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薷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对龈下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8
- 1997年
- 对18例中、重度成年型牙周病患者的40颗患牙,在牙周探诊5mm以上的牙周袋内放置防御素药线一根(含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8μg),4d后取出,实验为期11d。观察用药前后龈下微生物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防御素在牙周袋内保持3d后,牙龈指数及出血指数明显改善(P<0.05),龈下菌斑的菌细胞密度降低;同时,球菌的相对比例升高,螺旋体和杆菌的相对比例降低(P<0.05),并能维持到实验结束。本实验结果提示防御素在牙周袋内应用,不仅能降低细菌的数量,还能使龈下菌群的组成向牙周健康部位的菌群组成转化。
- 钟德钰杨美薷吴琦王伯瑶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防御素药线龈下微生物口腔细菌
- 健康青少年口腔正常菌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采用非选择性培养基对22名健康青少年的唾液、沟裂菌斑、龈上菌斑及龈下菌斑中的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计算其在不同标本中占可培养菌的百分比及检出率。结果共分离到包括18个菌属的35种细菌。其中,链球菌、放线菌、奈瑟氏球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类杆菌、梭杆菌,奴卡氏菌及棒状杆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检出率及所占比例均较高,是健康青少年口腔中的优势菌群.通过比较还发现,其中一些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还采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涂片法,镜下观察龈上、龈下菌斑中的螺旋体,并计算其相对比例.结果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的相对比例明显高于龈上菌斑.
- 蒋寒青肖晓蓉杨美薷康白
- 关键词:青少年口腔螺旋体
- Tricine-SDS-PAGE法分析腮腺唾液蛋白被引量:4
- 1999年
- 多种口腔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唾液成分的质和量都可能发生改变[1]。唾液蛋白作为唾液的主要有机成分,与唾液的多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2]。因此研究唾液蛋白对于了解机体的生理及病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 郭颖罗海燕黄宁杨美薷吴琦吴琦
- 关键词:唾液蛋白
- 妊娠期唾液性激素水平变化对龈下厌氧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本实验检测49名健康孕妇唾液雌二醇(E_2)、孕酬(P)含量以及龈下菌斑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群(BPB)、二氧化碳噬纤维菌(Capno)、梭杆菌(Fuso)等。发现妊娠组唾液P、E_2含量随孕期增高;中间型类杆菌(Bi)和产黑色素类杆菌(Bmel)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唾液E_2和P含量与Bi呈正相关(P<0.05);而两组龈下厌氧茵群中BPB、Capuo、Fuso检出率无差异(P>0.05)。提示妇女在妊娠期因E_2、P分泌水平均增高,改变了龈下微坏境,引起菌群失调,Bi、Bmel比例增高,导致妊娠期龈炎发病增加,表明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龈下菌群有影响。
- 刘本静杨美薷范昕建朱淑媛
- 关键词:性激素
- 血液链球菌细菌素的提取及其对牙周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 1994年
- 通过超声破碎、盐析和凝胶过滤从血液链球菌细胞内提取、分离和纯化出细菌素。所提取的血液链球菌细菌素对热处理和蛋白酶敏感,加热60℃或用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其活性完全丧失,对DNA酶和RNA酶不敏感。在体外,血液链球菌细菌素对许多与牙周组织破坏关系密切的细菌如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紫质单胞菌、中间普氏菌、产黑色素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均有抑制作用。经鉴定证明这些作用不是噬菌体和酶的作用,而是细菌素的作用。
- 胡琳张举之杨美薷唐光庆郑镇西吴泓舟
- 关键词:血液链球菌细菌素牙周病
- 性激素在牙周病中的致病作用被引量:10
- 1991年
- 性激素与牙周组织病的关系一直是牙周病病因学研究的一个范畴。尤其是近年来性激素对龈下菌群的影响受到关注。本文从性激素对牙龈组织的影响和龈下菌群的影响以及牙龈组织内性激素的代谢和受体研究,阐明内分泌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在牙周致病中是一种促进因素,它影响和改变牙周组织对菌斑等外来刺激的反应性。
- 刘本静杨美薷
- 关键词:性激素牙周病病理
- 唾液富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观察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 :探索用电泳技术分离纯化腮腺唾液富组蛋白 (HRPs) ,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制备性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U - PAGE) ,从健康成人刺激性腮腺唾液中分离纯化 3种主要富组蛋白 (HRP- 1、HRP- 3、HRP- 5 ) ;通过琼脂糖弥散抗菌实验 ,观察它们对变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分离纯化出的 3种主要 HRPs经 AU - PAGE及 Tricine- SDS- PAGE分析 ,均为单一的蛋白区带 ,分子量 3~ 5k D。 3种主要 HRPs对变形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 ;HRP- 3和 HRP- 5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明显抗菌活性。结论 :采用制备性 AU - PAGE来分离 HRPs,具有分辨率高、操作简便、纯化效果好等特点。 HRPs为一组内源性广谱抗菌活性多肽 ,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 ,包括一些抗生素耐药菌株 ,都有抗菌作用 ,可能是口腔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分子 ,与口腔乃至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 罗海燕黄宁杨美薷唐彬吴琦王伯瑶
- 关键词:富组蛋白抗菌活性龋齿纯化
- 全文增补中
- 0.5%PVP-I龈下冲洗对龈下微生物的作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0.5 % 聚维酮碘(PVP-I)龈下冲洗后龈下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并与0.5% 洗必太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11 例,共计45 颗患牙,牙周袋深≥4m m 。将含有患牙的不同象限随机分组,分别采用:(1)0.5 % PVP-I;(2)0.5% 洗必太(CH) ;(3)0.9 % 生理盐水5ml 进行一次性龈下冲洗。冲洗前及冲冼后24 小时分别采集龈下菌斑行刚果红染色涂片,高倍视野下(×100) 观察龈下微生物组成的变化。结果 0 .5% PVP-I龈下冲洗24 小时后龈下菌细胞密度降低,球菌比率升高,杆菌比率降低( P< 0.01),螺旋体比率未见明显改变,与CH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上差异。效果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0.5% PVP-I龈下冲洗短期即可减少龈下微生物的量,并使微生物组成发生有益的转化,与0.5 % 洗必太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 殷春一杨美薷
- 关键词:聚维酮碘微生物牙周病
- 牙周炎患牙根面处理与牙周组织再生被引量:2
- 1998年
- 牙周炎患牙根面处理与牙周组织再生广州铁路中心医院口腔科(510080)黎慧瑜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杨美薷牙周新附着形成是牙周组织愈合的关键。牙周炎时,由于细菌及其毒性产物的作用,使牙周炎患牙暴露的根面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改变,失去原有的生物学特性。牙周炎...
- 黎慧瑜杨美薷
- 关键词:牙周炎根面处理牙周组织再生
- 固齿丸对豚鼠实验性牙周损害治疗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3
- 1990年
- 采用摘除幼龄豚鼠双侧卵巢,并给予维生素 C 不完全缺乏的饲料,造成实验性牙周损害,再用固齿丸及维生素 C 作恢复性实验,观察牙周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固齿丸能抑制破骨细胞,刺激造骨细胞,从而使已损害的豚鼠牙槽骨得以恢复。固齿丸对牙槽骨的代谢可能具有调节作用。
- 杨美薷张举之肖邦良
- 关键词:固齿丸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