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杰

作品数:25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肺癌
  • 11篇手术
  • 6篇切除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手术治疗
  • 4篇术后
  • 4篇围手术
  • 4篇围手术期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
  • 3篇小细胞
  • 3篇开胸
  • 3篇化疗
  • 3篇恶性
  • 3篇非小细胞
  • 3篇肺切除
  • 3篇肺肿瘤

机构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李英杰
  • 21篇于长海
  • 14篇张文
  • 13篇李捷
  • 12篇俞建琦
  • 10篇夏晖
  • 7篇郭楠楠
  • 7篇张宜明
  • 5篇张宝石
  • 5篇刘颖
  • 4篇唐健
  • 3篇李璟波
  • 3篇赵云龙
  • 1篇孔琦
  • 1篇杨毅
  • 1篇崔建国
  • 1篇周少华
  • 1篇陈平

传媒

  • 6篇临床军医杂志
  • 5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呼吸机在重症肺大疱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研究呼吸机在重症肺大疱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5例重症肺大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机的应用并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5例患者除一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恢复。14例患者中,呼吸机最短使用2 d,最长23 d,平均(6.8±3.8)d。呼吸机辅助呼吸的过程中,有5例出现对侧气胸。14例患者术后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血PaCO2降低最明显。结论呼吸机辅助呼吸对重症肺大疱围手术期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张文于长海崔建国李英杰
关键词:呼吸机肺大疱围手术期
PCNA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PCNA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128例及正常肺组织32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和Ki-67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PCNA表达增高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P<0.01),但与肿瘤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P>0.05)。PCNA表达与Ki-67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PCNA及Ki-67高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两者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关系密切,对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英杰于长海李捷刘颖杨毅
关键词:肺癌PCNAKI-67免疫组化
体外循环下行中央型肺癌根治术切除右肺中下叶及部分左心房1例
2008年
郭楠楠张宜明张文李英杰
关键词:肺肿瘤中央型体外循环
干扰素-γ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P21分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P21分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与IFN-γ共孵育,通过MTT比色法观察IFN-γ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人肺癌A549细胞中P2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FN-γ组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FN-γ可以上调P21蛋白的表达。结论:IFN-γ可以增加P21蛋白的表达,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从而可能起到抗肿瘤的疗效。
夏晖于长海俞建琦李捷张宝石李英杰
关键词:干扰素-ΓA549细胞肺癌免疫治疗
胸腔镜辅助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水效果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新方法.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对37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完成了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胸膜热烧灼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25例胸腔化疔患者比较胸水的控制情况和存活时间.结果 手术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手术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8.3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EA和CA-125浓度监测结果,手术组术后较术前浓度明显下降(P=0.002);而在对照组中,胸水引流前后和胸腔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水可以最大限度减轻瘤负荷,对控制胸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确切疗效.
夏晖于长海张宜明张文李英杰郭楠楠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恶性胸水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低剂量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低剂量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Ⅰ-Ⅱ期NSCLC患者110例,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后随机分为术后正常剂量化疗组及术后低剂量化疗组(化疗药物剂量采用足量的70%),观察化疗期间药物毒副反应情况。定期跟踪随访,对观察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全组共110例,术后行正常剂量化疗51例,低剂量化疗59例。化疗期间正常剂量化疗组药物毒副作用明显高于低剂量化疗组,但是随访累积年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早期NSCLC患者术后行低剂量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化疗期间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同足量化疗患者生存率无差别。
李英杰于长海张文张宜明俞建琦李捷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辅助化疗低剂量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3月~2009年2月我科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58.6±5.7)岁;12例均无脓性胸液,支气管胸膜瘘确诊时间为术后4~17d。本组病例均在确诊后72h内再次手术,术中采用器械闭合支气管近端,术后配合胸腔冲洗使之无菌化。结果 10例痊愈出院,1例开放引流后出院,长期换药,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二次手术后住院时间18~49d,平均31d。结论全肺切除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如无脓性胸液,心肺功能良好,应早期积极手术,配合术后胸腔持续冲洗,可获得良好疗效。
张宝石于长海刘颖夏晖李英杰郭楠楠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62例外科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13年5月切除NSCLC原发灶的62例患者进行分析,分析原发病灶的部位、手术方法、病理分型,脑转移灶的数量、治疗方式、治疗后的生存期等。结果本组男21例,女41例。全肺切除4例,肺叶、肺段或肺部分切除58例。腺癌47例(75.8%),鳞癌8例,混合型腺鳞癌7例。在处理脑转移瘤后再切除原发灶38例,先处理原发灶者24例。本组中位生存期18.7个月。其中1年生存率为75.9%;2年生存率为38.9%;3年生存率为16.7%。与同期未手术对照组比较1年生存率无差异,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处理肺部原发灶,结合头部放疗及全身化疗或基因靶向等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提高此类患者预后。
张宝石于长海俞建琦唐健李英杰刘颖周少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基因靶向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人肺癌A549细胞放射治疗中的增敏作用。方法单独γ射线辐照细胞或联合应用TNF-α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人肺癌A549细胞存活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并利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单独γ射线作用相比,TNF-α和γ射线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同时诱导和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发生,调整细胞周期的变化,这一过程与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的增加相关。结论 TNF-α可以增加人肺癌A549细胞的放疗敏感性,提高γ射线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治疗效果。
夏晖于长海张宜明俞建琦李捷张文李英杰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肺癌放疗增敏
肺癌恶性胸水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胸膜热烧灼后胸水及血液肺癌标志物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从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角度评价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完成了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胸膜热烧灼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胸水及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26例胸腔化疗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手术组与胸腔化疗组中位数生存期分别为20.2个月13.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高于胸腔化疗组(100%vs 57.7%,P<0.01);手术组术后胸水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较胸腔化疗组治疗后降低(均P<0.05)。分别是(27.4±5.6)μg/L vs(140.6±49.7)μg/L、(86.5±10.7)μg/L vs(590.7±90.7)μg/L、(48.2±9.9)μg/L vs(57.9±20.6)μg/L。而胸腔化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CEA、CA-125、Cyfra21-1及NSE下降明显,但CA-125下降不明显(P>0.05)。手术组治疗后血CEA、CA-125、Cyfra21-1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而胸腔化疗组治疗后Cyfra21-1、NSE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对肺癌恶性胸水有明显治疗效果。
张文于长海夏晖郭楠楠李英杰赵云龙
关键词:恶性胸腔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