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无后囊无晶状体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AMOZ900折叠人工晶状体,对无后囊或后囊破损严重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者36例(36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角膜曲率、眼压的情况。结果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眼压升高2眼,玻璃体少量积血1眼,黄斑水肿2眼,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天的裸眼视力0.3以上者占41.67%,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0.3以上者分为47.22%,80.56%和86.11%。结论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无后囊支撑眼的较好选择。 李蕾 王兴民 王秀娟 崔国栋关键词:玻璃体切除 晶状体 缝线固定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40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溴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泪膜渗透压、角膜染色评分与结膜染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与SⅠt均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眼部不适2例,角膜异常2例,头痛1例;对照组发生眼部不适2例,角膜异常1例,结膜炎1例,眼充血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崔国栋 苏金良 李蕾 詹立辉 于凤辉 刘春艳关键词:干眼症 溴芬酸钠 玻璃酸钠 泪液 羊膜与丝裂霉素C应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羊膜(AMT)与丝裂霉素C(MMC)应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62眼)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MT组与MMC组,每组31只眼,均实施统一标准的经典小梁切除术。AMT组实施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MMC组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结果 1视力:AMT组和MMC组视力下降的分别为9.7%和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滤过泡:AMT组的功能型滤过泡占93.5%,MMC组占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T组功能性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为87.1%,对照组为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眼压:术后6个月时AMT组的眼压与MMC组的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用在小梁切除术中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姜红 邱红 宿可昕 李蕾 马娟关键词: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羊膜 丝裂霉素C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激素、B族维生素药物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共14天,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视觉诱发电位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视神经功能评分、视觉诱发电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崔国栋 韩点 苏金良 李蕾 纪元 王兴民关键词:依达拉奉 参芎葡萄糖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邱红 李蕾 姜红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显微镜 抗青光眼术后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总结抗青光眼术后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手术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62例,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观察组32例在角膜曲率引导下确定手术切口位置,而对照组30例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手术切口位置。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散光度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患眼术前裸眼视力、散光度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比较,观察组术后1个月惠眼裸眼视力更高、散光度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6例,后囊破裂1例;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9例,后囊破裂2例。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应最大程度减少对角膜细胞的损伤,采用角膜曲率引导下设计切口,更能提高患眼术后裸眼视力、降低散光度。 姜红 张丽伟 马娟 罗亚晶 夏娣 李蕾关键词:青光眼术后 白内障 透明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 散光度 角膜曲率 慢性泪囊炎伴泪道小管阻塞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对慢性泪囊炎伴泪道小管阻塞联合手术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60只眼)慢性泪囊炎伴泪道小管阻塞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2年的观察,60只眼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慢性泪囊炎伴泪道小管阻塞联合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将手术“I”字型切口改为前瓣大,不留后瓣,手术成功率显著增加的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难度,手术步骤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同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极易容易接受,不仅仅有可行性,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姜红 李蕾 夏娣 罗亚晶 马娟 张丽伟关键词:慢性泪囊炎 联合手术 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低浓度氟米龙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遗留角膜上皮下浸润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低浓度氟米龙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EKC)遗留角膜上皮下浸润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随机选取流行性角结膜炎遗留角膜上皮下浸润病人96例(116眼),治疗组52例(62眼),行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并用0.02%氟米龙滴眼液每天4次滴眼,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1天3次滴眼。最多用药7周。对照组44例(54眼),应用0.02%氟米龙滴眼液每天4次滴眼,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1天3次滴眼。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62只眼治愈52只眼(83.8%),好转8只眼(12.9%),无效2只眼(3.2%)。总有效率为96.8%.治疗时间:20~44天.对照组:54只眼治愈40只眼(74.1%),好转8只眼(14.8%),无效6只眼(11.1%).总有效率为88.9%。治疗时间:30~56天。2组患者中无激素性高眼压发生,亦未发现并发性白内障。结论:高压氧联合低浓度氟米龙可以显著缩短流行性角结膜炎遗留角膜上皮下浸润的吸收时间。 魏秀华 苏金良 李蕾 崔国栋 徐晶 王秀娟关键词:高压氧治疗 流行性角结膜炎 氟米龙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突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氪多波长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突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1例(31只眼),分别多次氪多波长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突光凝治疗。结果观察及随访1~12个月2,2只眼眼压<21 mm Hg,成功率占70.96%,5只眼视力有提高,占16.13%,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达100%。未见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氪多波长激光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突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的治疗方法。 李蕾 王兴民 邱红 刘春艳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光凝 康柏西普在眼科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分析研究眼科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中采取康柏西普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系统化治疗的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纳入5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编号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两组治疗方式均为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不同的是治疗A组所用药物为康柏西普,治疗B组所用药物为雷珠单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各时间段最佳矫正视力、CMT,并比较分析两组注射次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A组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B组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治疗B组,治疗A组在治疗前的最佳矫正视力、CMT与之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CMT与之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A组注射次数相比较治疗B组较少(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上,两组治疗前对比差异较小,无法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 结论:采取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时,注射药物选择康柏西普,对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显著,并且可减少注射次数,临床实用性较高。 徐晶 李蕾 张丽伟 王琪 肖伟奇关键词:眼科 玻璃体腔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