 探索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术前螺旋 CT辅助定位 ,设计手术入路 ,小骨窗开颅 (直径约 3cm骨窗 ) ,血肿大部清除 (约 80 %以上 ) ,并置入直径 3m m硅胶管 ,术后行尿激酶溶解引流。尿激酶 1~ 2万 u+生理盐水 3~ 5 ml注入 ,夹管 2~ 3小时后持续开放引流 ,约 2~ 4天 ,平均 2 .8天。结果 术后动态复查头颅 CT,血肿清除彻底 ,总有效率 10 0 %。术后功能恢复 ,按 ADL分级法 : 级 7例 , 级 14例 , 级 10例 , 级 4例 ,死亡 3例 ,占 7.2 %。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尿激酶溶解引流具有创伤小、疗效高、时间短等优点 ,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 林炳锵梁鄂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螺旋CT小骨窗开颅手术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与布洛芬片治疗急性软组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与布洛芬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疼痛的疗效。方法 117例局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所致轻中度疼痛的成人患者,其中扶他林组62例,布洛芬片组55例。扶他林组予局部外涂扶他林乳胶剂2~4 g/次,4次/d;布洛芬片组予口服布洛芬片0.2 g,3次/d,疗程不超过5 d。结果扶他林组与布洛芬片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扶他林组低于布洛芬片组(P<0.05)。结论扶他林乳胶剂与布洛芬片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所致轻中度疼痛均有良好疗效。
- 黄政渊林炳锵王荣林薛超荣
- 关键词: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布洛芬
-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焦虑情绪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15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一般社会情况、焦虑和腹部疼痛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SAS评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和普通门诊的老年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以受教育程度高、亲属陪护不满意和腹痛程度高的患者SAS评分较高(P<0.01)。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状态,受教育程度高,亲属陪护不满意和腹痛程度重的患者焦虑情绪更加严重。
- 黄政渊薛超荣石松长陈文轩王荣林林炳锵
- 关键词:急性病肠梗阻焦虑
- 颅脑损伤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
- 2001年
-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颅脑损伤合并出现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6例病人纠正了高渗状态,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工作2例,生活自理3例,长期昏迷1例。死于高渗性休克5例。结论:注意防止颅脑损伤所致的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 梁鄂林炳锵张锡增
- 关键词:脑损伤非酮症性昏迷
- 老年人消化道穿孔39例治疗体会被引量:8
- 2009年
- 陈文林炳锵王荣林石松长
-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老年人外科急腹症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择期手术
- 粘连性小肠梗阻中带状粘连和膜状粘连的CT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研究粘连性小肠梗阻中带状粘连和膜状粘连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患者,根据手术中发现分为带状粘连和膜状粘连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CT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带状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带状粘连和膜状粘连中闭襻征(36.8%比14.3%,P=0.002)、肠系膜模糊征(43.7%比17.5%,P=0.001)、鸟嘴征(48.3%比17.5%,P<0.001)、脂肪切迹征(39.1%比9.5%,P<0.001)、腹腔积液(54.0%比34.9%,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鸟嘴征[OR=6.15,95%CI(2.55~14.84),P<0.001]、脂肪切迹征[OR=6.19,95%CI(2.16~17.82),P=0.001]、肠系膜模糊征[OR=3.34,95%CI(1.34~8.32),P=0.009]是预测带状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鸟嘴征、脂肪切迹征、肠系膜模糊征是预测带状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
- 魏永陈智勇林炳锵廖天然张俊榕欧阳漫多陈先强
- 关键词:肠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施他宁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表现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征,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研究表明,SAP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 陈文轩林炳锵王荣林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施他宁清胰汤
- 柿石性肠梗阻1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柿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笔者收治的11例柿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7例手术解除梗阻,其中1例术后再发柿石梗阻,行二次手术。全组均康复出院。结论术前询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是柿石性肠梗阻确诊的重要方法;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术中应重点探查胃和回盲部,行切开取石。
- 石松长王荣林林炳锵
- 关键词:胃肠结石肠梗阻
- 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了解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6月急诊外科204例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患者临床资料,每份病例均填写统一调查表格,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010年8月-2013年6月204例患者中切口感染48例,感染率23.5%;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率≥60岁、肥胖、切口长度≥12 cm、手术时间≥2 h及有基础疾病均高于14-59岁,非肥胖、切口长度<12 cm及无基础疾病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肥胖、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是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部Ⅲ类手术切口高感染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相应的干预以降低感染率。
- 黄政渊薛超荣陈文轩石松长王荣林林炳锵
- 关键词:手术切口腹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