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少琼

作品数:22 被引量:17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橡胶树
  • 18篇胶树
  • 10篇胶乳
  • 8篇巴西橡胶
  • 6篇橡胶
  • 4篇生理
  • 4篇死皮
  • 3篇生理学
  • 3篇酸酶
  • 3篇理学
  • 3篇巴西橡胶树
  • 2篇乙烯
  • 2篇螯合稀土
  • 2篇微肥
  • 2篇无性系
  • 2篇无性系PR1...
  • 2篇稀土
  • 2篇细胞
  • 2篇橡胶胶乳
  • 2篇磷酸酶

机构

  • 10篇华南热带作物...
  • 9篇中国热带农业...
  • 3篇华南热带作物...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2篇杨少琼
  • 10篇莫业勇
  • 9篇范思伟
  • 4篇黎瑜
  • 3篇何宝玲
  • 3篇曾日中
  • 2篇白先权
  • 2篇黄雪梅
  • 1篇谢艺贤
  • 1篇黄国弟
  • 1篇范源洪
  • 1篇刘秀娟
  • 1篇黄雪梅
  • 1篇周南华

传媒

  • 12篇热带作物学报
  • 8篇热带作物研究
  • 1篇热带作物科技
  • 1篇真菌学报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4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4篇198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橡胶无性系PR107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20
1999年
结果表明,橡胶无性系PR107的胶乳干胶含量、每株割次干胶产量、胶乳蔗糖含量、总酸性磷酸酶活性、胶乳硫酸、无机磷、镁含量和乳管堵塞指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PR107经过冬季休割后重新割胶初期,胶乳干胶含量、镁含量下降,而干胶产量、胶乳蔗糖含量、总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堵塞指数逐渐上升。在5月份有一个产胶小高峰。第2次抽叶对胶乳的干胶含量影响不大,但此期胶乳的镁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乳管堵塞指数最高,橡胶产量降至峰谷。抽叶后橡胶树的乳管堵塞指数下降,产胶量上升,至10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到冬季胶乳干含、产胶量及总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下降,而胶乳硫酸和无机磷含量显著上升,其它生理参数保持在较低值。胶乳蔗糖含量保持上升趋势至11月份,胶乳硫酸和无机磷含量与气温变化里极显著负相关。
莫业勇杨少琼黎瑜
关键词:橡胶树生理参数无性系PR107胶乳
两个无性系花药体细胞植株乳管系统功能的初步诊断(简报)
1990年
杨少琼莫业勇
关键词:橡胶树
二个巴西橡胶无性系花药体细胞植株胶乳的生理特性被引量:6
1994年
对生长在系比区内的2个巴西橡胶无性系的花药体细胞植株进行了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初步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海垦2花药体细胞植株的第一割年的产量高于供体无性系45.2%,与胶乳再生和排胶有关的10项生理参数的分析都显示其具有与高产相适应的生理基础。海垦1花药体细胞植株的产量高于供体无性系20.6%,然而此产量主要是通过胶乳严重长流获得的。此植株胶乳蔗糖和干胶含量极低,胶树对乳管供应蔗糖严重不足,因而胶乳再生极端不良。供体无性系原有的干胶含量偏低和胶乳长流等不良性状在其花药体细胞植株中更为明显。
杨少琼莫业勇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割胶对胶乳硫醇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初步研究了常规割胶对胶树茎干树皮中胶乳硫醇含量的影响。不割胶树的硫醇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基本无差异。割胶引起割口上方和下方树干一定范围内硫醇含量降低,而这种影响主要在其下方,影响程度随与割口之间距离增大而减弱,割口处的硫醇为未受影响部位的60%。割胶后头lmin所排出的胶乳硫醇含量相当于3~30min收集胶乳的75%。静态和动态研究结果一致。
杨少琼莫业勇
关键词:橡胶树割胶
香蕉芒果果皮中酶活性与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的关系被引量:8
1995年
在树上正生长发育的香蕉果实,随着果实长大,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不断升高。采后的香蕉和芒果果实的果皮中,POD和PPO活性变化与呼吸代谢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主要分布在果皮中,并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其活性呈极显著下降趋势。感病果实的果皮中三种酶活性均比健康果皮高。说明果皮中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与炭疽菌的潜伏侵染有关。
谢艺贤刘秀娟杨业铜杨少琼曾日中
关键词:植物真菌炭疽菌潜伏侵染酶活性香蕉
多胺在RRIM600橡胶树割面上的分布及与割胶的关系被引量:3
2000年
分别以3割龄和6割龄RRIM600胶树为材料比较了多胺在割面与非割面、高割线与低割线上的分布差异,并讨论其与割胶的关系。胶乳中含有Put、Spd和 Spm 3种多胺,以Put含量为主。割面上的Put和总PAs含量高于非割面。割面上离割口越近Put含量越高,其生物合成越活跃;非割面上的Put及其它多胺垂直变化不大。低割线上的各类多胺含量均高于高割线。割胶促进排胶,也促进多胺的生物合成。
黄雪梅杨少琼蔡瑜白先权
关键词:RRIM600橡胶树割胶多胺腐胺
关于稀土提高巴西橡胶产胶量问题的探讨被引量:7
1989年
本文以胶乳的总固形物、干胶、总还原糖、硫醇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及胶乳的pH、乳管的堵塞指数、黄色体的破裂指数和排胶初速率等9个生理参数来考察稀土对巴西橡胶产胶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稀土不具有显著地提高胶树产胶量的生理基础。本文也讨论了稀土在防治橡胶树死皮中的作用。
范思伟莫业勇范源洪黄国弟周南华杨少琼
关键词:橡胶稀土
巴西橡胶树胶乳核酸含量与产量及死皮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1
1997年
初步研究了无性系RRIM600健康与死皮橡胶树胶乳的核酸、蔗糖、无机磷和硫醇的含量及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分析了它们与胶乳产量和死皮之间的关系,认为死皮树胶乳中核糖核酸酶活性的增强和核酸含量的下降是割面局部组织衰老现象的反映。
曾日中黎瑜杨少琼
关键词:橡胶树核酸死皮核糖核酸酶
割制和乙烯利刺激强度对无性系PR107胶乳蔗糖和还原糖的影响被引量:2
1989年
s/4·d/2、s/3·d/2和s/2·d/2三种割制对胶树乳管的蔗糖供应和转化方面的影响基本相同;s/1·d/2全螺旋隔日割制胶乳的蔗糖含量较低,而还原糖含量较高,表明乳管的蔗糖供应不足和己糖代谢缓慢。乙烯利刺激对无性系PR107胶乳糖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割线长度,其糖分增加程度随乙烯利剂量而导,采用短割线s/4·d/2割制+乙烯利对改善胶树供应乳管的蔗糖效应最好。长期用s/2·d/2+25毫克CEPA割胶,乳管蔗糖供应日趋不足。
杨少琼何宝玲熊涓涓
关键词:乙烯利橡胶树胶乳
巴西橡胶死皮病的概念、假说和发病机理被引量:23
1991年
本文概述和讨论了巴西橡胶树死皮的概念和假说。通过对不同病情死皮树的胶乳的抗氧化剂含量、酚类化合物含量、组织蛋白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黄色体破裂指数的测定和分析,我们认为巴西橡胶树由于割胶强度过大或排胶过度所导致的死皮,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三叶橡胶属所特有的)、局部的(排胶影响面范围的)衰老病害。本文还讨论了割胶强度过大或排胶过度所导致的死皮的发生过程和死皮的机理及其起因和成因。
范思伟杨少琼
关键词:橡胶死皮病发病机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