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敏
- 作品数:55 被引量:5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肾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肾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糖尿病组(DM组,43例)和DN组(48例),同时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水平,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 (1)DN组、DM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8+T细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上述指标与DM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DN组、DM组患者血清sICAM-1、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FMD较DM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细胞免疫异常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DN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免疫线索。
- 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障碍T淋巴细胞亚群
- 单纯糖耐量受损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者的内皮功能改变和危险因素的特点。方法按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肥胖标准分肥胖和非肥胖组,选择I-IGT 83例(肥胖即D2亚组42例;非肥胖即D1亚组41例),与糖耐量正常者142例(肥胖即N2亚组67例;非肥胖即N1亚组75例)作比较,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min、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UET)与尿微量白蛋白(U-MA),记录糖尿病家族史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I-IGT与糖耐量正常者、D2亚组与N2亚组以及D1亚组与N1亚组比较,U-MA、hs-CRP、UET和SET均有上升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下降有明显改变(P<0.05或P<0.01),D2亚组与D1亚组比较hs-CRP有显著改变(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因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及胰岛分泌功能等指标。结论 I-IGT非肥胖者和肥胖者主要表现为大血管混合微血管内皮改变,肥胖者大血管内皮改变较为严重;内皮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家族史外,还与肥胖、血压增高、脂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及胰岛功能的改变等代谢性因素密切相关。
- 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陈建西杨丕坚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肥胖症内皮缩血管肽类代谢
- 炎症及内皮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分为DN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血脂,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结果 DN组TNF-α、IL-6、hs-CRP、24 h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DN组eGFR、FMD低于对照组(P<0.05);DM患者TNF-α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的正相关(r=0.421,P<0.05)。结论炎症可能是DN的发病因素之一,但未发现前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敏感指标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存在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而不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 韦凌云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 关键词: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尿蛋白
-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改变及肾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初诊伴微量白蛋白尿(MU)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与胰岛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200μg/min,除外其他MU的原因且空腹血糖(FBS)>10 mmol/L与餐后2小时血糖(2 hBS)>15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观察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FBS、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果糖胺(FA)、UAER、尿内皮素(UET-1)、血内皮素(SET-1),计算稳态模型(HOMA)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对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前与血糖下降(避免低血糖反应且FBS<7 mmol/L与2 hBS<9 mmol/L)平稳2周后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后FBS(15.01±3.15)mmol/L vs(6.81±0.86)mmol/L,FA(3.90±0.38)mmol/L vs(2.41±0.29)mmol/L,HOMA-Is(2.79±0.89 vs 4.32±0.5),UAER(53.07±19.83)μg/min vs(21.65±8.16)μg/min,UET-1(244.56±19.30)pg/min vs(142.12±27.95)pg/min,SET-1(153.34±31.52)ng/L vs(103.55±20.77)ng/L,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S、HOMA-Is分别与UAER、UET-1、SET-1有显著的偏相关性(P<0.01或<0.05)。结论肾内皮功能障碍及MU的出现与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缺陷后胰岛素缺乏并且由此继发的高血糖有关,胰岛功能缺陷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不容忽视。
- 吕以培张素华李舒敏黄永婵符春晖李媛罗文意梁红如黄中莹
- 关键词:白蛋白尿高血糖症
- 小柴胡汤在内科临床上的应用概况被引量:8
- 2000年
- 李舒敏
- 关键词:小柴胡汤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62例,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组和甲钴胺组各31例,鼠神经生长因子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次,1次/d,肌肉注射;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0.5mg/次,1次/d,肌肉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28d,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 of sleep,Q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鼠神经生长因子组有效率为70.96%,甲钴胺组有效率为4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Q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鼠神经生长因子组较甲钴胺组降低明显(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鼠神经生长因子组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及胫神经SCV与甲钴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优于甲钴胺。
- 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 关键词: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
- 单纯糖耐量受损者与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者内皮功能及代谢异常的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单纯糖耐量受损者(I-IGT)和空腹血糖受损并糖耐量受损者(IFG+IGT)的内皮功能及代谢异常。方法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为肥胖,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选择2008年1月-2012年3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人员,包括I-IGT(D组)83例(非肥胖即D1组41例,肥胖即D2组42例)和IFG+IGT(E组)72例(非肥胖即E1组30例,肥胖即E2组42例),以正常糖耐量者(N组)142例(非肥胖即N1组75例,肥胖即N2组67例)作对照,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内皮素(UET)、尿微量白蛋白(MUA)。测量腰围、血压、身高和体质量。计算平均动脉压(MAP)、血糖曲线下面积(glu AUC)、10-30 min胰岛素净增值与血糖净增值的比值(ΔI/ΔG)、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E组与D组、E2组与D2组的hs-CRP、MUA、SET、U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1组与D1组的U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D组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FFA、APN、空腹血糖(FPG)、糖耐量2 h血糖(2 h PG)、glu AUC、ΔI30/ΔG30、ΔI20/ΔG20、ΔI10/ΔG10、HOMA-β和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1组与D1组的TG、HDL、FFA、APN、FPG、glu AUC、HOMA-IR、HOMA-β、ΔI30/ΔG30、ΔI20/ΔG20、ΔI10/ΔG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2组与D2组的MAP、TG、HDL、FFA、APN、HOMA-IR、HOMA-β、FPG、2 h PG、glu AUC、ΔI20/ΔG20和ΔI10/ΔG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IGT比较,IFG+IGT内皮损害更严重,肥胖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均加重,非肥胖者�
- 吕以培黄文萍张素华车红英杨丕坚黄中莹黄虹卢伟波李舒敏罗文意
-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内皮功能代谢肥胖
- 德赛恩液体敷料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德赛恩液体敷料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3组:A组16例,溃疡共20处,予德赛恩液体敷料联合氦氖激光治疗;B组15例,溃疡共19处,予德赛恩液体敷料治疗;对照组17例,溃疡共21处,仅予常规处理。共治疗3周,观察溃疡面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德赛恩液体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效果更佳。
- 卢伟波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杨丕坚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氦氖激光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临床观察
- 2003年
- 李舒敏张素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磺脲
- 从脾肾论治白细胞减少症29例
- 2001年
- 李舒敏
- 关键词:从脾肾论治中医药疗法白细胞减少症