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琴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宝鸡市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控被引量:2
- 2020年
- 2019年全球预警性外来生物草地贪夜蛾入侵陕西省宝鸡地区,市县两级高度重视,积极开展了防控工作,有效控制了草地贪夜蛾的蔓延。文章陈述了草地贪夜蛾在宝鸡地区发生实况,总结了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介绍了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各地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参考。
- 辛一兰杨雪琴邵科岐
- 关键词:防控措施
- 抗根结线虫番茄新品系金棚M6088
- 2010年
- 根节线虫是一种顽固性害虫,一年可发生多代,且世代重叠,成为保护地茄科类蔬菜作物栽培中的重要障碍。为此,陕西省宝鸡市农技示范基地引进了多个番茄品种,并对其进行了根结线虫抗性试验。经过生产试验,以金棚M6088番茄对根结线虫抗性表现最好。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 杨雪琴吕军强
- 关键词:根结线虫番茄品种新品系金作物栽培抗性试验
- 宝鸡地区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模式初探被引量:5
- 2017年
- 陕西省宝鸡地区中医药材产业要发展,种植技术推广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农民、土地、环境的特点,得出结论:处于起步阶段的宝鸡中药材种植应选择商业性质的推广模式,政府应抓好几个关键环节。宝鸡地区中药材种植只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政府服务为依托的策略,才能实现中药材种植的稳步、绿色、可持续发展。
- 杨雪琴邵科岐
- 关键词:中药材
- 宝鸡北部山区丹参出苗率低原因与对策
- 2018年
- 陕西宝鸡北部山区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盛产中药材,尤其是丹参,丹参酮含量超过标准值5个百分点,产量稳定,效益较高,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丹参人工栽培的关键是提高出苗率。但生产中大部分出苗率在50%~80%,个别地方出苗率仅有2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丹参的积极性和种植效益。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如下。
- 杨雪琴邵科岐陈杰
- 关键词:丹参酮出苗率脱贫致富人工栽培
- 宝鸡地区夏玉米高产技术探索
- 2013年
- 玉米是陕西省宝鸡市面积最大的秋粮作物,在宝鸡市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通过对宝鸡市夏玉米生产现状的分析研究后认为合理增加夏玉米种植密度,配套相应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将对实现我市夏玉米增产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 杨雪琴邵科岐
- 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技术
- 辣椒生产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初探被引量:1
- 2016年
- 宝鸡辣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宝鸡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却因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种植面积连年下滑。机械化是辣椒生产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大胆试验示范是走向全程机械化的必由之路。应根据农机的特点改进农艺,根据农艺的要求改造农机,使农机、农艺充分融合。为解决辣椒生产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宝鸡市农技中心积极探索农机农艺结合辣椒生产技术,进行大田试验示范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
- 杨雪琴
-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辣椒生产试验示范推广劳动力成本全程机械化地理标志保护
- 日光温室蔬菜低温冻害预防措施被引量:2
- 2010年
- 陕西关中地区12月至翌年元月份易出现连续低温阴雪寡照天气,日光温室栽培的瓜类和茄果类等喜温性蔬菜,极易发生冷害和冻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预防措施供参考:
- 郭艳红李会兰杨雪琴杨巧艳
- 关键词:日光温室蔬菜冻害预防日光温室栽培喜温性茄果类
- 丹参根段繁殖出苗率低的原因与对策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几年来指导药农大面积栽培丹参的经验体会,认真总结分析出了丹参栽培中整地质量不高、栽植时间不当、土壤墒情较差、根段质量不佳、根段处理有误、根段数量不足、地下害虫危害这七大死苗原因,并科学提出了科学精细选地整地、适时安排栽植季节、规范选择优质根段、适时处理按时栽植、因地制宜科学下种、科学防治病虫为害这六条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对指导丹参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陈洁谭根堂杨雪琴张婧梅
- 关键词:丹参
- 鲜食线辣椒规模化种植要点被引量:2
- 2015年
- 线辣椒是陕西宝鸡走俏国内外市场的名优农产品,也是宝鸡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属于农业短、平、快项目。线辣椒既可制干,也可鲜食。近几年鲜食线辣椒效益很好,许多人开始规模化种植。现将鲜食线辣椒规模化种植要点总结如下:
- 张雪玲杨雪琴
- 关键词:规模化种植线辣椒鲜食经济作物农民增收
- 宝鸡地区黄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 2019年
-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在黄芪种植上播种季节、株行距常有不同,一般以秋(11月或12月)栽、株行距10 cm×20 cm(株距10 cm,行距20 cm)较多。从本试验应用不同株行距、播期处理种植结果看,株行距三密15 cm×15 cm和一稀15 cm×25 cm的处理收获鲜根茎产量最高;株行距15 cm×20 cm的处理收获一二级成品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显著,它的一二级鲜重占比和效益分别为78%和2.5万元/hm^2,比生产常规效益增加1 995元/hm^2。4月播期的处理净增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它的净增产量和效益分别为8 691.3 kg/hm^2和5.4万元/hm^2。因此,综合分析生产上应用株行距15 cm×20 cm处理,4月播期栽培黄芪较好。
- 陈洁李翎张智清杨雪琴吴继祥
- 关键词:株行距播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