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东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出血
  • 4篇出血
  • 3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高血压
  • 2篇并发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入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肿
  • 1篇血肿碎吸
  • 1篇血肿碎吸术

机构

  • 6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兵团农一...

作者

  • 8篇王和功
  • 8篇杨慧东
  • 3篇汪永新
  • 3篇郑华煜
  • 2篇刘俊
  • 2篇王志强
  • 2篇秦智勇
  • 1篇张健
  • 1篇秦志勇
  • 1篇秦志勇
  • 1篇刘喜文
  • 1篇王友俊
  • 1篇买买提力
  • 1篇李英
  • 1篇楼林
  • 1篇王志强
  • 1篇王子寿
  • 1篇王志强
  • 1篇秦智勇
  • 1篇马飞

传媒

  • 2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西部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120例需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为经股动脉入路造影,研究组为经桡动脉入路造影,比较两组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排尿困难发生率、需要陪护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压迫止血时间、穿刺肢体制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手术成功率更高,并且能够在保证患者术中指标和术后舒适度提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体征恢复,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好。
玉山江·阿合尼牙孜马飞徐畅刘俊王和功杨慧东秦智勇刘喜文
关键词:经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术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术前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开颅手术治疗凸面巨大脑膜瘤的效果观察
2022年
探究术前血管内介入栓塞联合开颅手术治疗凸面巨大脑膜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外科二〇一九年一月至二〇二二年十二月收治的50例凸面巨大脑膜瘤患者,均分为SLK组(25例)、KLZ组(25例),前者-术前血管内介入栓塞+开颅手术,后者-开颅手术,对比SLK组/KLZ组手术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结果 SLK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KLZ组,术中出血量低于KLZ组(t=2.503/3.046/2.832,P<0.05);治疗前,SLK组/KLZ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可忽略(P>0.05),治疗后,SLK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KLZ组(t=7.679/9.016,P<0.05);SLK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KLZ组(t=35.638/14.545/13.900/10.004,P<0.05);SLK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KLZ组24.00%(χ2=4.153,P<0.05);SLK组恢复良好数高于KLZ组,残疾,植物人,死亡人数少于KLZ组。结论 凸面巨大脑膜瘤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术前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同时为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能够从整体上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
杨慧东玉山江.吐尼亚孜王和功
关键词:开颅手术临床疗效
补丁法修补硬膜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补丁法修补硬膜在预防脑脊液漏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补丁法修补硬膜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1例普通常规方法修补硬膜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补丁法修补的42例中有1例出现脑脊液漏;同期31例中有5例出现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两组术后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8例,时间6~42个月,无脑脊液漏。失访5例。结论补丁法修补硬膜在预防术后脑脊液漏方面有明显效果。
王和功杨慧东郑华煜王志强秦智勇楼林汪永新
关键词:脑脊液漏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预后结果的好坏,将40例预后不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另外60例预后良好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肿量、出血部位、并发症、术后再出血情况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肿量、发病时间、是否合并有基础病、并发症、术后再出血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合并有基础性疾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血肿量>50mL、采取开颅手术、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再次出血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不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存在年龄>70岁、合并有基础性疾病等危险因素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更容易预后不良,临床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干预,以预防其预后不良。
杨慧东刘俊王和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自2000年~2011年我院共治80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其中有21例并发了脑出血,现将该组21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2011年收治血液透析患者800例,其中肾功能不全的761例,药物中毒的31例,毒虫伤7例,食物中毒1例:伴有高血压者650例;
王和功李英杨慧东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并发肾功能不全药物中毒高血压者食物中毒
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应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结合血肿碎吸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5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机器人系统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标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将血肿碎吸针穿刺并固定在血肿靶点,应用正压连续冲刷液化原理,结合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血肿进行连续冲洗、融碎、液化、引流,直至血肿清除。术后复查头颅CT并随访3~6个月,观察疗效、并发症。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恢复良好17例(37.8%),轻残22例(48.9%),重残5例(11.1%),死亡1例(2.2%)。结论利用机器人辅助完成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结合血肿碎吸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方便快捷、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王志强秦志勇王和功杨慧东郑华煜刘喜文张健王子寿王友俊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血肿碎吸基底节脑出血
出血性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总结急性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及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9例经CT血管造影和(或)病理检查证实为脑AV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5例,轻残1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AVM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急诊显微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并AVM切除术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王和功郑华煜杨慧东王志强秦智勇买买提力汪永新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显微手术
颅骨腹壁贮骨回植临床研究(附65例报告)
2007年
王志强秦志勇汪永新王和功杨慧东
关键词:回植腹壁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