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淑梅

作品数:19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景观
  • 5篇旅游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4篇公园
  • 3篇满意度研究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群
  • 2篇游客
  • 2篇园林
  • 2篇社区公园
  • 2篇设计课程
  • 2篇生态规划
  • 2篇湿地
  • 2篇满意度
  • 2篇景观规划
  • 2篇景观设计
  • 2篇景区
  • 2篇课程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机构

  • 19篇重庆师范大学
  • 8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作者

  • 19篇杨淑梅
  • 2篇朱华明
  • 2篇周建华
  • 2篇李林芝

传媒

  • 5篇高师理科学刊
  • 3篇农业与技术
  • 2篇中国园林
  • 1篇旅游纵览
  • 1篇地理教育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园林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现代园艺
  • 1篇建材与装饰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城市公园空间满意度的绿视率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文章以人的移动性空间感知为研究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动态和静态满意度相结合的调查,探讨静态满意度和动态满意度评价结果与绿视率存在的统计学关系,分析得出基于空间满意的绿视率数值区间.结果显示:1)绿视率30%~60%为样本数量最为集中的区间,当绿视率超过70%后,样本数量显著减少;2)动态满意度与静态满意度无论在评分分布还是数值均值都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3)绿视率与满意度呈现出负相关性.研究方法可为绿视率的动态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郑凌予杨淑梅蒲海霞刘洁雷翊君王迪
关键词:满意度图像采集
基于邻里空间感知的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比较研究——以重庆典型社区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邻里空间感知与绿地活动水平存在关联,揭示邻里空间感知对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影响,可为社区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老年人群健康的日常空间行为规划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通过对重庆南岸区典型社区老年人群的调查发现:绿化面积、绿化品质、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响绿地活动时间,友好性与卫生状况正向影响绿地活动强度;封闭社区的空间感知评价高于开放社区,但绿地活动水平却较低;开放社区卫生状况与公共设施评价负向影绿地活动时间。结果表明:邻里绿化质量、公共设施和卫生状况可能通过强化感知不活跃度引起老年人群主观回避体力活动行为;社区居住条件与开放性特征决定邻里社会环境变量和物理环境变量的质量,并导致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水平的差异现象;邻里友好性可能作为老年人群绿地活动行为响应的调控因子。
郑凌予王华嵩伍夏杨淑梅
关键词:老年人群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园活动空间的适老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与生活空间受限,其休闲活动行为存在活动时间与活动强度严重不足等问题,城市社区公园可为周边居民提供一定的社交活动空间,更好支持居民高频率、多样化使用。笔者以重庆沙坪公园作为研究区,调研老年人群主要休闲活动及空间类型特征,构建适老性空间活动评价指标,结合IP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对该公园活动空间总体满意度较高的主要为园林绿植空间、广场类休闲空间,对器械锻炼类空间及休憩空间满意度较一般;目前公园内存在康体和棋牌娱乐配套设施数量不足,园内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善等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建议,助推绿色健康社区生活圈建设,提升老年人群生活质量。
杨淑梅吕雪娇
关键词:老年人群社区公园
基于空间感知的社区绿色暴露指数对活动行为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23年
将社区绿地、空间感知与活动行为三者关联化,揭示社区绿地空间属性、居民感知属性与活动行为响应的内在关系,为深入了解居民空间体验和行为需求、科学评价城市绿地质量、促进社区绿地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社区绿地及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感知因子识别、绿色暴露指数分析、空间感知评价与活动行为调查,揭示绿色暴露指数对空间感知与活动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关联。结果显示,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空间感知和活动使用评价高于其他类型社区,其中兴隆苑社区(GVI=32.3%、NDVI=0.382)居民空间感知因子评价最高;绿色暴露指数与空间感知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GVI与感知因子的相关性更强;绿色暴露指数与空间感知因子和活动行为存在“倒U形”关系;较小面积的社区绿地可能对居民空间感知与活动行为的积极影响更直接;人类偏好30%~50%GVI或0.30~0.50NDVI的社区绿地,绿化程度过高会负面影响空间感知;GVI因最迅速直接地反映绿地总体特性与感官体验,对空间感知评价和活动行为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
郑凌予杨淑梅伍夏郭良
关键词:风景园林归一化植被指数
重庆红池坝景区景观规划中的生态适宜性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风景区场地分析的重要手段和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以重庆红池坝景区为研究区域,以景区核心景观—中山草甸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为目标,选取植被现状、坡度、用地现状、高程及土壤水分状况5个评价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将景区用地分为4类,即:草甸景观保护区、草甸景观游憩区、草甸景观缓冲区、草甸景观背景林区。并对4类用地从保护、恢复与利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与建议。
周建华杨淑梅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分析景观生态规划红池坝
高校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毕业论文(设计)的训练。当前影响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学生主动性薄弱、实践项目支撑不足和评估机制不完善。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构建网络论文(设计)体系,完善论文(设计)评估机制等多种措施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改革,以期能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李林芝杨淑梅
传统聚落景观的环境适应性营建智慧阐释——以良渚聚落为例
2025年
传统聚落景观作为文化景观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信仰民俗以及经年累月形成的景观价值观念,同时也是人类顺应自然、改善自然生活环境的综合产物,是古代先民们智慧与文明的见证。本文以浙江良渚遗址聚落为例,通过溯源良渚聚落的主要类型和聚落产生的周边环境,基于景观考古学相关理论分析了良渚聚落间的关系及构成要素特征。阐述了良渚先民通过垫石堆土、草裹泥垒基堆筑台丘的建造技术,逐水而居、就地取材、因循自然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充分体现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活环境的营建大智慧。良渚先民在聚落景观营建中蕴含的适应环境、建造技艺的智慧思想,可为当代乡村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杨淑梅邹后曦
关键词:传统聚落景观特征
基于功能需求的重庆冉家坝广场景观设计
2018年
现代广场因功能定位分析不足,导致空间布局不合理、人文特色不明显、景观识别性缺失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冉家坝广场景观方案设计为例,分析场地现状优劣势,找出设计重点与对策,分析在满足商业、交通、休闲健身等功能需求下,提出了"汇"景天城的设计主题,阐述广场总体布局及重要节点空间的设计,为其他设计满足多功能需求的城市广场景观提供一定的借鉴。
杨淑梅李林芝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广场
基于任务驱动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5
2019年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景观设计观念,熟识不同绿地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及方法,为后续进行不同尺度的场地规划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形成“4+1”的任务链教学实践模块,提出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杨淑梅郑凌予朱华明
关键词:教学模式城乡规划
基于IPA分析的磁器口古镇夜间旅游体验满意度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近年来,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多地积极发展夜经济,提高旅游竞争力.目前,磁器口古镇日间旅游优势明显,但夜间旅游不突出,为改善这一现状,对古镇242名游客进行实地调研,从游客感知视角选取5个要素20项评价指标进行调查,采取Likert5分量表法借助IPA分析法对磁器口古镇夜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与实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磁器口古镇夜间旅游体验的期望均值远高于实际体验满意度均值.基于IPA分析20项评价指标具体分布情况为:表现良好区4项、继续维持区3项、缓慢改善区9项、重点改进区4项.因此,提出优化夜间旅游环境从规范商铺歇业时间、延长夜间公共交通运营时间、丰富夜间文旅产品、保障夜间旅游环境的安全舒适性、完善景区夜间旅游线路等5个方面改进建议,为磁器口古镇景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杨淑梅蒋博州荣露琴
关键词:夜间旅游游客感知IPA分析磁器口古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