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铭
- 作品数:248 被引量:2,353H指数:30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中国省域人居环境收缩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 2023年
- 文章拟订并研究人居环境收缩的概念与理论,实证研究200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人居环境收缩的时间分异、空间分异,人居环境收缩系统分异以及收缩的系统矛盾属性,并探讨人居环境收缩的驱动机制,结论如下:①时间分异,当前发展仍是人居环境的主旋律,但31个省级行政单位2001—2020年存在11个年份的人居环境收缩;②空间分异,人居环境轻微收缩区主导了2001—2020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人居环境收缩,人居环境收缩不受区域经济实力限制且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从收缩点开始,然后是连续的收缩期,最后是成片的收缩区;③驱动机制,人居环境收缩是由多个指标多个系统、内外因、供需关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田深圳张悦李航李雪铭杨俊郭建科
- 关键词:人居环境时空分异
- 辽南滨海黄土的粒度分析和古气候被引量:15
- 1991年
- 辽南滨海黄土具有沙黄土特征,主要由末次冰期低海面裸露的渤海海底物质经西北风短距离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剖面中22~3φ粒级含量高~低~高变化(粗~细~粗粒度韵律层),表明沉积时干冷~湿凉~干冷的古气候特征及渤海海退~海侵~净退的历史。
- 李雪铭
- 关键词:黄土粒度古气候
- 近10年来大连城市居住小区时空变动与演化模式被引量:6
- 2009年
-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居住小区时空复杂性日益突出,居民的择居行为和居住区位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依据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电话访查收集到1998~2006年大连城市居住小区的相关数据,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实证与定量分析角度揭示出大连城市居住小区10年来的时空演化分为快速增长、缓慢调整和井喷式膨胀三个阶段;在趋向于城市边缘、沿交通干线、自然资源优美地区布局与临近高新技术园区、大学园区布局四种区位指向性下,居住小区的空间演化模式呈现出圈层外溢、扇面拓展和组团聚集三种模式。
- 许妍李雪铭高俊峰郭建科
- 关键词:居住小区
- 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以大连市为例被引量:17
- 2015年
- 以土地利用中居住小区及房屋调查数据为基础、居住小区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GIS技术和泰尔指数模型,对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先应用GIS技术对居住小区容积率进行计算,其次将居住小区容积率划分为7个等级并对居住小区进行容积率分级,应用GIS软件生成空间分布图和等值线图,然后应用泰尔指数计算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测度指数,最后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呈不同等级整体破碎、相同等级小范围集聚、邻近等级穿插结合的空间分布特征。2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整体分异测度指数不高,极低和极高容积率等级的居住小区差异测度最大;全市四大区域中,中山区差异测度最大,甘井子区差异测度最小,四大区域的内部差异测度远远大于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测度,是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显著特点。3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不同区位和房屋属性所形成的住宅类型指向、城市空间地貌对居住小区建设的制约、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标准的宏观导向、城市地价对容积率的作用。
- 李雪铭朱健亮王勇
- 关键词:容积率居住小区泰尔指数
- 城市“三态”人居环境耦合协调及驱动机制研究——以辽宁省14市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打造多元化高质量人居环境对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辽宁省14市“三态”人居环境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辽宁省“三态”人居环境耦合度呈现出首位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分布特征;协调度水平有待提升,中部地区呈现“带状”对称分布.拟态人居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经济发展与社会支撑是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 李雪铭刘美含田深圳徐梁
- 大连居住空间的扩散及郊区化研究被引量:30
- 2005年
- 文章通过对比1983,1993,2002年大连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布,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扩散的演化;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居住郊区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揭示了大连居住郊区化对城市建设的效应及居住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 张春花李雪铭张馨
- 关键词:郊区化
- 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被引量:7
- 2010年
-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受整个地理学界"文化转向"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各种议题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研究使自然地理学更趋于文化性。本文以"文化转向"作为自然地理学创新的1个视角,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文化自然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并列举了自然地理学响应"文化转向"的3条研究线索;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开展"人居环境"和"环境意象"2个议题的研究;最后,强调自然地理学在进一步进行"文化转向"和创新的同时,应该保持住自身的性质、目标和方法。
- 李雪铭李建宏
-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文化转向人居环境意象
- 旅游型海岛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大长山岛为例
- 2023年
- 旅游业的发展在推动产业结构的改变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但旅游业也会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成为土地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选择中国大连长海县的大长山岛为研究区域,结合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在此期间当地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大长山岛土地变化情况在2009-2019年始终呈现不透水面和农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和水体面积减少的特征,其中,不透水面和农用地面积分别增加0.5653和0.9941km^(2),林地减少面积1.3703km^(2),这表明相比于其他的地表覆盖,林地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此外,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各土地类型之间变化规律存在差异,但整体景观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当地政府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合理调整规划布局,促进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 裴鹰李雪铭田深圳田深圳王国力
-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土地利用海岛旅游景观指数
-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演变与居住空间扩散研究——以大连市为例被引量:2
- 2008年
- 城市交通网络演变对居住空间扩散起着重大的引导作用,尝试运用分形理论对大连市交通网络演变特征及相应的居住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定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连城市交通网络对居住空间扩散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交通网络和居住用地的分形分维特征均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两者的分形特征呈高度正相关,城市交通网络发展对居住空间扩散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 李雪铭许妍
- 关键词: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分维
- 城市边缘区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被引量:29
- 2018年
- 以199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2003、2007、2013 SPOT5遥感数据等多元数据为基础,运用ESC模型结合空间分析法,线性加权方法计算社区的EVI值,并将甘井子区生态脆弱性划分为5个等级;以及运用二乘算法计算变化斜率,F值测算变化显著性,将变化斜率和变化显著性分为4个等级,研究大连市甘井子区1998—2013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1)从城市边缘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分布特征来看,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呈现出相同等级聚集,以邻近沙河口区社区为中心,相邻等级呈现出明显的辐射状,东西方向差异明显的特征。(2)从社区间生态脆弱性差异的角度来看,甘井子内部各社区生态状态差异显著。邻近市区的社区生态脆弱性变化显著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平均EVI由0.62增加至0.73,变化显著性指数为2.26。远离市区的部分社区生态环境变化不大,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状态。部分社区EVI变化值呈现负增长,生态逐渐恢复。(3)从城市边缘区生态脆弱性整体变化趋势来看,1998—2013年间甘井子区的生态脆弱性变化与城市化发展速度密切相关,以2007年为节点,1998—2007年平均变化斜率指数为0.51,2007—2013年平均变化斜率指数为0.19,呈现出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
- 杨俊关莹莹李雪铭席建超
-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生态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