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旺 作品数:16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ABCG2与肾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8年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包括肾癌在内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最近先后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找到了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ABCG2转运蛋白首先是在人肿瘤组织中发现的一种耐药蛋白,根据其分子功能作为SP细胞(侧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肾癌的一大特性是对化疗极不敏感,并且根据ABCG2在肾癌中表达的研究,认为ABCG2可作为肾癌干细胞的表面标记,有可能为肾癌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肿瘤干细胞的概念,ABCG2的结构、作用及其与肾癌干细胞可能的关系。 杨保旺 岳中瑾关键词:ABCG2 肾癌干细胞 SP细胞 肿瘤干细胞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惊厥的危险因素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惊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惊厥发作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临床特征、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血钠<135mmol/L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 000×106/L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脊液蛋白及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肺炎链球菌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感嗜血杆菌及其他菌种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年龄低于2岁、意识障碍、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血钠<135mmol/L均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并发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并发惊厥的发作与患儿年龄低于2岁、意识障碍、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血钠<135mmol/L等因素有关。 杨志国 张妮 杨保旺 李兴川 王静 王海东关键词:脑膜炎 惊厥 多重PCR检测在严重脓毒症感染患儿应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多重PCR检测在严重脓毒症感染患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192例严重脓毒症并发感染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入院后进行常规方法检测,利用多重PCR技术定量检测患儿脑脊液EB病毒(EBV)、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以及肺炎支原体(MP)的核酸含量,并与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重PCR在严重脓毒症并发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入选192例患儿,84例阳性,阳性率为43.8%,且患儿主要集中在(3-6)岁年龄段;84例患儿脑脊液DNA阳性主要分布在EBV,占46.4%,其次分布HSV,占28.6%;84例患儿中,22例重型,62例轻型,重型患儿EBV-IgM、HSV-IgM、CMV-IgM以及MP-IgM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儿(P〈0.05);192例患儿中,45例IgM阳性,145例IgM阴性;患儿中多重PCR检测184例阴性,84例阳性。结论严重脓毒症并发感染患儿采用多重PCR技术临床诊断效果理想,能成为脓毒症患儿常规检测手段,为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张妮 王爱华 杨保旺 张相梅 朱嘉睿 杨志国 李兴川关键词:多重PCR 严重脓毒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皮肤和黏膜损害2例分析 2022年 报告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皮肤和黏膜损害。例1.患儿男,7岁。发热和咳嗽1周,嘴唇溃烂及结膜充血3 d。例2.患儿男,9岁。发热及咳嗽6 d,眼充血及口唇糜烂3 d。2例患儿均无明确药物过敏史,均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皮肤科检查示双侧化脓性结膜炎、口腔黏膜及唇出血性糜烂,可见分散的非典型靶形皮损,其中例1患儿生殖器黏膜受累。2例患儿血清病原学检查均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胸部X射线检查提示非典型肺炎。2例患儿最终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皮肤和黏膜损害。2例患儿均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和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同时予支持性护理(黏膜和皮肤护理、补充液体以及疼痛管理)。治疗后2例患儿肺炎好转,皮肤和黏膜皮损完全消退,随访3个月后均未复发。 杨志国 杨保旺 李兴川 王静 张妮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皮肤损害 黏膜炎 德朗综合征1例报告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遗传代谢病德朗综合征(Cd LS)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回顾1例Cd L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患儿,男,2岁。外貌特殊,头小,眉毛浓密、双侧汇合于中线,睫毛长而卷曲,体质量低,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检测患儿NIPBL基因发现c.7176T>A(编码区7176号核苷酸由T变为A)的杂核苷酸变异。结论 Cd LS为罕见先天遗传代谢病,临床表现有特殊的面容及体征。NIPBL基因的c.7176T>A突变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杨保旺 徐菱阳 王爱华关键词:基因突变 遗传代谢病 儿童体外膜氧合的抗凝管理 2023年 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已经成为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是严重呼吸衰竭和(或)循环衰竭的终极治疗手段。ECMO期间出血及血栓等凝血系统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ECMO的最佳抗凝策略尚无统一标准。该文就儿童ECMO期间的抗凝药物及监测方法进行讨论,探讨如何把ECMO期间的抗凝管理做到最佳。 杨保旺 王义关键词:体外膜氧合 儿科 抗凝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ATP6V1B1基因突变致远端肾小管酸中毒1例报告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 RTA)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d RT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月龄女性患儿,频繁呕吐入院,伴听力障碍,实验室检查示顽固性低钾血症和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基因检测发现ATP6V1B1基因突变,确诊为d RTA。结论 d RTA是一种罕见病,ATP6V1B1基因是d RTA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致病基因。 徐菱阳 杨保旺关键词: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基因检测 遗传代谢病 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次数与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血药浓度的关系,不同谷浓度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6年6月入住PICU并使用万古霉素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万古霉素剂量为40 mg/(kg·d),14例60 mg/(kg·d);剂量40 mg/(kg·d)的患儿中q12h给药19例,q8h给药22例,q6h给药17例;万古霉素给药至少4个剂量后,在给药前30 min内采集血标本检测谷浓度;给药结束后30~60 min内采集血标本检测峰浓度;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快速测定血浆万古霉素浓度。结果万古霉素以40 mg/(kg·d)进行治疗时,q12h、q 8 h和q 6 h三组之间万古霉素谷浓度与峰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霉素谷浓度≤5μg/m L和>5μg/m L组之间显效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对84.0%,P>0.05)。与万古霉素40 mg/(kg·d)组(q 8 h)比较,60 mg/(kg·d)组谷浓度与峰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剂量的万古霉素谷浓度难以达到10μg/m L;为达到有效治疗浓度,降低不良反应,可增加万古霉素剂量,增加给药次数。 张妮 杨保旺 李兴川 杨志国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 疗效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与肾癌干细胞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手术切除肾癌组织(透明细胞癌)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的表达情况。结果ABCG2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膜,胞质中也有部分表达。ABCG2在肾癌组织中呈较高表达,其中ABCG2在低分化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ABCG2的表达与肾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呈弱表达或无表达,与肾癌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BCG2在肾癌组织中表达较高,其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作为肾癌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标志物。 杨保旺 卢建中 崔勇 岳中瑾关键词:肾癌 肿瘤干细胞 免疫组化 ABCG2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干细胞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手术切除肾癌组织(透明细胞癌)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的表达情... 杨保旺关键词:肾癌 肿瘤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三磷酸腺苷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