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运良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血管
  • 1篇第二跖趾关节
  • 1篇牙种植
  • 1篇牙种植体
  • 1篇粘膜
  • 1篇粘膜下
  • 1篇趾关节
  • 1篇漱口
  • 1篇漱口液
  • 1篇替硝唑
  • 1篇强直
  • 1篇种植体
  • 1篇钛板
  • 1篇颌关节
  • 1篇颞下
  • 1篇颞下颌
  • 1篇颞下颌关节
  • 1篇颞下颌关节强...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羟基磷灰石涂...

机构

  • 6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6篇李运良
  • 5篇吴汉江
  • 3篇朱兆夫
  • 2篇凌天牖
  • 1篇段红明
  • 1篇陈运美
  • 1篇贺建泽
  • 1篇许焕学
  • 1篇谭国富
  • 1篇程泽能
  • 1篇柳志文
  • 1篇罗敏
  • 1篇高义军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面中份骨折小钛板内固定和钢丝骨间结扎治疗的比较观察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比较钢丝骨间结扎和小钛板内固定治疗面中份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头皮冠状入路及辅助切口,对40例面中份骨折行钢丝骨间结扎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结果钢丝骨间结扎不能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则可重建面中份骨骼的支柱结构,获得足够的三维稳定性和重建理想的面部外形。在眶下缘、颧上颌缝区,手术野显露较差,小钛板内固定较钢丝骨间结扎更为方便可靠。结论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面中份骨折的最佳方法。
吴汉江朱兆夫李运良段红明吴湘卿
关键词:面中份骨折小钛板坚固内固定
下睑结膜切口外眦切开入路在颧眶区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朱兆夫吴汉江李运良MR Stevens
复方环孢菌素A漱口液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设计一种治疗口腔免疫损伤和厌氧菌感染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建立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其初步临床应用。方法:参照类似产品设计处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选择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本品口感较好,质量可控,临床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率为96%,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制剂口感较好,含量测定方法可靠,临床疗效较好。
柳志文凌天牖贺建泽吴汉江李运良程泽能叶建新
关键词:环孢菌素A替硝唑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角朊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8
1997年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作者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25例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ralsubmucousfibrosis,OSF)、5例正常口腔粘膜(NOR)及10例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组织角朊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15例(60%)OSF组织角朊细胞中有TGFβ1mRNA表达,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早、中期OSF组织角朊细胞中;5例NOR及10例OLP组织角朊细胞表达呈阴性。结果提示:OSF组织角朊细胞可合成分泌TGFβ1,TGFβ1在OSF的发病机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能作为一中间介质参与了OSF的发病过程。
高义军凌天牖吴汉江李运良
关键词: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角朊细胞TGFΒ1OSF
羟基磷灰石涂层牙种植体骨内种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142颗羟基磷灰石涂层牙种植体被植入73例患者,临床观察18-48个月,累积成功率为92.3%,生命表分析显示成功率随临床观察时间延长而下降。在本组资料,羟基磷灰石涂层剥脱和基桩中央螺栓折断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种植体羟基磷灰石涂层质量和机械设计不合理有关。在牙槽骨高度和宽度不足的病例,植入种植体时同期植骨是可行的。
吴汉江朱兆夫李运良谭国富罗敏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涂层牙种植体骨内种植
第二跖趾关节带血管移植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被引量:1
1992年
1985年以来,国内外先后有学者报道应用带血管的跖趾关节移植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我科从1987年以来采用第二跖趾关节带血管游离移植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7例。
李运良陈运美许焕学付荫宇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强直跖趾关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