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珂珂 作品数:7 被引量:73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82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病原体种类、病原菌分布及其临床特点,明确感染的易感因素,为临床积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病房收治的738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收集整理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计算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有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按照有无易感因素分成2组,并将2组患者相关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738例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中有82例发生了96例次医院感染,其中12例发生了2种及2种以上的感染,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真菌和病毒感染,感染部位仍以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道。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主要与原发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有无导管及合并症,并发症等有关,脑卒中病情越重,住院时间越长,卧床时间越长,其感染发生率越高,留置导管是导致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65例好转,17例死亡。结论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是医院感染的好发人群,且感染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杨珂珂 徐玉梅 陆咏关键词:脑卒中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白血病关节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关节炎(LA)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我院收治的8例 LA 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累及的关节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2例为青少年,6例为成人;5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LA 既可累及多关节,也可累及少关节。最常累及的关节是膝关节,其次是髋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踝关节、骶髂关节、肘关节,也可累及足小关节。LA 受累关节不对称或受累关节症状不对称,关节疼痛较剧烈,对非甾体抗炎药反应差。起病时血常规可以完全正常,也可以有异常.后者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或贫血,血小板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和 C 反应蛋白均明显异常。类风湿因子阴性,抗核抗体可以阳性。LA 可明显延误白血病的诊断,平均延误时间为4.8(0.5~9)月。结论对于有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或关节炎,且对正规治疗反应差的患者,即使血常规正常,也应考虑到白血病的可能,并应进行相关检查。 谢长好 陈琳洁 王涛 杨珂珂 李志军关键词:白血病 关节炎 营养风险筛查及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在老年住院患者整体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NRS2002,对2009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内科干部病房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选取NRS2002评分≥3分的有营养风险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应用肠内营养持支持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各31例。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实验室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水平影响及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发生率的影响变化。结果:入院14 d后,营养支持组各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组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以使有营养风险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减轻显著降低其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郑洁 徐玉梅 瞿茹怡 杨珂珂 潘青忠关键词:老年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肠内营养支持 感染性并发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09年 杨珂珂 李志军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597例SLE患者根据其细菌学检查结果分为医院感染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呼吸道与肺部感染占36.0%,尿路感染29.0%,血液感染19.9%,其他感染15.1%;75.8%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缓慢或隐匿,感染多系条件致病菌引起,其中G-杆菌占45.6%,G+球菌40.9%,其他病原菌13.9%;SLE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肺部病变>3个系统器官受损,血浆白蛋白<30g/L,长时间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GC),应用超大剂量GC冲击疗法,GC联合应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入院前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住院时间>3周。结论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最常见,机会性G-杆菌和G+球菌是其主要病原菌;临床表现不同于一般病原菌感染,原发病情控制后应尽可能减少GC的用量,谨慎应用超大剂量GC和GC联合细胞毒免疫抑制剂;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可能减少SLE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李志军 王涛 杨珂珂 谢长好 陈琳洁 李茂胜关键词:医院感染 病原菌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CCP抗体对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老年起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EORA患者98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30例,风湿性多肌痛(PMA)患者1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30例,正常老年健康对照4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并检测其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计算抗CCP抗体、IgM-RF及联合检测两者诊断EORA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记录EO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CCP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中年龄、性别、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ESR、CRP、骨损害的变化,对其预后进行预测。结果:EORA患者抗CCP抗体和IgM-RF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对EORA诊断的敏感性略低于IgM-RF,但特异性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及IgM-RF对EO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2%、75.5%和97.1%、62.9%,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49%和9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比较,年龄、性别、病程、ESR、CR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CCP抗体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关节x线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更易出现骨损害,预后较差。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EOR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可以作为辅助预测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杨珂珂 徐玉梅 郑洁 陆咏 张安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预后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1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SLE患者,收集整理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将有感染患者和无感染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52例SLE患者中有158例发生了187例次感染,其中89例为医院感染,29例发生了2种或2种以上的感染,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真菌和病毒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道。合并感染的SLE患者治疗后,121例好转,20例死亡,未愈者17例。结论SLE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是SLE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杨珂珂 李志军 陈琳洁 徐玉梅 张安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易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