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笋

作品数:190 被引量:486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0篇农业科学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1篇甘薯
  • 23篇栽培
  • 16篇栽培技术
  • 15篇甘薯品种
  • 15篇BATATA...
  • 13篇选育
  • 13篇菜用
  • 13篇IPOMOE...
  • 11篇甘薯新品种
  • 11篇LAM
  • 10篇种质
  • 10篇基因
  • 9篇引物
  • 9篇育种
  • 9篇蔓割病
  • 9篇高产
  • 8篇山药
  • 8篇种薯
  • 8篇高产栽培
  • 6篇遗传多样性分...

机构

  • 181篇湖北省农业科...
  • 42篇长江大学
  • 8篇海南大学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湖北省农业厅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孝感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远安县农业局
  • 2篇湖北省种子管...
  • 2篇团风县农业局
  • 2篇咸宁市农业科...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湖北生物科技...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湖北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182篇杨新笋
  • 128篇雷剑
  • 107篇王连军
  • 91篇柴沙沙
  • 83篇苏文瑾
  • 28篇焦春海
  • 26篇宋峥
  • 22篇张文英
  • 16篇刘意
  • 13篇黄钺
  • 12篇程航
  • 11篇程贤亮
  • 10篇杨园园
  • 8篇杨年堤
  • 6篇周开平
  • 6篇夏松波
  • 5篇胡人荣
  • 4篇田小海
  • 4篇邓辉
  • 4篇施建斌

传媒

  • 64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耕作与栽培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4篇江苏师范大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2009年中...
  • 2篇2009中国...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18篇2022
  • 14篇2021
  • 12篇2020
  • 14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3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高甘薯集团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甘薯集团杂交制种产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种基地的选择;2)制种亲本的选择;3)移栽及栽后管理;4)去杂去病;5)打顶和搭架;6)种子的收获;7)种子的干燥和储藏。本发明有益效果...
王连军杨新笋苏文瑾雷剑柴沙沙宋峥焦春海王崇刘意
十个甘薯品种对蔓割病的抗性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以湖北省甘薯主产区的十堰市、武汉市、宜昌市分离纯化的蔓割病病原菌为材料,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品种接种后均有发病植株,10个品种中蔓割病抗病性最好的是"3018",其次是鄂薯11号、"3046"最感病。接种7 d,3个地方的菌株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是十堰市菌株、武汉市菌株、宜昌市菌株。
雷剑杨新笋苏文瑾王连军柴沙沙
关键词:甘薯品种甘薯蔓割病抗性鉴定
激素组合对甘薯鄂薯6号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2012年
以高淀粉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鄂薯6号茎尖为试材,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以及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0.2 mg/L 6-BA+2.0 mg/L 2,4-D的培养基相比,仅添加2.0 mg/L2,4-D的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所需的时间短,诱导率高,平均诱导率为95.6%;含有0.2 mg/L 6-BA的培养基中平均诱导率为91.0%,两处理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植株再生率的影响不显著,平均再生率高于175.0%。
苏文瑾王连军雷剑杨新笋
关键词:BATATAS
甘薯叶绿体SSR引物及其在甘薯集团杂交亲子鉴定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叶绿体SSR引物及其在甘薯集团杂交亲子鉴定的应用。本发明保护引物组合,由序列表的序列1至序列22所示的引物组成。本发明开发了甘薯叶绿体SSR引物,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简单快速的甘薯集团杂交亲子鉴定的方法...
王连军杨新笋王崇苏文瑾雷剑柴沙沙宋峥焦春海刘意
文献传递
鄂薯7号分期栽插对干率影响的研究
高淀粉含量是甘薯优于其它作物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相关研究单位已经培育出一系列的高淀粉品种,而与其相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较少。由于影响甘薯淀粉含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
苏文瑾杨新笋雷剑
文献传递
甘薯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被引量:5
2009年
以徐薯22的基因组DNA作为PCR反应模板,以随机引物进行RAPD-PCR反应,通过设置TaqDNA聚合酶加量、MgCl2浓度、dNTPs浓度、模板DNA加量、引物加量的不同梯度,探索出一套适合甘薯RAPD-PCR的最优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25.0μL,2.5μL的PCR 10×Buffer、0.15U的Taq DNA聚合酶、3.0 nmol·μL-1的MgCl2、0.6 nmol·μL-1的dNTPs、40 ng的DNA模板、40 ng的RAPD引物。
雷剑杨新笋
关键词:甘薯
栽培因素对鄂薯7号鲜薯产量及干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以鄂薯7号为材料,通过设置栽插日期与地膜覆盖两个因素研究其对鲜薯产量及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鄂薯7号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显著增产,干率也有相应的提高。栽插期越早鲜薯产量越高,干率越高。
雷剑杨新笋苏文瑾
关键词:地膜覆盖鲜薯产量
甘薯种子特性及促萌发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获得甘薯[Ipomonea batatas(L.)Lam.]种子需要经过复杂的前处理,常规方法认为98%浓硫酸浸种可以获得较高的种子萌发率,但是不同基因型的种子之间可能存在差别,同时通过其他作物上的研究发现,活性氧化物对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显著,但是在甘薯上尚未有人应用。试验探讨了不同基因型的甘薯种子对浓硫酸的敏感性及后期活性氧化物处理是否也可以促进甘薯种子的萌发,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将种子损失率降至最低。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对浓硫酸的敏感程度不同,而后期添加活性氧化物确实能促进甘薯种子的萌发。
苏文瑾刘意雷剑王连军柴沙沙焦春海杨新笋
关键词:种子浓硫酸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近年来,以PCR技术为基础的RAPD、AFLP、ISSR、S-SAP和SRAP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应用原理做一简单分析,并主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
陈凌云刁英杨新笋胡中立
关键词:甘薯遗传育种分子标记PCR技术
甘薯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本试验着眼于大豆、甘薯间作对甘薯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旨在指导甘薯高效生产。采用3个甘薯品种分别与大豆间作,通过测量其一系列农艺性状来阐释该生产模式对甘薯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与大豆间作,其烘干率没有明显变化。甘薯地上部分生长明显优于对照,但是地下部分生长却出现减产的情况,根冠比降低。因此,在以地下部分为收获目标,或者需要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的作物上推广使用与豆科间套作模式要选好时机,最好将豆科作物提前播种,在甘薯封垄后及时收获,这样既可以补充作物生长前期对于氮素养分的需求,又可以有效控制后期的氮素供应,增加甘薯根冠比,更好地协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优化光合产物的合理分配。
董翠杨新笋吴先国
关键词:大豆甘薯间作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