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
- 作品数:44 被引量:3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半干旱草原浅覆盖区手持钻机化探取样技术的应用及探索——以内蒙古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区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浅层钻探技术是覆盖区化探取样技术研究的新方向。手持钻机是轻便钻机的一种。为了探索手持钻机的化探取样效果,以大兴安岭南部半干旱草原浅覆盖区中的内蒙古拜仁达坝银铅锌矿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回转式和冲击式手持钻机开展浅钻化探取样试验,分析该方法相对于常规化探方法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常规土壤化探方法相比,浅钻化探取样轻便高效,样品完整连续,分层清晰,可采集深部样品;冲击式钻机更适用于研究区,可行有效的钻进和取样深度一般小于4 m。通过对比两类钻机的钻进、取样工艺及效果,分析总结两类钻机对于草原覆盖区不同覆盖物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为覆盖区浅钻化探技术和取样钻机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 周增辉杨振刘锐林志恒黄福兴
- 关键词:化探浅覆盖区
- 鄂东北地区锰(磷)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鄂东北地区红安岩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磷)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矿体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具成群成带密集分布特征,它们是同一时期不同位置成矿所致。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该区锰(磷)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并提出找矿标志,为扬子板块周缘此类矿床的勘查找矿提供理论参考;认为四方山矿段北侧何家湾一带及孙冲三房湾矿段西南侧是锰(磷)矿找矿有利地区。
- 代吉祥陈松刘兴平杨年浩杨振刘锐胡凯
- 关键词:锰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找矿潜力
- 粤北大宝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0
- 2010年
- 对粤北大宝山钼钨多金属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锆石阴极发光显微结构观察和LA-ICP-MS锆石微区U-Pb定年.在锆石阴极发光图像中,两个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的锆石颗粒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为典型的岩浆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显示:大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具岩浆环带锆石区域12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8±1.5Ma(MSWD=0.037),船肚花岗闪长斑岩样品中具岩浆环带锆石区域16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75.0±1.7Ma(MSWD=0.41).它们的形成时代约175Ma,为燕山早期第Ⅰ阶段(180~170Ma)产物.本次对大宝山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形成时代的准确厘定,为大宝山和船肚花岗闪长斑岩原本连为一体被后期构造错断的认识提供了新证据,岩体错断部位是矿区Mo-W矿进一步勘探的重要方向.结合相关研究表明,其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邻区岩体相似,为南岭地区同一期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的产物.同时启示我们,在南岭地区还存在燕山早期第一阶段(180~170Ma)利于形成Mo-W矿的花岗岩类小岩体未被揭露.
- 王磊胡明安杨振陈开旭夏金龙
-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定年
- 广西朋村-盘龙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10
- 2015年
- 朋村-盘龙铅锌矿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南段,矿体产于下泥盆统上伦组白云岩和官桥组白云岩NE向层间挤压破碎带中,明显受层位、岩性、构造的联合控制,矿石中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和方铅矿等。对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有机质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铅锌矿石的δ34S值为-1.51‰~10.23‰,δDSMOW为-40‰^-24‰,δ18OH2O为-6.27‰^-1.78‰;矿石的∑REE较低,为(3.565~12.43)×10-6;矿石及围岩的有机质含量为3.24%~10.21%。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为主,部分可能来自深源岩浆,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渗入形成的地下含矿热卤水,矿物包裹体数据显示均一温度为90~230℃,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沉积-热卤水改造型铅锌矿。
- 梁国宝胡明安杨振
- 关键词:矿床成因地球化学
- 贵州纳雍枝铅锌矿床成因研究:来自镉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约束被引量:1
- 2023年
- 纳雍枝铅锌矿床是贵州省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前人对该矿床进行过大量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矿床成因有了一定认识,但其成矿金属来源,特别是其中稀散金属(如Cd)的来源却少有涉及。本文分析了该矿床硫化物和精矿样品的微量元素及镉同位素组成,结合该区域不同地质端元的地球化学数据,来探讨以Cd为代表的稀散金属来源。结果表明,样品的Zn/Cd值变化较大(377~953),均高于川滇黔地区沉积岩的Zn/Cd比值(13~367),而更接近火成岩的Zn/Cd值(515~1319)。精矿和闪锌矿样品的镉同位素组成(δ^(114/110)Cd_(NIST-3108))变化范围极小(-0.09‰~-0.05‰),与已获得的岩浆岩数据一致(-0.22‰~0.15‰),但明显区别于该地区的碳酸盐岩地层(-0.25‰~0.82‰)。结合精矿的Zn/Cd-δ^(114/110)Cd_(NIST-3108)关系图解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该矿床金属成矿物质(如镉、铅等)主要来自基底。
- 宋文睿朱传威杨振吴云柱李乾坤高立生张嘉玮张羽旭樊海峰温汉捷
- 关键词:镉同位素硫化物
- 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4年
- 对国内外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合物 /黏土纳米复合材料 (PCN)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影响PCN结构形态的几种因素 ;对熔融插层法制备PCN的热力学、动力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介绍了熔融插层的机理和几种理论模型。并对聚合物 /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 杨振雷新荣胡明安
- 关键词:熔融插层黏土纳米复合材料
- 矿山水体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研究
- 对广东韶关大宝山矿尾矿库下游矾洞河河水及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Cu、Pb、Zn;重金属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与水体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但是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
- 杨振胡明安
-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沉积物粒度尾矿库
- 文献传递
- 湖北程潮铁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16
- 2009年
- 湖北程潮矿区岩浆活动主要分为早期的闪长岩期和晚期的花岗岩期,岩浆侵入发生在燕山期中晚期。程潮铁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期中晚期岩浆岩侵入密切相关,岩浆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成矿期主要分为早期的磁铁矿期和晚期的金属硫化物期,早期的磁铁矿期是主成矿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岩类岩石与磁铁矿矿石的REE、LREE配分模式存在很明显的互补关系,花岗岩与金属硫化物矿石含量亦为互补关系。花岗岩和金属硫化物矿石中Eu中度—强烈亏损,这是由早期闪长岩类岩石结晶和磁铁矿石矿化引起的。此外,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岩类岩石富含的亲硫元素Cr,是由于早期的磁铁矿矿化导致Fe3+从岩浆中析出;花岗岩富亲铁元素Co、N i的含量与晚期的金属硫化物矿化联系紧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程潮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是闪长岩,与鄂东南其他矽卡岩型铁矿床一致,这对总结鄂东南区域成矿规律有重要意义。
- 夏金龙胡明安徐伯骏张旺生杨振王磊
- 关键词:成矿物质来源地球化学程潮铁矿鄂东南
- 云开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9
- 2014年
- 相比较丰富的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地质记录,云开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类分布很少,且未见详细的研究报道.对云开地区广西陆川米场、三叉冲钨矿床以及松旺钨锡钼矿床等3个典型地区的燕山晚期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LA-MC-ICP-MS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研究.定年结果表明,米场黑云母花岗岩、三叉冲黑云母花岗岩和松旺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13±1Ma,103±1Ma和88±1Ma,为燕山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三叉冲黑云母花岗岩和松旺花岗岩具有较一致锆石εHf(t)值(分别为-5.2^-2.7和-5.2^-3.6)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3~1.5Ga和1.4~1.5Ga),指示为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再造的产物.米场黑云母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的εHf(t)值(-2.3~1.4)和TDM2(1.1~1.3Ga),并且其含有大量的镁铁质微粒包体(MME),表明米场黑云母花岗岩很可能是壳源-幔源岩浆混合的产物.结合中国东南部构造-岩浆演化来看,云开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白垩纪时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后板片的折返-断离有关.
- 杨振刘锐王新宇周国发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地质年代学HF同位素
- 鄂东北鹰咀山锰矿床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对矿床成因的指示被引量:1
- 2022年
- 鄂东北地区红安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锰矿床),目前对该类锰矿床的成因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文以鄂东北地区鹰咀山锰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论述其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进行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鹰咀山锰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其形成后经抬升剥蚀至地表,遭受了表生氧化作用。锰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期次:第1期为沉积成岩成矿期,锰矿物由菱锰矿、锰方解石及锰白云石组成;第2期为变质改造期,锰矿物主要由重结晶菱锰矿、黑锰矿及锰铝榴石等矿物组成;第3期为表生氧化期,锰矿物则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及锰钡矿等矿物组成。鹰咀山锰成矿物质来源应主要来自火山喷发和海底热液喷流作用。
- 代吉祥陈松林陈松刘兴平邹院兵杨振刘锐
- 关键词:锰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