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勇
-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凯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COX抑制剂凯纷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即A组(I/R组)、B组(I/R+凯纷10mg/kg)、C组(I/R+凯纷15mg/kg)。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h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72h后处死实验大鼠,取大脑切片行10g/L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再灌注后24、48、72h各组NDS评分,B、C两组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间24、48、72h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灌注后72h脑梗死容积百分比B、C两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COX-2抑制剂凯纷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刘育勇段善娥康举龄李雅兰彭雪梅邹鹏来勇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脑缺血-再灌注脑保护
-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加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及三角区附近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TUPKR-B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在我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98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其中48例患者单独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50例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加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CSEA+O组)。结果:CSEA+O组的肿瘤切除时间(15.38±7.09)min显著短于CSEA组的(19.45±5.70)min,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及膀胱穿孔率显著少于CSEA组(2%vs.39.6%;0vs.10.4%),血红蛋白下降水平(0.5±0.37)g/dL显著小于CSEA组(0.8±0.43)g/dL,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显著少于CSEA组(24%vs.64.6%),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CSEA组,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率低于CSEA组(8%vs.22.9%);输血率和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应用于TUPKR-Bt患者中,可以有效减少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使切除更彻底和安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肿瘤复发。
- 吴训来勇陈建帆秦晓平赖彩永潘斌黄保元詹雄宇苏泽轩卓育敏
- 关键词:闭孔神经阻滞超声引导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
- 电针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加颈丛阻滞组30例)和对照组(颈丛阻滞组30例)。观察组于双侧“合谷”、“内关”穴针刺有“得气”感后接上电刺激仪连续高频密波刺激,5min之后行双侧颈丛阻滞;对照组单行颈丛阻滞,方法同观察组。围术期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患者术中疼痛强度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和镇静与紧张程度评分(verbalstressscale,VSS),并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术中MAP明显升高,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HR都明显加快,但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术中BIS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追加芬太尼〔分别为(59.5±15.5)μg、(106.7±37.1)μg〕和利多卡因的剂量〔分别为(23.8±22.7)mg、(62.7±38.2)mg〕,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中VAS和VS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刺激可加强颈丛阻滞在甲状腺次全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降低BIS值。
- 刘育勇李雅兰蔡明雪邹鹏来勇胡冬华
-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电针刺激脑电双频指数
- 七氟醚-芬太尼复合麻醉对颅脑手术颅内压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颅内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26例脑垂体肿瘤择期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吸入1 MAC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并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麻醉后10、30、45、60 min的脑脊液压力(CSFP)、MAP、HR、SpO_2和P_(ET)CO_2的变化。术中维持P_(ET)CO_2 30~35 mmHg。结果:全麻诱导期CSFP、MAP明显下降(P<0.01);吸入1 MAC七氟醚后CSFP逐渐回升,但60 min后仍低于麻醉前水平,MAP在术中无明显波动但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七氟醚-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颅内手术,P_(ET)CO_2保持在30~35 mmHg时,吸入1 MAC七氟醚维持麻醉效果好,不增加患者的颅内压。
- 刘育勇李雅兰蔡明雪邹鹏胡冬华来勇
- 关键词:七氟醚垂体瘤颅脑手术脑脊液压力
- 羊水栓塞诊断治疗的新进展
- 羊水栓塞(amniotie fluid embolism,AFE)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产科并发症。AFE已上升为产科死因的首位。近几年来对AFE的发病机制已有了更新的认识,现就AFE的诊断、治疗新进展进行讨论。
- 李雅兰胡冬华张惠来勇
- 文献传递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注射法、吊带法等 ,现在注射法、TVT等的适应证已经扩展到各型患者 ,并且短期效果良好。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方法的远期疗效尚待评价 ,进一步改善疗效、减小创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有待研究和开发。
- 来勇梁蔚波苏泽轩
-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
- 经尿道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高危型前列腺增生43例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对高危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4 3例高危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手术时间为(48 2±19 2 )min ,术中出血量为(36±6 8)mL ,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16 3±8 5 )h ,拔除尿管天数为(3 1±1 3)d ,无明显电解质及血糖波动,术后住院时间为(5 5±2 6 )d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从30 9±3 2下降到7 3±3 2 ,最大尿流率(Qmax)从(3 7±3 2 )mL·s- 1上升到(2 0 5±4 3)mL·s- 1;生活质量评分(QOL)从5 1±0 6下降到1 4±0 8,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电汽化切除术对高龄高危型患者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
- 卓育敏吕荣钊梁蔚波来勇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电针刺激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电针刺激双侧“合谷”、“内关”穴对儿茶酚胺的干预效果。方法:①选取2005-05/2006-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对照Doll’s法分为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单纯颈丛阻滞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病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患者分别于双侧“内关”、“合谷”穴皮肤消毒后刺入银针,直到有明显“得气”感觉,接上电刺激仪连续高频密波刺激(60Hz,1~2mA,20V),以能耐受无特殊不适为度,观察约10min后行双侧颈深丛阻滞。单纯颈丛阻滞组不给予电针刺激,只以同法行颈丛阻滞。③分别于麻醉前(t1)、双侧颈丛阻滞后5min(t2)、切开皮肤(t3)、剥离甲状腺(t4)、缝皮前(t5)、缝皮后5min(t6)各时间点记录两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手指血氧饱和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同时对患者术中疼痛程度(0分=无痛,10分=剧痛)及镇静与紧张程度(0分=轻松舒适,10分=紧张不适)进行评分。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和毒副反应。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实验选取拟行择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住院患者60例,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有1例患者因冰冻切片为甲状腺癌需行扩大根治术改全身麻醉而剔除。①围术期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指标-儿茶酚胺检测结果:单纯颈丛阻滞组肾上腺素浓度在剥离甲状腺、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1),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于缝皮前、缝皮后5min明显高于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P<0.05)。②围术期各项循环指标检测结果:术中平均动脉血压电针刺激+颈丛阻滞组比较稳定,而单纯颈丛阻滞组波动明显,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缝皮前明显升高(P<0.01);单纯颈丛阻滞组心率于切开皮肤、剥离甲状腺时间点明显�
- 刘育勇冷大跃李雅兰蔡明雪邹鹏胡冬华来勇
- 关键词:电针手术后期间儿茶酚胺类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试验评价
-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喷嚏或应力动作时尿液的不自主逸出,确切地诊断压力性尿失禁并予以分型对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试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梁尉波来勇
- 关键词:女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病因学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改善成人单肺通气时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中的氧合功能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患者单肺通气状态下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基于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研究组加入右美托咪定泵注(0.3μg/kg负荷剂量,0.3μg(/kg.h)维持剂量),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麻醉过程中采集每位患者4个时点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术中pH值维持稳定,氧合指数有进行性下降趋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低;对照组pH、氧合指数有进行性下降趋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啶,能较好维持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状态下单肺通气患者的氧合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异丙酚用量有关。
- 来勇李雅兰刘育勇彭雪梅王昊邹鹏
- 关键词:单肺通气氧合平衡麻醉异丙酚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