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神经元
  • 1篇血清神经元特...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血小板抗体
  • 1篇亚群
  • 1篇亚群检测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一氧化氮
  • 1篇医院诊断
  • 1篇脂质
  • 1篇入院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机构

  • 5篇广元市第二人...
  • 1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李莉
  • 2篇魏大萍
  • 2篇刘蓉
  • 1篇刘霞
  • 1篇伏俊
  • 1篇任宗明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家系6例p-j综合征
2007年
1病例介绍 患儿,男,9岁,因上腹痛1天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持续隐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呈进行性加重,遂急诊入院。2年前因右下腹痛诊断为“肠梗阻”行结肠切除术(具体不祥)。其爷爷40多岁时因“肠梗阻”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p—j综合征”,51岁时因胆管癌死亡。配偶正常。生有2儿1女。大儿(患儿之父)24岁时因“肠梗阻”行结肠切除术,至今身体未出现特殊不适。小儿未出现肠梗阻等病症.未进行过检查.至今无子女。
魏大萍李莉刘蓉
关键词:P-J综合征结肠切除术家系急诊入院医院诊断进行性加重
抚触配合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儿8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44例,对照组进行黄疸常规治疗护理及蓝光照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值在治疗2 d及5 d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天数、光疗时间、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结论抚触配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并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李莉刘霞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抚触
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检测在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TP患者93例(ITP组),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ITP)患者50例(sITP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诊断ITP的作用。结果 IT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患者PAIgG、PAIgM、PAIgA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异常率均明显高于sIT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联合T细胞亚群诊断IT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87.5%。结论 ITP患者存在血小板抗体升高和T细胞亚群紊乱的现象,联合检测血小板抗体和T细胞亚群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提高诊断效能,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岳小利任宗明李莉伏俊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T细胞亚群
成人脑膜炎9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成人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我院近6年来91例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52例,化脓性脑膜炎16例,病毒性脑膜炎22例,癌性脑膜炎1例。结论:成人脑膜炎中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病毒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魏大萍李莉刘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 ...
李莉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